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潘翠环,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主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风患者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康复治疗?应该怎样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医学专家指出,中风发生后24小时之内且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就必须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如果中风后没有及时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可能导致“误用综合征”。
很多人以为康复治疗就是针灸、按摩、推拿,其实这只是康复治疗中的一小部分,广义的康复是指利用一切措施和手段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各种生理功能。
很多人以为中风后发生的功能障碍是不可逆的,其实不然。在医学非常发达的今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都可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这些功能。
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康复治疗呢?中风发生后24小时之内且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就必须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治疗要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一个人如果长时间不动,关节会肿胀,肌肉会萎缩,还会形成静脉血栓,栓塞一旦跑到肺里,引起肺的栓塞,就无法呼吸了。而且,中风发生后,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和不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取得的效果截然不同,因为中风早期没有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会导致“误用综合征”。
在中风早期,肌肉力量低下时,不能让患者自己用力,而应让其被动地活动肌肉。这是因为患者在中风后,会出现上肢屈肌的张力较强,患者会不自觉地自己弯曲上肢。在不能用力时运动,就会导致韧带、肌腱、肌肉的损伤以及关节的变形,还会导致痉挛加重、所有肌群不协调,就会引起所谓的误用综合征。所以,患者术后的被动活动是否规范、是否正确,都很重要。
早期的康复训练包括助力下的翻身运动、床上被动运动、床上踩单车训练、斜床或站立架训练、减重步行训练、功能性电刺激、吞咽功能训练、床到椅转移训练、穿鞋训练、手功能训练、进食功能训练等。
很多人以为,中风患者的中后期康复治疗只需6个月。其实不是。尤其是一些有功能性疾病的患者,他们中风后,康复治疗可能是终生的,患者和家属都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在中风中后期,康复治疗主要是改善步行、增强肢体协调性、提高进食能力、促进语言交流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动态平衡训练,传统的平衡训练是坐在座位上,由别人推或者患者自己动,现在也可以让患者在专门的设备上进行;二是步行训练;三是从床到椅子的转移训练;此外,还有穿鞋训练、进食训练、语言训练、吞咽治疗等等。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患者进行了各种训练,但最终仍然出现了异常模式,这时候怎么办?也可以通过使用康复工具,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利用辅助工具替代其已失去的功能。
中风患者的恢复规律一般是下肢先恢复,然后再到上肢,但也有一些患者,比如脑出血的患者,会从远端的力量恢复开始。康复治疗越规范,疗程越充足,预后越好。
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家人和陪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人和陪护不仅可以逆转患者的病情,提高他们各方面的功能,还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生活下去。因此,家人要给患者足够的信心,同时,在安全和患者身体情况稳定的前提下,应让他们出去参与社交活动,这更有利于他们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