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释义

①太:指太阳经表,此处指风寒邪气侵犯太阳经表而出现的太阳表证。根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描述,凡出现发热(体温升高)、恶寒(包括怕冷、恶风等)、头痛(包括局部头痛和全头痛)、项强、脉浮等症者,皆可称之为太阳病。②卫:指卫分,此处指风热邪气侵犯呼吸道黏膜而出现的卫分证。卫气营血辨证见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卫分证常见于初感热邪,病邪郁于肺或皮毛等病位较浅的地方,肺卫失宣或肺气受郁,临床表现常为体温升高、怕风怕冷、前额或全头痛、周身疼痛、咽干不适、脉浮等。③胃:这里指胃肠道黏膜。近几年胃肠型感冒的概念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与认可。但教科书中并未将该种类型的感冒纳入感冒范畴论治,而是在胃脘痛、呕吐、腹泻等疾病范畴中进行辨证论治。仝教授认为胃肠型感冒应当属于感冒范畴,非外邪入里之里证,并指出该类感冒为外邪侵犯胃肠道黏膜所致,须与里证有所鉴别。胃肠型感冒的临床表现除了感冒的常规症状以外,还会伴有一些消化道症状,如纳呆、不欲饮食、厌油腻、恶心、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或呈稀水样等。④表:指人体之表,即皮毛(皮肤黏膜)。表邪指通过皮毛侵犯人体的邪气。这里的“表”可广义地理解为外邪通过皮肤黏膜侵袭人体。 XAFd3UiOaBOqvvXmoq18uij5IEsOE8qSofSiXmjI3Tc7QbYWmOXCb2DUQPOWsR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