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医案5
风热证

陈某,男,4岁,就诊于2014年4月30日。

主诉 :低热、鼻塞3日。

病史 :患儿自3日前出现发热,热峰37.8℃,下午尤甚,鼻塞,流黄涕,胃纳欠佳,眠安,二便调。舌红,舌中部苔黄厚。

查体 :咽充血(+),咽后壁见黄色鼻分泌物,双侧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中医诊断 :感冒。

西医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证候诊断 :风热证。

治法 :疏风清热,通窍排脓。

方药 :银翘散加减。

处方 :葛根10g,青蒿10g(后下),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4g(后下),桔梗10g,神曲10g,黄芩10g,浙贝母10g,皂角刺3g,薏苡仁15g。共3剂,每日1剂,水煎至150~200mL,分3次饭后温服。

二诊(2014年5月7日) :服上药后,患儿现无发热,鼻塞较前好转,少许流涕,色黄白,咽痒,偶有咳嗽,有痰,胃纳正常,二便调,夜寐安。舌尖红,舌中部苔白、稍厚。

处方 :辛夷花5g(包煎),苍耳子3g,薏苡仁15g,连翘10g,神曲10g,莱菔子10g,桔梗10g,浙贝母10g,木蝴蝶5g,法半夏6g。共3剂,每日1剂,水煎服。

按语: 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正邪交争,则见发热;风热之邪客于肺卫,肺气失宣,则见鼻塞、流黄涕,当以“汗法”取之。方中以葛根、青蒿解肌退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疏风清热,桔梗清热利咽,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散结,神曲消滞,皂角刺托毒排脓,薏苡仁清热排脓。李宜瑞教授常用皂角刺、薏苡仁二药配伍辛夷花或白芷治疗脓浊鼻涕。二诊热退,予辛夷花宣通鼻窍,风热之邪上攻咽喉,出现咽痒,予木蝴蝶清肺利咽;风邪犯肺,肺失宣肃,出现咳嗽、有痰,予莱菔子、法半夏化痰消滞;若患儿仍有少许流涕,予苍耳子以加强宣通鼻窍之功效。 cRISR/B5XTjpG7BzyFyd1xcyTF7f9KEIcOAZiKIy37/cuXnOWisNsfiw04yZG3e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