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是肌骨系统重要的生物力学单元,它的功能是传输肌肉力量使节肢骨移动。肌腱类似骨骼,抗牵拉力极强,每10mm 2 横截面的肌腱抗牵拉力达到1 000kg。反之,肌腱几乎没有弹性,拉伸超过原有长度的6%即可发生断裂。正常情况下,即使在运动中,肌腱的代谢也很缓慢。受到炎症或创伤刺激,肌腱代谢增加。
肌腱由致密纤维组织成束平行排列而成,因此宏观上表现为形态、直径各异的条带状结构。腱纤维聚集形成腱束(肌腱的功能单位),再聚集形成肌腱。腱内膜是薄层结缔组织膜,从内部分隔腱束膜、腱束和腱纤维。血管、神经走行于腱内膜增厚处。腱鞘是薄层坚韧结缔组织带,包裹整条肌腱(图1-1)。
从功能解剖角度看,肌腱能被分成两种:固定型肌腱和滑动型肌腱。固定型肌腱(如跟腱和髌腱)比滑动型肌腱更宽大、强健。虽然没有滑膜鞘,但肌腱的外部包绕一薄层结缔组织,叫腱周膜或腱周组织。滑动型肌腱包被密封的鞘(腱-滑膜鞘),它的功能是确保肌腱更好地滑动,或当肌腱行走于不规则骨表面附近或潜在摩擦部位时起保护作用。
腱和肌或腱和骨的结合部分别叫肌-腱连接部或腱-骨连接部,后者也称为起止点。腱组织内散在分布有肌内膜纤维的水平处就是肌-腱连接部。而起止点的结构要复杂多了,得根据肌腱移动度、腱组织与骨面间形成的角度、潜在支持带的存在来区分是纤维性腱骨连接还是纤维软骨性腱骨连接。
Ⅰ:腱束膜;Ⅱ:腱束;Ⅲ:腱纤维;E:腱鞘;e:腱内膜
图1-1 肌腱解剖示意图
超声检查是评价肌腱的金标准。随着高分辨率探头和特异的图像处理软件的出现,肌腱内部结构的评价变得日益简单。超声是唯一能够动态评估肌腱和关节的影像工具。
长轴切面上肌腱表现为高回声条带状结构。肌腱内部的纤维状回声特点表现为连续性高回声纤丝状条带。当肌腱放松无载荷时,肌腱内部的高回声纤丝状条带互相分离,稍呈波浪状。反之,当肌腱紧张时,高回声纤丝状条带互相靠近。肌腱的纤维状回声特点与腱内膜分隔形成声学界面、产生的镜面反射有关。肌腱外部包绕的高回声带称之腱旁组织(图1-2)。
显示源于胶原纤维和腱内膜分隔形成的组织界面,
肌腱
图1-2 正常肌腱长轴切面的纤维状回声特点
短轴切面上肌腱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结构,内散在分布许多类似的点状回声(图1-3)。
M:掌骨头;
:指浅屈肌腱;
:指深屈肌腱
图1-3 典型高回声肌腱短轴切面,内见散在点状回声
短轴切面是测量肌腱厚度的最佳切面,而长轴切面测量往往会高估实际值。临床实践中,肌腱的超声评估受各向异性伪像的影响。当超声束不垂直于肌腱纤维走行方向时,则反射降低和折射增加,导致明显或部分性肌腱回声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