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reface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每个人美好生活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民众的预期寿命及整体健康水平都不断提高,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近年来,影响生命质量的杀手——心脑血管病、癌症等,在我国呈发病人数逐年增长、发病年龄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一些被称为“现代文明病”的慢性病,正对国民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追根究底,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环境变化、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外,在相当程度上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饮食不讲究、运动不积极、熬夜少休息……许多人在懵懂中与疾病相向而行。

要全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全民健康知识普及,已刻不容缓。

作为国内最早推出保健新闻版进行健康科普传播的报纸,广州日报一直致力于向公众普及医学知识、促进防病保健,为推动医患良性沟通而搭建起便捷桥梁。

从何种途经能够获知不生病、少生病的权威知识,早做防备?

如何及时发现疾病的“预警”信号,斩断病情进展的链条?

怎样才能及早进行规范治疗,以免病入膏肓、积重难返?

……

十年前,当广州日报决定推出一档面向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科普专栏时,这些问题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

“能不能让名医‘大咖’从报纸上走下来,和我们面对面交流?”读者们的来信,促成了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的诞生。

结合时下热点,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携手广州各大三甲医院,从最早的每季度推出一堂重磅讲座,到如今每月都有名医登台开讲,每周都有“名医微课”进行在线直播。同时“名医大讲堂”还深入社区和基层开设“直播频道”,打通健康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方便基层群众通过视频直播,同步收听收看讲座实况,足不出户就能聆听医学专家深入浅出的科普健康课。

十年间,“名医大讲堂”搭建了医患关系的良好沟通渠道,培养了一大批铁杆“健康粉丝”。据不完全统计,曾现场参与讲座、聆听在线直播的粉丝累计超过数千万人。

十年间,“名医大讲堂”已经成为广州乃至国内健康传播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成为广州最具公信力、影响力的健康教育平台。

这种“名医讲科普、医媒共传播”的模式,也引发了兄弟媒体的效仿,共同推动“健康传播热潮”的高涨。

十年间,“名医大讲堂”得到了广东医学界的鼎力支持。

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七次登上“名医大讲堂”,肾脏病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欣然担任“名医大讲堂”顾问并主讲科普专场。

岭南中医药学界巨擘、堪称“广东珍宝”的已故国医大师邓铁涛,生前不仅多次委派弟子主讲“邓氏养生经”,还亲自为“名医大讲堂”题字。

“岭南皮肤圣手”、国医大师禤国维,全国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和教育家、国医大师周岱翰,则让粉丝们见识了传统医学的底蕴与光华。

我们的讲台堪称“名医云集、星光闪耀”:结直肠癌专家汪建平、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专家王深明、肺癌专家吴一龙、内分泌疾病专家肖海鹏、脊柱外科专家戎利民、心血管病专家王景峰、乳腺癌专家苏逢锡、妇科生殖内分泌专家杨冬梓、鼻咽癌专家马骏、肝病专家侯金林……逾百位平时预约挂号“一号难求”的专家,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借助广州日报的立体传播矩阵,为广大读者和网友们答疑解惑,带来了国际前沿的医学新进展,普及防病保健的实用知识,指明早诊早治的求医之路。

今天,我们从这些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演讲精华中,撷取数十篇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愿每位翻开这本书的朋友,都能从名医们发自肺腑的话语中有所获益,掌握“不生病”“少生病”“早治愈”的奥秘,享受健康生活。

最后,感谢广州市委宣传部“羊城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专项经费对本书出版的资助。

李婉芬
广州日报总编辑
2019.8 Gw13Zi2CQjViIBMESbMhU1sK/5xbQylSE8QSdkHM5J+ajSvEwwlblhsclwT70m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