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的叙述中可知,虚拟企业是因应企业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所产生的一种网络式的新型组织形态。当前,我国生产制造业在信息化水平提升、智能制造技术突破方面已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自动化、数字化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虚拟企业组织形式被生产制造企业日益接受,并已广泛存在。因此,本书首先将研究对象限定为“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在本书中,生产型企业为一狭义概念,有实物产品产出的企业就可以成为生产型企业。生产型企业作为重要的企业类型,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对所销售的产品进行过加工或者装配;二是有购进原材料;三是有使用人工生产装配的过程。
本书从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的组织效益、网络构建、知识创新、跨组织知识创新系统等角度,深化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协同运行和知识创新规律的认识,并为企业构建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网络、激发创新活力提供实践指导。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所代表的制造和商业整合是把产业的供给面和消费者的需求面做全面利用。通过经济学分析,比较整合的各阶段(整合前、制造自动化、商业自动化、制造及商业整合)的经济效益,找出利润极大化状态,作为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制造和商业整合后效益最大的佐证。
(2)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以网络技术与信息科技为基础,强调沟通协调与控制、资源与信息分享等协同特性,成为现代环境中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之一。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结合企业的传统关系网络,探讨信息科技支持的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构建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
(3)在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合作关系下,组织间如何通过不同的合作机制,协助知识创新活动产生新知识,以及支持新旧知识的管理与链接,是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议题。以知识创新理论为基础,讨论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中各种促进知识创新的知识场与相关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虚拟企业协同合作的影响。
(4)根据知识创新潮流趋势,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不仅重视企业间的流程整合与数据交换,而且促使知识工作者有效协同合作来实现知识分享与运用,但目前知识创新系统仅适合运作于单一企业,因此尝试设计一个能够支持动态组织形态的跨组织知识创新系统架构,使知识能在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运作流程中有效储存、整合、管理、传递和控制。
(5)对积极从技术密集型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原始设备制造商)转为知识密集型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原始设计制造商)或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原始品牌制造商)的中国制造业而言,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参与者是否能视自身需求,部署最适合的知识创新信息支撑机制,是影响企业跨区域布局及经营绩效的关键。通过建立AHP模型,并设计问卷,评估各因素间的相对权重,分析不同跨区域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形态的内部知识创新信息支撑机制的关键因素,总结典型生产型虚拟企业信息机制建构的经验做法,为未来我国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推动信息系统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8章,各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导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议题与内容、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2)文献综述。进行文献的探讨,搜集虚拟企业及其运营管理的相关文献,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主要包括虚拟企业的基本概念、运行规律、协同管理、知识创新管理等方面。
(3)制造及商业整合下的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界定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内涵,介绍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所涵盖的制造及商业自动化的原理、效益,通过经济理论分析并比较制造及商业自动化整合前后的配置效果和经济效益来说明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协同是当前生产制造企业最大的利基所在。
(4)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构建机制。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的构建问题包含合作伙伴应该如何选择,合作期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协调成本,以及合作伙伴绩效应该如何评估,这些均是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章以实证研究法探讨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的现况、特性、潜力等,设计适合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的变量测量工具,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够表示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构建过程中所包含的变量间的关系,同时可以规范信息技术在支持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的沟通与协调中所需构建的机制模型。
(5)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知识创新模型。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协同运作情境下,企业间通过哪些跨组织机制建构知识创新场,支持知识场的跨组织机制是否能提升知识创新活动成效,知识创新活动是否能提升跨组织协同合作效果?本章基于知识创新模式与知识创新场理论,以实证方法探讨生产型虚拟企业协同运作情境下,协作伙伴如何通过关系和信息科技机制建构知识创新场,进而促进知识创新活动、提升协同合作效果。
(6)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跨组织知识创新系统。界定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流程中每一活动所产出及需要的知识类别,分析知识个体的属性与语意,以及知识个体的关系、属性。利用面向对象式知识表达法呈现对知识类别所分析的结果,探讨在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中落实知识创新的需求,包括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的整体需求,以及企业内部知识工作者工作流程与生产型虚拟企业接轨的需求,并设计跨组织知识创新系统架构。依据所设计的知识创新系统架构,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及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方法与技术来探讨跨组织知识创新系统模型化分析与设计。
(7)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知识创新信息支撑机制。探索现今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在跨区域布局形势下,影响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成效的关键知识创新信息支撑机制。对典型案例企业所实施的与知识创新相关的信息制度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以挖掘各布局形态的不同,从而找出其最被重视的维度及其内部知识创新信息支撑机制的形态,并针对典型案例企业的信息机制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为协同式生产型虚拟企业制定知识创新信息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8)研究总结与展望。主要就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探讨,并指出本书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