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键问题1

高三毕业年级复习过程中,考生的心态波动会经过什么样的过程变化?

高三考生面对的学业困扰与心理波动是存在一定规律和共性的。虽然每个人的经历和想法各有不同,但是高考的要求以及高三的复习进度是具有高度共性的。基于超过5万名高三学生的问卷调研以及超过2 500例个案咨询,我们可以将高三考生会经历的心态波动绘制成一个按时间分界的过程:

第一个时期称为懵懂期,时间在高三开学前的暑假,考生心理上大多尚未进入高三复习所需要的投入状态,对自己的状态缺乏了解。

第二个时期称为兴奋期,对应时间为高三开学前三个月,一般在9月至11月。这段时间考生的普遍状态是主动或被动地为了高考加大投入,对自己的未来抱有期待,会觉得自己可能就是那匹黑马。

第三个时期称为困境期,对应时间为高三寒假前后,一般在12月到2月,可谓是高三的寒冬。这段时间考生很容易陷入兴奋之后的倦怠,在心理上对重复而枯燥的复习生活产生厌烦,在身体上也容易感到明显的疲劳,在学业上看不到付出后的直观进展,或者在某些学科遭遇复习的瓶颈。

第四个时期称为焦虑期,对应时间在高三春季学期开学,通常在春节后开始,贯穿整个3月,至4月初第二次模拟考后告一段落。这段时间考生会密集完成一系列的大型标准化模拟考,开始直观感受到高考的环境和气氛,在心理上容易因为成绩的波动而患得患失,对考试产生比较强的焦虑感,同时也是其他负面情绪滋生的高发期,比如沉浸于对过去的后悔之中,或者想入非非,靠着对爱情的幻想来给自己创造一个逃避的空间。

第五个时期称为冲刺期,对应时间在高考前最后一到两个月,通常在4月中旬至高考。这段时间,一部分考生能够排除杂念,聚精会神做最后的专注冲刺,另一部分考生还沉浸在上一个焦虑期,任由情绪主宰自己的心智;还有一部分考生对于自己的成绩状态或满意或绝望,放弃付出努力,进入被动“滑行”状态。

第六个时期称为升华期,对应时间在高考结束后至大学开学前。一部分学生会充分利用选择大学与专业的机会,和家人一起为自己做好生涯规划,摆脱应试的负累,开始真正享受学习,也开始为更加丰富的生活做准备。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会在常年被迫学习之后,把学习看作“敌人”,趁着高考结束,彻底放飞自我,沉浸于享受、娱乐之中。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如何安排高考后的暑假,对于这个人未来生活的预测力要远大于高考成绩本身。

知识原理

以上六个时期相互衔接,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转化关系。懵懂期的存在是因为大部分学生从未认真思考过学习目的何在,只是被表面的成绩、排名所吸引或压迫,很少能够得到深谋远虑的引导。由于没有清晰地自主选择目标,所以大部分学生在高三开学后,受到环境氛围感召,进入兴奋期,自动地完成学校安排的大量复习任务与练习试题,开始加大时间投入,一部分学生开始放弃运动甚至牺牲睡眠。

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种兴奋期不可能长时间延续下去。复习中积累的身体疲劳是客观存在的,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会达到很多人无法坚持的极限,于是自然进入到倦怠期,开始渴望给自己放松,或者减少在学习上的时间投入。同时在心理上,考生也会自然经历从兴奋期转入倦怠期的过程,因为每天的复习生活安排高度重复,对枯燥感的忍耐也通常会在到达一个高峰后转变为不耐烦或怀疑,导致考生出现抗拒心理或自我放纵。很多考生绷不住劲就是在寒假前后。即使对于那些一直坚持投入、非常自律的学生,也仍然会在秋季学期的前半段到后半段经历一些心态上的变化。在兴奋期,复习刚刚开始,很多时候学科中的漏洞尚未暴露,考生可以带着虚幻的自信憧憬未来。可是随着学科复习的深化,各种综合性、灵活性考题的增加,考生必然会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和不足,或者发现一些无法轻松解决的困难。当多个科目每个都带来更多挑战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汇聚成为一个突出的困境期。很多高三老师也会把困境期称为高原期或瓶颈期,就是指随着复习深入、知识关联增加之后,考生会经历的一个困境突出的阶段。

面对困境,我们本能地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指向未来的焦虑、害怕;指向过去的懊悔、自责;指向别人的嫉妒、愤恨等。这些情绪平时就存在,但是更容易在考生经历了大考之后随着成绩波动起伏而集中爆发。不论各省、各校如何安排模拟考,寒假结束后为了评估考生状况,通常都会有一次重要的摸底,同时还会有考生普遍重视的第一次大型的正式模拟考试。很多考生是从这些模拟考开始就出现考试焦虑,等到高考可能已经麻木认命了。只有那些成功调节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排除了杂念的学生才有可能进入到聚精会神的冲刺期,更多考生会一直停留在焦虑期直到高考结束。

评估小工具

过程中六个时期的边界会根据考生的特点,学校的安排有波动变化,除了高三前的暑假以及高考后的暑假有清晰的边界以外,家长可以使用以下的评估小工具,判断考生当前状态处于兴奋期、困境期、焦虑期还是冲刺期。

不同时期情绪评估表

指导小工具

在懵懂期,考生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三生活,可能会过于放大困难,也可能会过于轻视挑战。家长在了解高三考生会经历的一般心态变化规律之后,可以采取以下五个行动帮助考生做好准备:

1.结合家长自己曾经面对的大考或者工作中的挑战,思考自己经历的备战过程,将自己的经历与心得与考生讨论,帮助考生为即将到来的风风雨雨做好准备。

2.与考生的班主任老师交流,了解考生当前学习状态,讨论考生以往面对期末考试等挑战时的心理特点与行为反应模式,减少家长对考生在校表现的盲区。

3.结合考生自己过去的中考或其他挑战,回顾过去的备考经历,总结并讨论,梳理考生的个人特点,准备个性化的备考过程地图。

4.寻找刚刚结束高考的考生,多多交流,不要只找学霸询问经验,如果学霸的经验适用于每个人,那么每个人早就都是学霸了。普通人还是要多找普通学生了解真实经历过的困扰,并将这些波折补充到自己的备考过程地图中。

5.家长与考生共同梳理一下整理过的备考过程地图,面对可能要经历的波折,集思广益讨论有什么可以帮助自己降低困难冲击的助力和资源,商议并约定家庭会议的时间,在每个时期的前后,争取都预先安排好家庭沟通的机会,给考生提供释放情绪、寻求帮助的机会。

6.家长可以引导考生做一场“心灵时间旅行”。人类的基本思维特征之一就是会把未来的收益在头脑中加以压缩、贬值,因此我们容易被当前的快乐诱惑,对那些未来很重要的事情却百般拖延。为了减少拖延的时间,尽快开始行动,我们可以尝试在头脑中进行尽量生动的想象,把自己带到未来的时间。把我们想要做的事情,觉得重要的事情,在头脑中尽可能生动地想象这件事在未来的结果。想象未来的一天中,具体的每个小时你在做什么,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肯定自己追求的价值,构筑我们内心的积极心理资产,促使我们减少拖延,尽快行动。 yKVILVyR+SIHPvcEtSarhjQ3KtWBg686aZkfrzOgEM5DRwatieqmcCGiWL1kyg2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