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化学成分 鲜花含精油0.24%,其主要化学组成为苯甲醇、苯乙酮、芳樟醇、苯甲酸甲酯等。
直立或攀援灌木;除花外,全株无毛;枝皮粗糙,有纵条纹和灰白色凸起的皮孔。叶薄纸质或膜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顶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稍偏斜,上面有光泽,下面粉绿色。花黄白色,单朵与叶对生或互生;外轮花瓣较大,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钝,内轮花瓣长圆状披针形,两者均两面被微毛;花托凸起,顶端平坦或略凹陷;雄蕊长圆形,药隔顶端截形;心皮长圆形,被长柔毛;柱头近头状外弯,顶端2裂。果实有柄,念珠状,内有种子1~7;种子球状。花期夏季至冬季,果期6月至翌年春季。
产地: 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生于山地、山谷林缘灌木丛中或旷地上。
在森林公园中的分布: 生于低海拔区域。
用途: 适应性强,生长快,开花早,2~3年即可开花,4~5年即可采花,且花期集中,花朵较大,植株低矮,易于采摘,香味类似于依兰香,可提取芳香油,供制造香精、化妆品、皂用香精等。除可提取芳香油之外,根、叶供药用,可治风湿痛、产后腹痛、跌打扭伤、肠胃积气和消化不良等,叶可制酒饼,茎皮可代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