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是一种极大的幸福,但对我们的皮肤而言,阳光其实是“有害”的(表1-3):
表1-3 阳光对人类的健康益处和伤害作用
适度接受日晒,确实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过度日晒带来的皮肤伤害也不小。
根据日晒后的皮肤反应(晒红、晒黑),科学家们发明出了Fitzpatrick-Pathak皮肤分型,将皮肤分为以下的六种类型(表1-4)。
表1-4 日光反应性皮肤类型及其各型特点
(续表)
皮肤类型决定了日晒后的皮肤反应、皮肤改变。事实上,中国女性以Ⅱ、Ⅲ、Ⅳ型皮肤最多见,且70%以上的中国女性都是Ⅲ型皮肤,这决定了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既容易被晒红,也容易被晒黑;其次为Ⅱ型、Ⅳ型皮肤,前者更容易被晒红,后者更容易被晒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大部分女性都会被晒黑,这也是为什么变黑是绝大多数女性的烦恼。
当然,除了晒黑,日光还会对皮肤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
多种波长[如紫外线A(UVA)、紫外线B(UVB)、紫外线C(UVC)等]的太阳光都会对皮肤产生伤害,而地球表面的臭氧层是我们的光防护伞,能吸收大量UVC和UVB,很少或不吸收UVA和可见光。在这之中,又以UVA、UVB对皮肤的伤害最大。
UVB主要停留在皮肤的较浅层次——表皮层,皮肤在暴晒之后,短时间内集聚的高能量UVB,会导致皮肤出现晒伤反应(晒红)。相比起来,UVA属于能量低、累积伤害大的辐射,它能到达皮肤的较深层次——真皮层,会刺激皮肤黑色素的生成,导致皮肤逐渐被晒黑,还能加重皮肤的氧化应激反应,出现光老化的现象。另外,UVA和UVB都有“致癌作用”,因此,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之下,还可能会引发DNA的突变,导致皮肤癌的出现(图1-19)。
总而言之,紫外线对我们的皮肤而言,是非常不友善的,紫外线的几大“罪证”:①“怂恿”酪氨酸酶把黑素小体“教坏”,导致皮肤晒黑、晒红,导致色斑的出现或加重;②“教唆”自由基去攻击正常的细胞、胶原,加剧皮肤氧化,导致皮肤的光老化,出现干燥、皱纹、粗糙、毛孔粗大等皮肤改变;③引起光线性皮肤疾病,如多形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甚至是皮肤癌(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见图1-20、图1-21)。
图1-19 不同波长的紫外线
图1-20 基底细胞癌
(图片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马寒)
图1-21 面部鳞状细胞癌
(图片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马寒)
防晒对于美白、减少色斑、抗衰老、皮肤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防晒,需要记住以下几个要点。
1.一年四季都需要防晒
7月是我国紫外线最强的月份,12月虽然紫外线相对更弱,但同样有一定量的紫外线,且这个时候我们皮肤的抗紫外线能力很弱,紫外线对皮肤仍有不容小觑的“威力”。因此,一年四季我们都需要防晒。
2.阴天、室内也需要防晒
UVA的穿透能力很强,它能穿透云层和玻璃,因此,在阴天、靠窗的室内,仍有不少的UVA,虽然它不像UVB那么猛,一下子就把皮肤晒伤、晒黑,但长期累积的UVA对皮肤的伤害非常大,不仅会导致皮肤“慢慢”的变黑,还会加速皮肤的衰老,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3.防晒方法要正确
防晒伞、衣物、帽子、太阳镜都是很好的防晒物品,在选择防晒物品时,大家应尽量选择结构紧密、厚的、深色的纤维织物,它们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更高,具有更好的防晒能力。防晒霜则是保护我们不受阳光伤害的最后一层保障,它对于皮肤的光保护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在专门的防晒化妆品章节讨论(图1-22)。
图1-22 防晒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