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别称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等,为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以黑色略带棕色、不焦不碎、味微苦而涩者为佳。
落叶小乔木,多为野生。分布于广东、云南、浙江等地。花期4—8月,果期9月至翌年春,种子3~10颗。
味苦、涩,性微寒;归肺、心经。
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衄血,疮疡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
内服1~3克,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1)牙疳口疮:儿茶、硼砂各等分。为末搽之。
(2)一切痈疽,诸疮破烂不敛:儿茶、乳香、没药、血竭、旱三七各9克,冰片3克,麝香0.5克。为末撒之。
(3)急性扁桃体炎:儿茶、柿霜各9克,冰片0.5克,枯矾6克。共研细粉,用甘油调成糊状,涂抹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