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4年比较,2020年男性幼儿各年龄组身高平均数接近或高于2014年同年龄组人群,5岁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身高平均增长0.1厘米,且两个年度身高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2~0.5厘米,其中5岁年龄组差值最大,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46)。
与2014年比较,2020年女性幼儿各年龄组身高平均数接近或高于2014年同年龄组人群,除6岁外,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身高平均增长0.6厘米,女性幼儿两个年度身高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0~0.7厘米,其中5岁年龄组差值最大,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47)。
图2-1-46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身高平均数
图2-1-47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身高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男性幼儿各年龄组坐高平均数接近或高于2014年同年龄组人群,除3岁和4岁外,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坐高平均增长0.4厘米,男性幼儿两个年度坐高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1~0.7厘米,其中6岁年龄组差值最大,4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48)。
图2-1-48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坐高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女性幼儿各年龄组坐高平均数高于2014年同年龄组人群,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坐高平均增长0.8厘米,女性幼儿两个年度坐高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4~1.0厘米,其中5岁年龄组差值最大,3岁和4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49)。
图2-1-49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坐高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男性幼儿各年龄组坐高指数平均数接近或高于2014年同年龄组人群,除3岁外,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坐高指数平均增长0.3,且两个年度坐高指数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1~0.6,其中6岁年龄组差值最大,3岁和4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50)。
图2-1-50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坐高指数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女性幼儿各年龄组坐高指数平均数高于2014年同年龄组人群,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坐高指数平均增长0.5,女性幼儿两个年度坐高指数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1~0.8,其中6岁年龄组差值最大,3岁和4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51)。
图2-1-51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坐高指数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男性幼儿各年龄组体重平均数接近或低于同年龄组人群,4岁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体重平均降低0.2千克,且两个年度体重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3~0.1千克,其中4岁年龄组差值最大,其余年龄组差值均为0.1千克(图2-1-52)。
图2-1-52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体重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除5岁年龄组外,2020年女性幼儿其他年龄组体重平均数均小于同年龄组人群。除4岁和6岁外,其他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体重平均数整体无明显变化,且两个年度体重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2~0.2千克,其中4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其余年龄组差值均为0.2千克(图2-1-53)。
与2014年比较,2020年男性幼儿各年龄组BMI平均数低于同年龄组人群,除5岁和6岁外,其他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BMI平均降低0.2千克/米 2 ,且两个年度BMI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3~0.1千克/米 2 ,其中4岁年龄组差值最大,5岁和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54)。
图2-1-53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体重平均数
图2-1-54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BMI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女性幼儿各年龄组BMI平均数低于同年龄组人群,除6岁外,其他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BMI平均降低0.1千克/米2,且两个年度BMI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3~-0.1千克/米2,其中3岁年龄组差值最大,5岁和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55)。
图2-1-55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BMI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男性幼儿各年龄组胸围平均数接近或低于2014年同年龄组人群,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胸围平均降低0.2厘米,且两个年度胸围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4~0.1厘米,其中6岁年龄组差值最大,3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56)。
图2-1-56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胸围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女性幼儿各年龄组胸围平均数接近或高于同年龄组人群,除4岁和6岁外,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胸围平均增长0.3厘米,且两个年度胸围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1~0.7厘米,其中3岁年龄组差值最大,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57)。
图2-1-57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胸围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男性幼儿各年龄组胸围指数平均数低于同年龄组人群,6岁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胸围指数平均降低0.3,且两个年度胸围指数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4~-0.1,其中6岁年龄组差值最大,3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58)。
与2014年比较,2020年女性幼儿各年龄组胸围指数平均数不同于同年龄组人群,除4岁和6岁外,其他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胸围指数平均降低0.1,且两个年度胸围指数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2~0.3,其中3岁年龄组差值最大,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59)。
图2-1-58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胸围指数平均数
图2-1-59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胸围指数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男性幼儿各年龄组安静脉搏平均数接近或高于同年龄组人群,除6岁外,其他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安静脉搏平均增长2.5次/分,且两个年度安静脉搏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4~4.0次/分,其中3岁年龄组差值最大,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60)。
图2-1-60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安静脉搏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女性幼儿各年龄组安静脉搏平均数高于同年龄组人群,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安静脉搏平均增长3.1次/分,且两个年度安静脉搏平均数差值范围为1.6~4.9次/分,其中3岁年龄组差值最大,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61)。
图2-1-61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安静脉搏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除5岁年龄组外,2020年男性幼儿其他年龄组双脚连续跳平均数均低于同年龄组人群,除3岁和6岁外,其他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双脚连续跳平均降低0.2秒,且两个年度双脚连续跳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6~0.1秒,其中3岁年龄组差值最大,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62)。
图2-1-62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双脚连续跳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女性幼儿3岁和4岁年龄组,双脚连续跳平均数小于同年龄组人群,而5岁和6岁年龄组则为大于同年龄组人群,除5岁和6岁外,其他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双脚连续跳平均降低0.2秒,且两个年度双脚连续跳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6~0.1秒,其中3岁年龄组差值最大,其余年龄组差值均为0.1秒(图2-1-63)。
图2-1-63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双脚连续跳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男性幼儿各年龄组立定跳远平均数低于同年龄组人群,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立定跳远平均降低6.8厘米,且两个年度立定跳远平均数差值范围为-7.4~-5.1厘米,其中3岁年龄组差值最大,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64)。
图2-1-64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立定跳远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女性幼儿各年龄组立定跳远平均数低于同年龄组人群,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立定跳远平均降低4.2厘米,且两个年度立定跳远平均数差值范围为-5.5~-3.6厘米,其中5岁年龄组差值最大,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65)。
图2-1-65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立定跳远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男性幼儿各年龄组坐位体前屈平均数低于同年龄组人群,5岁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坐位体前屈平均降低0.2厘米,且两个年度坐位体前屈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5~-0.1厘米,其中5岁年龄组差值最大,其余年龄组差值均为0.1厘米(图2-1-66)。
与2014年比较,除5岁年龄组,2020年女性幼儿各年龄组坐位体前屈平均数均低于同年龄组人群,6岁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坐位体前屈平均降低0.2厘米,且两个年度坐位体前屈平均数差值范围为-0.6~0.1厘米,其中6岁年龄组差值最大,5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67)。
图2-1-66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坐位体前屈平均数
图2-1-67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坐位体前屈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男性幼儿3岁和4岁年龄组走平衡木平均数小于同年龄组人群,而5岁和6岁年龄组则为大于同年龄组,2020年男性幼儿各年龄组走平衡木平均数不同于2014年同年龄组人群,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幼儿走平衡木平均降低1.5秒,且两个年度走平衡木平均数差值范围为-1.8~0.4秒,其中3岁年龄组差值最大,5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68)。
图2-1-68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男性幼儿各年龄组走平衡木平均数
与2014年比较,2020年女性幼儿3岁、4岁和5岁年龄组走平衡木平均数小于同年龄组人群,而6岁年龄组则大于同年龄组,2020年女性幼儿各年龄组走平衡木平均数不同于2014年同年龄组人群,各年龄组两个年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幼儿走平衡木平均降低1.8秒,且两个年度走平衡木平均数差值范围为-2.6~0.1秒,其中3岁年龄组差值最大,6岁年龄组差值最小(图2-1-69)。
图2-1-692014年与2020年广东省女性幼儿各年龄组走平衡木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