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春季常见病症的养护

腹泻

腹泻即拉肚子,是儿童常见病,尤其在春季,病菌滋生,很多孩子容易患此疾病。腹泻虽然不算大病,但对孩子身体的伤害却不能忽视。因此,在春季,对孩子腹泻的防治十分重要。小儿泄泻一症,多因饮食不节、不洁,喂养不当,感受风寒,损伤脾胃,导致胃之受纳、脾之运化功能失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并走于大肠所致。

1.孩子腹泻的四大原因

孩子饮食没有节制;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家长喂养不当损伤了孩子的脾胃;孩子受了凉,感受了风寒。

2.正确养护方法

调整饮食,给孩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谨防脱水。如果孩子拉肚子,又吃不下东西,甚至还会导致脱水,后果非常严重了。家长要让孩子补充水分,比如喝粥水(放一点点盐),或者补液盐。腹部保暖。注意孩子腹部的保暖,避免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加快而加重腹泻。加强护理。小宝宝每次大便后,使用温水洗净臀部。玩具、餐具、用具都要及时清洗消毒。

专家推荐食疗方1
胡萝卜粥

材料: 胡萝卜100克,大米50克。

用法用量:胡萝卜切丝,与大米一起煮成烂粥。分次服用。

功效: 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泻。

专家推荐食疗方2
蒸苹果

材料: 熟透苹果1个。

用法:苹果洗净后放入碗中,隔水慢火清蒸1~2小时。一天1个,分次服用。3天为一疗程。

功效: 养胃消滞、涩肠止泻,用于腹泻各型。

湿疹

春季是湿疹高发的季节,一到春季,就会有很多家长问我关于“小儿湿疹”的问题。孩子嫩嫩的小脸上、身上长满了红色的丘疹,久久不下去,看着着实让人心疼。

婴幼儿湿疹在1~6个月大的婴儿中最为多见,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病,婴幼儿湿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胎毒”、“奶癣”。湿疹主要表现为小儿的面部、前胸、臀部可见大小不等、红色的丘疹或斑疹,有时融合成片,遇水、出汗会加重,而且容易反复出现。

观察消化状态。患儿的饮食要定时定量,患儿如果有消化不良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治疗。

皮肤护理。要避免让有刺激性的物质接触孩子的皮肤,尤其是不能接触孩子的湿疹处,也不要在患处涂擦油脂丰富的护肤品。同时,切忌用碱性强的肥皂、热水清洗患处皮肤,肥皂和热水会伤害宝宝皮肤表面的油脂、刺激皮肤,使皮肤更加干燥。洗浴次数也不宜过多。

保持合适的室温。进入春季后天气逐渐变暖,如果室温过高,会使湿疹的瘙痒感加重,因此应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注意服装材质。家长平时要给孩子穿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的内衣,避免穿化纤织物,内、外衣均要忌羊毛织物及绒线衣衫。

避免接触其他病患。要避免小儿在患病期间与患有单纯性疱疹的人接触,以免感染其他皮肤病症。

湿疹患儿的饮食原则:

(1)属于过敏体质或是已发病者,饮食宜清淡,清淡少盐的食物可以减少湿疹的渗出液。

(2)患干性湿疹的孩子要多喝水,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食物。

(3)忌吃海鲜、牛羊肉、狗肉等发物。

(4)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5)忌吃酸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6)忌吃性属温热助火食物。

(7)忌吃油煎炒炸、炙烧香燥熏烤的食物。

手足口病

每年春天的中后期到夏天是手足口并的高发期,且很容易传染,发病过程中孩子很痛苦,家长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护理,所以家长特别担心孩子染上手足口病。本节就来说一说家长应怎样预防孩子感染手足口病,以及一旦患病,应该怎么办。

1.简单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为什么叫手足口病呢?这是因为感染了该病的孩子,在手、脚、口腔甚至屁股和小腿上会出现皮疹或疱疹。这些皮疹不会有瘙痒感,病好之后就会逐渐消退。

感染了手足口病的孩子会出现发烧、腹痛等症状。由于口腔里有疱疹,疱疹破了形成溃疡面,孩子吞咽食物就会很痛,特别是小宝宝,东西吃不下,哭闹很厉害,所以更加难护理。实际上手足口病自古就有,是常见病,愈后良好,家长不用过度紧张。

2.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很多学校或者家长会用板蓝根、鱼腥草等煲水给孩子喝预防流感或手足口病,这其实是不可取的。孩子跟大人不同,大人有很多应酬、经常熬夜,很容易上火,适合用清热解毒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孩子是“虚寒之体”,不适合喝这些清热解毒、寒凉的东西,孩子越喝脾胃功能越差,抵抗力越弱。

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消食导滞。要达到预防的目的,关键要保护好脾胃。孩子脾常不足,脾胃的功能很不成熟,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出现积食。脾胃功能不足,抵抗力较弱,就容易患病。

3.如何养护好得快

首先要防止孩子抓破皮疹。勤帮孩子剪指甲,必要时可以给小宝宝戴上手套;屁股上有皮疹的小宝宝,拉便便后只用湿纸巾擦是不够的,要用清水洗干净,以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喂药喂水是最难的。孩子哭闹得厉害,这就需要家长发挥才智,让孩子喝药喝水。可以两个家长配合,或者辅助一些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关键是水温不可太烫,否则孩子吞咽的时候更痛。比凉白开稍微温一点点,或者直接喝凉白开也可以。特别是给孩子喂了退热药后,家长更要注意给孩子喂水。

切忌给孩子“增加营养”。患了手足口病的孩子这个时候肠道功能很弱,加上吞咽痛苦,就更不想吃东西了。这个时候,切忌给孩子“增加营养”。有些家长看孩子饿了四五天,就煲各种肉汤想让孩子补充营养,尽快恢复体力,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如果这个时候“增加营养”,只会增加孩子肠胃的负担,孩子不仅好不了,反而会越来越严重。最好以素食为主,让肠道休息,孩子吃不下也不用强求。简单清淡一些的粥水就很好。

专家推荐食疗方1
米汤(病中调护)

材料: 大米适量。

用法用量:将大米煮成烂粥,放温,取米汤,分次服用。

米汤是古时常用的一道食疗方,只是日常太过于普通,不受大家重视。患手足口病的孩子肠胃功能很弱,没有胃口,米汤本身很好消化,也可以及时补充一些电解质。这时候的米汤可以更稀一些,放温放凉给孩子喝,减少吞咽的疼痛感。

专家推荐食疗方2

蜂蜜水(病中调护)

材料: 蜂蜜适量(1岁以下的孩子忌食蜂蜜)。

用法用量:温水冲服。

蜂蜜能帮助溃疡面愈合。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孩子退烧和痊愈。 Wl/XQHmvoqgYNmeUPOL/HCuT1AhKHd8cq/dPjagXN4GP2OwFCRa0AkkQUeptNd+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