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文
要理解人文医学的概念和内涵,首先要正确理解人文。人文,通常是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特别是指人类的精神文化。人文也指人情事理。在工作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人文: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辞海》(2019年版)给“人文”下的定义是:①旧指诗书礼乐等。《周易·贲卦·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②指人情事理。《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学者们普遍认为“人文”与“文化”的概念有一定区别,文化的涵盖面要远比人文广,文化可以容纳负面的内容,如赌博、吸毒、娼妓等,可视为文化现象,但很难纳入人文的概念之中。文化现象一般有民族的,地区、国家、民族的特征十分明显,而人文则要普世得多 [1] 。概括来说,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的英文为humanity,humanity的汉译则为人类、人性、人道、慈爱、人类爱、慈善行为、人文学、文史哲学等(《英华大词典》,1983年版)。在《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2005年版)humanity译为人类、人(总称)、人的属性、人道、仁慈、人性、人文科学。故人文的内涵具有丰富性与多义性或不确定性。通常对“人文”的理解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人文主义的简称、人文精神、人文学科和人文价值。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二是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思想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辞海》,2019年版)。
人文的精髓在于核心是人,人是一切的根本;一切应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人的生命、思想、理想应当受到关爱和尊重;人在社会上有尊严地生活、工作和成长。
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同时,人文的内涵必然包括探索自然、研究科学、崇尚理性、追求知识,随处把文化和生活结合起来,并致力于人的教育和培养。与人文相对,有一些“非人文”“超人文”和“反人文”的东西,如上帝和神之类的是“超人文”,诸如数学之类是“非人文”,法西斯则是“反人文”。
人文追寻永无止境的对人的关怀,它是人类自我反思和不断求索的永恒主题。这就是常说的人文关怀、生命关怀。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是与生俱来、不可剥夺也不可代替的。
二、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
人文科学(humanitie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辞海》,2019年版)。
人文学科是指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总和,从广义上讲包含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考古学、宗教学、伦理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也是一种知识谱系与认知方法,既包括以上各种基本科目,又是知识(才学)、见识、情感、德行、趣味、审美的总和,还是理解力、领悟力、洞察力、批判力的集合。当今,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不断结合,推动了人文学科的发展,也衍生出数字人文这一新兴交叉学科。
三、科学与人文的区别
科学与人文的区别见表1-1。
表1-1 科学与人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