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到了广州,一看到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美食,都会兴奋不已。但眼阔肚窄,只怕吃错了,等于白来!幸好,美食达人为大家列出了一份“必食菜单”。上面有烧鹅、白切鸡、叉烧、老火汤、炖品、蒸鱼、顺德小炒、干炒牛河、云吞面、拉肠、双皮奶、姜撞奶……种类多多。即便这样,也不能避免挂一漏万,因为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
先讲地标名菜。排第一的,是广式烧鹅。
广式烧鹅外皮通红香脆,符合世界饮食潮流选味择色的主流偏好。广东产的清远乌鬃鹅和开平马冈鹅,是广式烧鹅的最佳食材,堪称“省鹅”。有一个笼统的说法:“广东人每年吃掉 1.7 亿只鹅,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
第二是白切鸡。广州人“无鸡不成宴”,以鸡喻凤。白切鸡上桌会摆成凤的形状:半圆形匍匐在碟子上,头尾对应,凤凰展翅,皮肉相连,刀口齐整,鸡件匀称,鸡皮油润而不腻,鸡骨髓半凝而不固。口感是鸡皮爽滑,肉鲜回甘,不腍不柴,骨也有味。更刁钻的要求是皮与肉之间要有一层半透明、凝胶状的“鸡啫喱”。
白切鸡精选广东本地名鸡,如清远麻黄鸡、封开杏花鸡、龙门三黄胡须鸡。最贵的白切鸡,莫过于白天鹅宾馆的白切葵花鸡。
第三个必食的是叉烧。广式叉烧惹味香口、甜中带咸、肥肉甘化、瘦肉不柴,不仅有传统的肥叉,还有派生的黑叉、脆叉、炭叉、火叉等。
脆皮叉烧,是取无皮五花头腩,加头抽、曲酒、糖、盐在低温腌制 24 小时,放入挂炉,连续吊烧、扫酱,反复进行 4 次逼油、催熟、勾味、化酥的工艺。黑叉则是使用了较多的珠油黑糖等深色腌料,令外表色泽乌润,焦糖味浓,口感肥而不腻、鲜嫩爽口。脆叉,则外层酥脆,内里甘化。炭叉,是以瓦缸内置的炭火烤制的叉烧,带有炭火的味道。火叉,则保留最后一道工序到食客面前表演:用天津老字号玫瑰露酒燃起瓷盘里的海盐,酒盐喷香,质润味好,腌汁糖浆顺着肉条下淌,被火灼成焦化的糖花。
第四个要推荐的是广东的老火汤。广东全民无汤不欢,豆草果蔬,皆可烹汤。中医药膳或坊间流传的汤谱,在广州这座“汤水之城”演绎得淋漓尽致。外地人难以置信:一桌筵席上的一鼎汤,可能占了餐费的七成。以至于在广州,邀约朋友吃饭可说成“一齐饮啖汤”。
炖汤讲究汤水清香或醇香而不浑浊,汤料搭配十分考究,“煲三炖四”:煲汤需要 3 小时,炖汤需要 4 小时。广州品汤有两类场所:宾馆餐厅和炖品小店。宾馆餐厅第一道捧上餐桌的是炖汤,食客谈笑之间先品汤,再品菜。要实惠,应该找全天候供应炖品汤水的路边炖品小店,这里是男男女女补充能量的“加油站”。广州文明路有“炖品一条街”之称,有些炖品店几十年长盛不衰,成为饮食地标。
第五个要吃的是蒸鱼。鲜而不腥,嫩实各好,一碟蒸鱼能体现一家粤菜馆的水平。品尝蒸鱼应去顺德餐馆,这里有盐油水蒸无骨山坑鲩、现剁豉蒜蒸三鯬、古法三丝(冬菇丝、肉丝、笋丝)蒸大和顺鱼。论鱼质,讲鲜味,说烹调,顺德人蒸鱼之妙,出神入化。
第六个要吃的是小炒。粤菜小炒最重要的指标是:镬气。粤菜师傅用的是弧形镬,炒技高超者,既有炒的香气,蒸的嫩滑,又能保存食材的原味,应爽应脆的菜就能有爽脆的效果。炒得好的菜,食材上面会冒着些许白烟,香气扑鼻,这便是“镬气”。
另一个与镬气相关的,是干炒牛河,这是最不容错过的广州小食。1980 年前后,街头大排档,炉火急喷,只见铁镬里河粉芽菜翻飞,抛镬溅出的油酒酱水在镬边燃起簇簇火花。镬气是衡量一碟干炒牛河成败的标签。为了那一口,吃客们相约半夜出动,奔向大排档,每隔 10 分钟叫一碟干炒牛河,吃完再叫,镬气是按分钟计算的!一碟满分的干炒牛河,应该是吃完之后,用衣袖抹碟都抹不出油的。高温热镬,猪油搪镬,河粉方可不粘,这其中讲究的就是炉火纯青的厨技。
第七个要推荐的是云吞面。一碗云吞面必须具备“三好”特质:面好、云吞好、汤好。面是枧水银丝面,细滑爽口弹牙;云吞馅料里面有肉和新鲜虾仁;面汤是用大地鱼、火腿、猪大骨、虾米、虾皮、冰糖等熬成。
还有各式拉肠。现点现蒸,馅料是调好味的各种鲜肉,用蒸柜把粉浆和馅料一块蒸熟。一碟广府拉肠,除了粉质薄滑透和有米味之外,豉油调配也十分重要。好的肠粉豉油,稀而不稠,微咸偏甜,适度回鲜,有用“芹菜、姜、青椒、红椒、香叶、八角、芫荽、香葱、水、冰糖、生抽、老抽、味极鲜……鱼露”煮制的,有用生抽和老抽及糖按比例调制的。冬菇韭黄牛肉肠、香茜马蹄牛肉肠是最受欢迎的品种。
最后是甜品。广州是中国最“甜”的城市,糖水铺、甜品店星罗棋布。甜品分几大类:第一类是糖水,如番薯糖水、木瓜糖水、红豆沙、绿豆沙等;第二类是糊,如芝麻糊、花生糊、核桃露等;第三类是凝固态的,如姜撞奶、双皮奶、凉粉、龟苓膏等。从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其他地区引进的甜品更是琳琅满目,多是在传统基础上演变来的,如红豆伴椰汁双皮奶、椰汁马蹄爽、榴梿撞奶、姜薯白果甜汤、鸽蛋紫米露糖水、朱古力姜撞奶、生磨杏仁姜撞奶、原只椰子炖奶等。
扫一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