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司
业务覆盖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等领域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创始人、董事长
·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被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授予2021年“David Sarnoff产业成就奖”
Today China Lion...
Tomorrow Computer Leader...
Tomorrow Created Life...
T-C-L——这三个英文字母似乎被施加了某种魔法,以至于用任何一种方式来解读都恰如其分。
十多年前,TCL创始人李东生曾在电视演讲中公开表示,TCL想要成为“Today China Lion”,于是,这头中国雄狮便开始在世界各地的草原上驰骋。到2005年,TCL集团海外营收已经超过本土。在那个国内彩电企业打价格战正酣的时代,不得不说,TCL更有战略眼光。而事实上,“全球化”也是如今公司能够保有在世界家电市场上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成为“Today China Lion”之后,这只“雄狮”却也曾一度彷徨,在大草原上游走,看着其他的“Lions”将猎物收入囊中,它却游走边缘,似乎无所适从。
1998年,TCL高调涉入电脑业务,想要成为“Tomorrow Computer Leader”,但直到2008年退出舞台,十年耕耘并未获得好的收成。尔后,手机业务比计算机业务稍好一些,作为国内手机业务的早期入局者,曾在21世纪初登上国内销量榜首的宝座,但在2004—2006年却出现经营不善的危局。
在那时,人们认为虽然全球化战略给TCL带来了巨大的海外市场,但与此同时,过于激进的收购政策也让公司行走在危险的边缘。最为业界诟病的,是在此期间收购的汤姆逊和阿尔卡特的部分业务。尤其是收购汤姆逊,被外界认为是把公司拖入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还有不少闲话,把它说成是截至目前世界上最糟糕的收购案例。
但在此次《邓璐时间》的专访中,李东生对这些说法悉数否认。在他看来,TCL这一步虽然走得艰难,甚至差点走不下去,但从现在TCL的业务平稳程度来看,当年这一步还是走对了。
不过,现实终究还是有些残酷,2010年开启智能手机时代,看到趋势的TCL也曾想入局,但终究没能走在苹果和三星之前,作为追随者,也没有像华为那样崇尚狼图腾,后来者居上。
我们不禁要问,这头40岁的“中国雄狮”未来将如何继续驰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专访了李东生,和互联网等新兴科技为代表的新秀们不同,作为一家已是巨头公司的掌门人,因为现实的残酷,他很难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未来的规划蓝图上。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解决贸易战可能带来的损耗,以及如何结合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未来科技,打造出更好的硬件产品。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TCL”,搜索结果显示它是一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司”。聚焦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高端科技产业发展,这也是李东生作为公司创始人为TCL现阶段的定位。
这头“中国雄狮”究竟该如何摆脱全球化贸易战带来的危机?如何打好智能终端、半导体以及新能源材料这几张“王牌”?曾经的家电巨头能否保证自己在智慧科技产业链上游的“C”位不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东生,他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