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一年不是有四季,而是有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行学说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中医学中配之以肝、心、脾、肺、肾五脏,时节中配之以春、夏、长夏、秋、冬五季。简单地说,农历六月就是长夏时节。“脾主长夏”,此时自然对脾的影响最大。长夏属土,人体五脏中的脾也属土,所以,长夏是护脾、健脾、治脾的重要时期。
“长夏主化”,包括熟化、消化。这个时节如果能顾护好脾,是人体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的大好时期。但是孩子“脾常不足”,加上这个时节湿气重,孩子很容易就会积食。要想避免积食,重点就在于选择好饮食方式和食物。
“好消化”的方法在于:吃温、吃少、吃软,也就是说,不要让孩子吃生冷食物,不要一下子吃太多,要吃软烂的食物。
好消化又健脾的食补小技巧——喝粥。
粥,也称糜,是把稻米、小米或豆类等粮食煮至稠糊。米汤是大米的精华,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调和五脏的功效,自古就是一道常用的食谱。但太过普通而不被大家重视。事实上,历史上的名医大家对粥的评价极高。李时珍认为“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陆游诗曰“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更给予了粥“成仙之法”的评价。
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所以我们常说,喝粥最是养人。喝粥对孩子更是如此。
(1)粥好消化。
食物煮至熟烂,会减轻脾胃的负担。相比汤水,浓稠一些的粥更能增强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2)粥能够发挥食疗的功效。
红枣花生莲子粥
材料: 去核红枣2枚,花生10粒,莲子5粒,大米50克。
做法: 加清水800毫升煲粥,加少量精盐或冰糖调味。1岁内已开始添加辅食的孩子,喝汤不吃渣(不加盐)。
功效: 补血益气,养心安神。
好消化,营养物质才能被吸收,用一些补益的食材、药材一起熬粥,功效更明显。对于1岁内开始添加辅食的孩子,健脾补气时,熬食疗粥、喝米汤、不吃渣,是比较好的方式。
要注意的是:食粥虽好,但却不能让孩子餐餐吃粥,特别是大一些的孩子。粥属流食,在营养上与同等量的米饭相比要差一点,同时,粥不顶饱,孩子会很容易饿。如果餐餐吃粥,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除此之外,夏季炎热,冰粥虽然清凉解暑,却容易导致脾胃虚寒,并不适合让孩子多吃。
白果山药红糖粥
材料: 白果8个,新鲜山药20克,红糖5克,大米30克。
做法: 白果去壳去膜,清水浸泡30分钟。加清水600毫升煲粥。加红糖调味。1岁内已开始添加辅食的孩子,喝汤不吃渣。
功效: 消暑祛湿,健脾敛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