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颈部鳃裂囊肿的处理

一、实践技巧

1.第二鳃裂囊肿及瘘管最常见,约占95%,其中鳃裂囊肿较瘘和窦道更多见。借助超声及CT、MRI等影像辅助检查可明确鳃裂囊肿的位置及与局部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图1-1、图1-2)。

2.鳃裂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囊肿或瘘管合并感染时,应控制感染后择期手术。

3.对鳃裂瘘管可行X线造影摄片或术前1天用亚甲蓝染色,了解瘘管走向和内瘘口位置,以防止术中残留部分囊肿黏膜,减少复发概率。

4.对于年纪大者,或临床怀疑有癌变者,建议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或术中行快速病理切片检查。

图1-1 颈部鳃裂囊肿CT图像(一)

图1-2 颈部鳃裂囊肿CT图像(二)

二、经验教训
(一)损伤神经

1.原因。鳃裂囊肿解剖位置深在,毗邻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手术过程中容易损伤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等后组颅神经。损伤迷走神经可出现暂时性心率增快、呼吸不畅、喉反射减弱、声嘶、气管分泌物增多;舌下神经损伤引起同侧舌肌瘫痪、舌肌萎缩;副神经损伤则引起肩部肌肉功能失调,麻木、活动受限、上臂外展困难等所谓“肩胛综合征”。

2.防治。出血致视野不清时,不能随意钳夹。若功能性神经损伤,则可逐渐恢复,若切断应作神经吻合术,术后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二)损伤面神经

第一鳃裂囊肿(瘘管)有时位置较深,暴露困难,且与面神经关系密切,术中须延长切口,先切除腮腺浅叶,解剖面神经及其分支,切不可盲目掏挖,以防止损伤面神经。

(三)损伤颈部重要血管、神经

充分暴露术野,在暴露清晰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小切口,但要做到解剖层次清晰,操作细致,多作精细分离,是预防损伤重要结构的关键。另外,感染患者宜在炎症消退2~3周后手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四)呼吸困难

可由咽侧组织水肿或术腔血肿导致,术后严密观察呼吸。若为组织水肿所致,先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果水肿不能缓解,应及时作气管切开术;若是由于术腔血肿引起,则重新手术止血,清除血肿。

三、背景与解剖要点

人胚发育10天左右,鳃器中胚层细胞增殖较快,在头部两侧五对背腹向生长的柱状突起,即鳃弓。各鳃弓由鳃沟所分开,与鳃沟对应的内胚层突起,称咽囊。鳃沟、咽囊结构称之为鳃裂。这些结构在胚胎发育45天左右逐渐消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衍化为面颈部各种组织。第一鳃器发生的组织有舌前2/3、颌骨、涎腺、牙齿、三叉神经及咀嚼肌群;第二鳃器发生的组织有表情肌、茎突、上半舌骨体、舌根、面神经等;第三鳃器发生的组织有舌骨大角、下半舌骨体、舌根、甲状旁腺;第四鳃器发生的组织有甲状软骨、会厌、咽肌等。一般认为鳃裂囊肿、窦道或瘘是胚胎鳃器发育异常所致。内覆复层鳞状上皮,纤维性囊壁有丰富的淋巴样组织及淋巴滤泡。

1.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较少发生,约占1%~8%。瘘、窦道在婴儿时期即能发现,常位于下颌角、耳屏前、耳垂后、胸锁乳突肌前缘。与外耳道关系密切,常在外耳道下部形成瘘口而溢脓。鳃裂囊肿多见于青壮年,常表现为腮腺区肿物。

2.第二鳃裂囊肿及瘘管。最常见,约占95%,其中鳃裂囊肿较瘘和窦道更多见。瘘和窦道在婴儿时即可发现,Proctor根据囊肿的不同位置将第二鳃裂囊肿分为四型:①Ⅰ型:囊肿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②Ⅱ型:囊肿位于胸锁乳突肌与颈内静脉之间。③Ⅲ型:囊肿位于颈内、外动脉之间。④Ⅳ型:囊肿紧邻咽侧壁。

3.第三鳃裂囊肿及瘘管。罕见,其外孔位置同第二鳃裂囊肿及瘘管,其管道或囊肿沿颈鞘在颈内动脉后方上行,沿喉上神经到达梨状窝。

4.第四鳃裂囊肿及瘘管。甚罕见,外瘘口位于下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其管道沿颈鞘下降入胸,左侧经主动脉弓下方、右侧经锁骨下动脉下方反折向上行至颈部,开口于食管。

四、临床实践

1.切口。第一鳃裂囊肿(瘘管)者作乳突斜向前绕下颌角平行下颌骨下缘向前约3cm切口。第二鳃裂囊肿者于囊肿表面作横皮纹切口,瘘管则作横梭形切口,若第一切口位置低,可作多个平行的“阶梯式”切口;亦可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作斜纵向切口,该切口暴露良好,只是伤口瘢痕明显。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

2.分离囊肿或瘘管。向两侧牵引切口皮肤和颈阔肌,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颈深筋膜浅层,向后牵开胸锁乳突肌,沿着囊壁或蓝染的瘘管四周逐渐分离,向上直至内口。第一鳃裂瘘管有时位置深在,达腮腺深叶,须将切口折向前绕耳垂至耳屏前(腮腺手术切口),切除部分腮腺组织,解剖出面神经,切除部分外耳道软骨,方能游离出完整瘘管;第二鳃裂囊肿(瘘管)跨越舌下神经,走行于颈内、外动脉之间,内口多开在扁桃体窝,术时须将舌下神经和二腹肌向前上牵拉,打开颈鞘,保护好颈动静脉和迷走神经。

3.切除囊肿或瘘管。提起囊肿或瘘管,血管钳夹住内口处切断,对通向咽腔的内口荷包缝扎,通向外耳道的内口则直接缝合。

五、总结

鳃裂囊肿是颈部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彻底切除,若囊肿伴发感染,应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残留瘘管上皮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了解瘘管走向和分支情况,对手术成功大有裨益。

(欧阳电) EyWLnAwwlpv7svf0eN6wq3+A+VWVGiqw05npV+uogUnPy/lDt3xgBVJcfqNFpw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