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亦是痛风的最基本类型。患者发病急,表现为关节部位突然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此后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本期可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发作期若不治疗,则不同患者的病程差异较大。轻度发作者可在数小时内缓解或仅持续 1~ 2天,严重者可持续数天或数周。如果置之不理,其后果是疼痛感越来越强,让人难以忍受。并且疼痛缓解后还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的发作,发作的频率因人而异。如果关节再次出现红肿、发热,那么就预示着炎症又发作了。
如果不及时治疗,发作的间隔会渐渐缩短。不仅如此,关节本身也会受到损害,骨质会被腐蚀,导致关节变形影响功能,整个发病过程肾脏也会受损,严重者会发生肾结石甚至是肾衰竭,危及生命。
痛风性关节炎的缓解期又叫间歇期,是指两次痛风发作之间的时期,此时期患者可无任何症状。研究显示,血清中尿酸高于360μmol/L与痛风发作有显著相关性。将尿酸控制在 300μmol/L以下更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大多数患者会在 6 个月到 2 年内出现第二次发作。1 年内出现第二次痛风发作者占 62%,间隔 1 ~ 2年者占 11%,间隔 5 ~ 10 年者占 4%,10 年以上无第二次痛风发作者占 7%。10 年以后的发作很少,如骤然发作,可累及多关节,严重程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缓解更慢,但仍可完全缓解。
缓解期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困难度增加,但仍可通过X线表现判断出来。另外还可以通过关节液检查发现尿酸盐结晶,该项检查有助于痛风的诊断。12.5%~ 90%的痛风间歇期患者关节液可检测出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会在间歇期对关节造成损害。因此即使是在无症状的间歇期也不可不重视治疗,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积月累的损害不可小觑。
缓解期→发作期
中医治疗痛风的主要原则是发作期以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以活血通络为主,并根据病情的进展,运用中医理论望、闻、问、切采集病史进行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治疗、针灸理疗、食疗等中医药特色疗法,达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