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据有关数据统计,在普通的产科人群中,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为0.05%~1%。由宫颈机能不全引起的早产约占晚期流产和早产总数的8%,在妊娠16~28周习惯性流产中占15%左右。而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唯一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的早产则是宫颈机能不全引起的早产。因此,规范诊治宫颈机能不全,从而防治早产,改善母儿预后,尤为重要。

一、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技术

宫颈机能不全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全球尚未统一。2014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指出宫颈机能不全至今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目前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及超声进行诊断。其诊断标准为:①病史。既往在孕14~36 +6 周发生过1次或1次以上自发性分娩,此次单胎妊娠的女性在孕24周前TVU CL(经阴道超声检查宫颈长度)<25mm。②体格检查。孕16~23 +6 周内检或窥阴检查发现宫颈扩张。③病史排除其他原因的无痛性宫颈扩张导致妊娠中期反复流产的临床诊断。TVU CL测量技术是关键,须标准化。

二、宫颈机能不全的治疗技术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手段之一。宫颈环扎术的目的是修复及建立宫颈内口的形态和功能,借助缝合技术提高宫颈张力,阻止子宫下段的延伸及宫颈口的扩张,协助宫颈内口承担妊娠后期胎儿及其附属物的重力;或减少子宫下段与胎盘分离的机会,延长孕周,防治早产。Shirodkar和McDonald分别于1955年和1957年对宫颈环扎术正式命名,同时对宫颈环扎术的操作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应用于抗中期妊娠丢失和抗早产治疗,这两种术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965年,Benson和Durfee第一次提出了经腹宫颈环扎术。

宫颈环扎术的适应证包括:①宫颈机能不全高风险的妇女可以做预防性宫颈环扎术。②在宫颈开始变短时(如超声监测下)做治疗性宫颈环扎术有可能阻止宫颈进一步变短。③在宫颈已经扩张、宫颈外口可以见到胎膜膨出的孕妇可以做紧急宫颈环扎术。④经腹宫颈环扎术的最佳适应证是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已经无效。

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预防性宫颈环扎为孕13~16周,治疗性宫颈环扎为孕16~24周,紧急宫颈环扎为孕18~28周。国内报道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性宫颈环扎术、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成功率分别为90%~100%、53%~83%、43%~65%。

宫颈环扎术的近期并发症:出血、感染及手术刺激可能会增加子宫收缩的风险;宫颈创伤、胎膜早破和缝线异位,环扎线难以去除。宫颈环扎术的远期并发症:宫颈撕裂伤、瘢痕及每次妊娠都需要做环扎术。

缝线、缝针、宫颈钳及缝合时机等也都会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基层医院依然使用古典的双10丝线缝合,这大大影响了成功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近10年来对此大力改进,效果良好。本书附有视频二维码链接,可手把手教会基层人员相关技术。

三、术后随访和护理管理技术

教会孕妇如何自我监测先兆早产和胎动计数、预防生殖道感染、适时拆除缝线等极为重要。但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紧缺,常有宫颈环扎术后并发严重宫内感染和严重宫颈撕裂患者转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这提示须为基层医院提供宫颈环扎术后规范的随访模式。宫颈机能不全创新工作室的示范性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医护患沟通平台和危重疑难病例的转诊中心。

宫颈机能不全创新工作室由产科专科护士专人负责,目前已建立8个患者随访微信群,人数近1 000人。群内24h在线答疑及健康宣教、指导监护、预约随访和相关检查。工作室利用微信平台“柔济糖妈妈在线”做健康教育,内设宫缩计数APP和胎动计数APP,指导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及时接受随访和就诊。工作室建立5年以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宫颈环扎患者未发生严重宫颈撕裂、严重出血等并发症。

本书参考了国内外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标准、治疗方法,以及国内外关于宫颈机能不全的最新研究进展。典型病例及病案讨论,让读者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参与作者团队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本书既记录了诊治成功的喜悦和面对病魔的无奈,更记录了从实践中学习、脱胎换骨般进步的体会。这一个个鲜灵活现的病例,将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探索病因和机制,寻求最佳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方法。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与广大读者共勉,在持续的经验总结中,不断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2020年8月 4OPkqjjUmjMMEXyxwI5XWRFarsIqHwz9kvTHzm8sXxLHVJvf9YaKTDM5m4ZxA1o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