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源出仲景,其理奥微,其论精要,施之于人,其效若神,因被奉为中医临证之经典,杂病辨治之圭臬。然自北宋定版以来,治《金匮》者远较治《伤寒》者为少。至于《伤寒》《金匮》并研且精者,更属凤毛麟角之流。而以徐忠可、沈明宗、尤在泾、魏荔彤诸子,为世所重。
今有门生晓刚君,聪颖敏锐而弘毅坚韧。少年涉医,游学多地,师事名家,博采众长。效先贤之行,倾毕生之力,先著《读伤寒》,分享其外感辨治体系研究之心得。更复贾余勇,续著《读金匮》,阐发其对杂病证治体系之理解。其论虽美玉不无微瑕,然其于弘扬仲景之学,心之诚,志之坚,由兹可鉴矣。
是书在深入理解脏腑经络辨证体系内涵的基础上,对原著398条原文,引经据典,逐条阐释。篇首【题解】以导读,篇末【小结】以述要,使颇为松散难明之内容,一目了然。篇中原文【解读】旁征博引,清晰中肯,并对相关《伤寒论》原文进行分析比较,以求融会贯通,加深理解。方证后附【名案选录】,以期启发临床思维。其谋篇布局,实乃作者质朴务实文风之体现。而其议论阐发,则是作者厚重理论功底之突显。
值此书成付梓之际,得以先睹为快,欣喜之余,援笔为序以贺之。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