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糖的生理作用及来源和去路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正常人早晨空腹时,静脉血中的血糖浓度为4~6 mmol/L。饭后由于血液中吸入大量葡萄糖,血糖可暂时升高,并于饭后2 h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糖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能量物质,可以说没有糖,人的生命活动将无法维持。人们每日吃的米饭、面、红薯、土豆、水果等,都含有糖,糖果、糕点、牛奶、豆浆、甜品、饮料等,也都含有蔗糖或果糖。在人体中,糖以葡萄糖的形式通过血液流向各个组织、器官,为细胞提供养分和能量。传统观念认为,糖会引起身体发胖,其实并非如此,糖摄入过多才会引起肥胖。饮食结构均衡,体重保持适中,适量摄入糖则是有益无害的。

在正常情况之下,血糖浓度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恒定,与它的来源与去路有直接关系。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和控制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使血糖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稳定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上。

一、血糖的来源

血糖的来源主要有2个方面:

(1)食物中淀粉等糖类物质经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补充血糖。

(2)空腹时血糖浓度下降,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肝脏是体内储存糖原最多的器官之一,成人肝糖原的储存量为100~200 g,除作为肝脏本身的能量来源外,更主要的是作为补充血糖浓度的主要来源。因为肝脏含有葡萄糖磷酸激酶,它可以水解肝细胞中的磷酸葡萄糖,使之转变为游离的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

肌肉组织亦含有大量的肌糖原,但由于肌细胞中不含有这种磷酸激酶,故肌糖原不能变为游离的葡萄糖而补充血糖。肾脏亦含有葡萄糖磷酸激酶,正常情况下肾脏组织糖原含量并不高,故在补充血糖浓度上意义并不大,但在饥饿情况下,除肝脏的糖异生作用能力可增强外,肾脏的糖异生作用能力亦可增强,它可以把某些非糖物质转变成磷酸葡萄糖,再分解为游离葡萄糖,补充部分血糖。

二、血糖的去路

血糖的去路有以下5个方面:

(1)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以供机体利用。如肌肉细胞,除可利用自身储存的肌糖原外,还可利用血糖,通过氧化作为能量的来源。

(2)当血糖浓度较高时,可以进入肝脏、肌肉及其他组织的细胞,合成糖原备用。

(3)作为合成细胞和组织中其他糖类的原料。如核酸中的核糖、脱氧核糖,结缔组织中的黏多糖,乳汁中的乳糖,肝脏用来解毒的葡萄糖醛酸等。

(4)可以转化为脂肪。

(5)当血糖浓度超过8.9 mmol/L时,可以由尿液排出。当血糖浓度低于8.9 mmol/L时,经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内的葡萄糖,可以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因此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当血糖浓度超过8.9 mmol/L时,经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过多,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于是尿液中出现葡萄糖,称为糖尿,此时的血糖浓度值,称为肾糖阈。

(冯晓丹) JgtjjZ4RwFFqFLL4hZLkHVKqm+MttRR/EhCzRXxqscTg+I81oWyTST/EvmVGgD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