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国民体质监测的科学性、可行性,兼顾延续性、可比性,根据当前国民体质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变化,经过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经全国专家组多次论证,检测指标和问卷指标在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指标基础上进行了调整。监测内容包括体质检测和问卷调查两部分。
具体检测指标如下(表1-1-1)。
表1-1-1 国民体质监测指标
续表
注:●表示该年龄人群检测此指标。
①出生时体重、身长、胎龄;②出生后四个月内喂养方式;③父亲、母亲出生日期;④父亲、母亲身高;⑤父亲、母亲体重;⑥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⑦父亲、母亲的职业类型;⑧家庭形态;⑨主要抚养人;⑩家长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次;⑪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体育运动的频次;⑫家长对幼儿进行运动游戏的看法;⑬是否上幼儿园;⑭睡眠时长;⑮活动场地与运动游乐设施情况;⑯日常身体活动情况。
①受教育程度;②职业类型;③工作单位的性质;④婚姻与居住情况;⑤工作场所或居住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⑥交通出行方式和时间;⑦工作时的状态;⑧家务劳动情况;⑨闲暇时间的静态活动情况;⑩闲暇时间的体育锻炼情况;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⑫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⑬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障碍;⑭吸烟情况;⑮饮酒情况;⑯是否患有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消化道疾病、颈肩(腰、膝)关节类病症、呼吸道疾病、职业病、骨质疏松症(经医院确诊);⑰与同龄人相比,体质自评状况;⑱睡眠时长及睡眠质量;⑲社会心理健康状况:压力、抑郁、焦虑(成年人)、孤独(老年人);⑳过去一年,跌倒情况(老年人);㉑过去30天,身体健康或心理状态欠佳的天数;㉒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