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化学成分 叶芳香,主要化学组成为 δ 杜松烯、蓝桉醇、反式石竹烯、 α -柴穗槐烯、香橙烯等。
常绿乔木,高约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咖啡色,渐变灰褐色;芽卵形,芽鳞有茸毛。叶略聚生于小枝先端,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渐狭,革质,两面无毛,干时下面稍粉绿或带褐色,中脉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和网脉纤细;叶柄长3~5毫米或更短。圆锥花序,顶生,无毛,有长总梗,花枝萎缩,常呈复伞形花序状;花梗短;花绿白色,外轮花被裂片较小,结果时花被裂片宿存,有时脱落;退化雄蕊箭头形,有柄,柄上有小柔毛;雌蕊长约1.8毫米。果球形。花期7—8月,果期10—12月。
产地: 广东、海南、广西。生于山地或山谷阔叶混交疏林中,也生于溪边。
在森林公园中的分布: 生于海拔300~600米区域。
用途: 树形挺拔,叶揉搓有清香味。花、叶、芽分泌出的芳香挥发性有机物,能杀灭空气中细菌和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