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颅底脑神经相关解剖

颅腔底部称为颅底。颅底主要结构:枕骨大孔、枕髁、破裂孔、髁管、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外口、茎突、茎乳孔、舌下神经管外孔、下颌窝、枕外隆凸、上项线、骨腭、切牙孔、腭大孔、后鼻孔、卵圆孔、棘孔 [1-3]

一 颅底

颅底部可分为三个窝室:颅前窝、颅中窝与颅后窝(图2-2)。

颅前窝的主要结构:鸡冠、筛孔。

颅中窝的主要结构:垂体窝、交叉前沟、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

颅后窝的主要结构:枕骨大孔、斜坡、枕内隆凸、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内耳道。

颅前窝:由额骨的眶板、蝶骨体前部、蝶骨小翼和筛骨的筛板构成。颅前窝体积较小,左右对称,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在凹下的正中央前方是被称为鸡冠的纵形骨嵴,两侧是筛骨的筛板,筛板中有许多筛孔,嗅丝从这里通向鼻腔。筛板外侧颅前窝的底由薄而不平的额骨眶板构成,它同时又是额窦和筛窦的顶及眶顶。

颅中窝:形状如蝴蝶。颅中窝由蝶骨骨体、蝶骨大翼及颞骨岩部构成,分布着除枕骨大孔外几乎所有的开口。颅中窝中间狭窄,凹陷的两侧容纳大脑的颞叶。中间部分是蝶骨骨体,骨体中的空穴称为蝶窦,骨体上方的垂体窝及垂体窝后方的骨隆统称蝶鞍,蝶鞍中央凹陷处是容纳脑部垂体的垂体窝,垂体窝两侧与蝶窦仅相隔一薄骨层,大脑垂体位于此处。蝶鞍后方高起的鞍背两侧角称为后床突,蝶骨小翼后缘的内侧端也明显增厚,称为前床突。蝶鞍前方是视交叉沟,沟的两端同时也是垂体窝的外侧是视神经管,视神经从此处通向眶腔。视神经管外侧为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支、展神经由此入眶。蝶鞍两侧有颈总动脉沟、破裂孔、海绵窦、圆孔、卵圆孔和棘孔。颈总动脉沟为一浅沟,向前通入蝶骨大翼、小翼间的眶上裂。破裂孔则续于颈动脉管内口。海绵窦为一空腔,从眶上裂内侧延伸至颞骨岩部尖端,其外侧壁内分别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圆孔、卵圆孔、棘孔分别是三叉神经上颌神经支、三叉神经下颌神经支、脑膜中动脉进入颅腔的通道。

图2-2 颅底内面观

颅后窝: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容纳脑部的脑干和小脑。颅后窝最大的特征为巨大的枕骨大孔,该孔位于颅后窝中央最低处,连接颅腔与脊髓腔——脊髓与延髓在此衔接。大孔后方可见被称为横沟的浅沟,横沟前方是容纳小脑的小脑窝。横沟与另一条起自枕骨大孔的纵沟相交会,交会处形成被称为枕内隆凸的十字形隆起。横沟向上延续与颅顶内面的上矢状窦沟连接,向下与枕内嵴连接,两侧续于横窦沟后又转向前下方同乙状窦沟相连,止于枕骨大孔外侧的颈静脉孔。颈静脉孔内的乙状窦出颅后成为颈内静脉。颈静脉孔也是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进出颅腔的通道。枕骨大孔前方斜面为斜坡。孔的前方外侧有供舌下神经通过的舌下神经管内口。在颅中窝与颅后窝之间为弓状隆起,弓状隆起后方同时也是颞骨岩部后面开孔,称为内耳门,面神经与听神经由此处通往颅腔。

当从外部观察时,颅底又可分为前部和后部。前部主要为面颅骨,前部中央被称为骨腭的水平薄板由上颌骨与腭骨构成,骨腭前方是牙槽弓,上腭的牙齿排列在此处。骨腭正中的腭中缝后方是供腭大动脉进入鼻腔的切牙孔。其后方为腭大孔,腭大动脉由此出颅再进入切牙孔。腭大孔的位置在上颌第二磨牙、第三磨牙腭侧之间,具体位置则因人而异,主要以第三磨牙腭侧为主。再往后是被鼻中隔后缘分成左右两半的后鼻孔。后鼻孔两侧的垂直骨板称为翼突内侧板。翼突外侧板根部后外方排列着卵圆孔和棘孔。前部两侧是属于颧骨的颧弓。颧弓根部后方是与下颌头组成关节的下颌窝,窝前缘有关节结节的隆起。

后部中央、后鼻孔后方为枕骨大孔。在人约25岁以后,孔前方的枕骨基底部与蝶骨体会直接结合(之前通过软骨结合)。枕骨大孔两侧为枕骨髁,枕骨髁同寰椎侧块上关节的关节窝相连。其后方为髁孔,其前方外侧为舌下神经管外口。枕骨髁外侧、枕骨与颞骨岩部之间前后依次分布着不规则的颈静脉孔和圆形的颈动脉管外口。两对颈静脉孔和颈静脉窝之间、枕骨大孔前方是咽结节。颈动脉管外口内侧可见蝶骨、枕骨和颞骨围成的破裂孔,颈静脉孔的后外侧是茎突,茎突前外侧是外耳道。茎突根部后方为茎乳孔,再后方为乳突。最后方为枕骨的枕外隆凸及两侧相互平行的上项线与下项线。

颅侧面称为颅侧。颅侧的最前方是额骨,颅侧的最上方同时也是额骨的后方是顶骨,颅侧后方为枕骨。顶骨下方是颧骨,顶骨、枕骨与颞骨间以颞鳞缝相接。颧骨与额骨之间还可看见蝶骨大翼,蝶、额、顶、颞骨相结合处称为翼点,该处位于太阳穴下方,骨质薄。额骨下方可见颧骨与颧弓。颧弓后方可见外耳门,外耳门后方为乳突、前方为茎突。乳突与顶骨和枕骨间的骨缝分别称为枕乳缝与顶乳缝,都是人字缝的延伸。颧弓上方有被称为颧窝的凹陷,容纳颧肌。颧窝下方为容纳咀嚼肌、外形不规则的颧下窝,其前壁为上颌骨和颧骨。卵圆孔与棘孔从颅中窝通向此处,眶下裂从眶腔通向此处。颧下窝又通过翼上颌裂通向翼腭窝。翼腭窝向前经眶下裂通眶、经蝶腭孔通鼻腔、经圆孔通颅中窝。

二 脑神经

脑神经又称颅神经,是从脑内发出的左右成对的神经,属周围神经。人的12对脑神经分别是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这些神经的分布限于头部和颈部,但迷走神经例外,其分布扩展至胸腔和腹腔的内脏器官(表2-1、图2-3) [4]

表2-1 12对脑神经功能性质与出颅位置

(续上表)

(续上表)

图2-3 12 对脑神经出颅部位示意图 OQW0BKptWVmSDzGh+3JiTEVtjZgHI64ZKoa+kw2EX1mHkKCG/l7+Tj+HnXvIKE8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