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正压通气

一、正压通气指征

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通气。绝大多数新生儿经上述处理后在出生后30~60s内出现规律的自主呼吸。如果经初步复苏后患儿仍然出现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或心率<100次/min,则需要立即实施有效的正压通气。如果新生儿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min,但有呼吸困难或持续发绀,应清理气道,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可常压给氧或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早产儿更容易出现肺泡塌陷,功能残气量不能维持进而出现呼吸困难,因此,有自主呼吸的早产儿进行正压通气时建议使用带有呼气末正压的T-组合复苏器进行复苏。

二、正压通气的操作

在新生儿窒息中提供正压通气的最常用设备是新生儿复苏气囊和T-组合复苏器。使用T-组合复苏器进行面罩通气可能会减少新生儿窒息中的插管次数,并提高存活率。

(一)新生儿复苏气囊面罩正压通气

1.压力 通气压力需要20~25cmH 2 O [1] ,少数病情严重的初生儿可进行2~3次30cmH 2 O的压力通气,有利于肺膨胀。

2.新生儿复苏气囊 国内主要使用自动充气式新生儿复苏气囊(图2-3),新生儿气囊容量为200~750mL。自动充气式气囊可在没有压缩气源时自动膨胀充气。不挤压气囊也一直处于膨胀状态,挤压气囊的力度和速度决定了吸气峰压,一般不能提供呼气末正压;有条件时最好使用具备呼气末正压的复苏气囊并配备压力表。使用前要检查减压阀是否打开。

图2-3 自动充气式气囊

3.手法及频率 以拇指和示指形成C形固定面罩,需选择适合不同胎龄新生儿的面罩,要求能够全部包住新生儿口鼻,贴合严密,但不要盖住眼睛,在正压通气期间最大程度减少面罩泄漏。不正确的面罩放置会导致气体在面罩周围泄漏,不能达到复苏效果;而对面罩施加过大的压力可能会导致面部软组织损伤。初始通气频率选择:40~60次/min,正压通气的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宜≤1s。

4.用氧 复苏时推荐使用空氧混合仪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足月儿和胎龄≥35周的早产儿开始复苏时可用空气进行复苏,胎龄<35周的早产儿开始可给予浓度21%~30%的氧进行复苏;再根据血氧饱和度值调整给氧浓度,使氧饱和度达到目标值。需要胸外按压时给氧浓度可提高到100%。无法配备空氧混合仪的医疗单位,可利用自动充气式气囊提供的供氧浓度进行调节;有4种氧浓度可用:自动充气式气囊不连接氧源时,氧浓度为21%(空气);连接氧源,不加储氧器,可得到浓度约40%的氧;连接氧源,加储氧器得到浓度100%(袋状)或90%(管状)的氧。

新生儿复苏时单纯肉眼观察很难准确判断患儿青紫改善情况,所以正压通气开始时,有条件的单位均需要连接脉搏氧饱和度仪,方便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并根据目标血氧饱和度值进行吸入氧浓度的调整。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传感器应放在新生儿动脉导管前位置(即右侧的上肢,手腕或手掌的中间表面)。

5.判断通气的有效性 有效的正压通气表现为胸廓起伏良好,心率迅速增加,肤色开始转红,血氧饱和度快速上升。如达不到有效通气,需进行矫正通气(MRSOPA):快速检查面罩和面部之间是否密闭(mask,M)、重新调整头位为鼻吸气位(reposition,R)、清除分泌物(suction,S)、使新生儿的口张开(open mouth,O)、调高气道压力(pressure,P)或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airway,A)正压通气。需特别注意宫内缺氧时间长会抑制胎儿的呼吸运动,并在出生后导致新生儿呼吸暂停和声门关闭,声门仅在自主呼吸运动期间打开,而在呼吸暂停期间保持关闭,这可能是导致正压通气效果不佳的原因,因此必要时可以通过调高通气压力或是改为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

6.留置胃管 持续气囊面罩正压通气>2min可导致胃充盈,而且容易将胃内容物(主要为羊水)反流至气管内,导致窒息加重,增加抢救难度。故应常规经口插入8F胃管,用注射器抽气并保持胃管远端处于开放状态,有利于正压通气时进入胃内的气体排出。

(二)T-组合复苏器(T-Piece复苏器)

T-组合复苏器(图2-4)是一种由气流控制、有压力限制的复苏装置,能提供恒定的吸气峰压和呼气末正压。临床上最早用于早产儿的复苏,更能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1.指征 用于足月儿和早产儿正压通气。

2.用法 连接气源,最好是空氧混合仪,先设定初始参数:吸气峰压20~25cmH 2 O、呼气末正压5cmH 2 O(早产儿建议用6~9cmH 2 O)。封闭气体出口,可以调节呼气末压的大小;封闭气体出口同时按压T形管的开口时,可以调节吸气峰压的大小。操作者通过拇指或示指关闭或打开T形管的开口,可人工控制呼吸频率及吸气时间,使气体由T-组合复苏器的新生儿气体出口经面罩或气管插管直接进入新生儿气道。恒定的呼气末压更适合早产儿的复苏,而且操作容易,使用灵活,压力输出稳定,不易疲劳。

图2-4 T-组合复苏器

三、喉罩

喉罩气道(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是一种小型面罩,带有连接到硅胶导气管的充气袖带(图2-5)。操作者右手拿LMA,经口插入并紧沿硬腭向下滑入,无需喉镜或其他器械。当装置完全插入时,喉罩腔正好位于喉部开口上方,袖带贴合下咽部的轮廓,给袖带充气后,不容易脱出。由于LMA直接贴合在喉部开口处,因此通气更直接,可为上气道梗阻(如小下颌畸形等)带来的通气困难提供正压通气。

图2-5 喉罩气道

新生儿复苏指南推荐对胎龄>34周的新生儿可以使用喉罩气道作为气管插管的替代方法。目前的证据表明,在对严重窒息的足月儿进行复苏期间,LMA可能是一个适当的替代方案。相比于面罩通气,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使用LMA,新生儿需要人工通气的总通气时间和平均出现自主呼吸时间较短。如果复苏团队在气管插管方面没有足够的技能和/或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喉罩由助产士使用也是安全的,但在新生儿早期死亡或中度至重度HIE的发病方面并不优于面罩。

在紧急心肺复苏过程中,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复苏者有时也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尝试才能成功地为新生儿气管插管。此外,对于气道阻塞和颅面异常(如Pierre-Robin序列征)的婴儿,可能气管插管比较困难。在这些婴儿中,喉罩气道可以替代气管内插管。特别推荐在欠发达地区、基层单位或没有足够气管插管技能的情况下使用。

[1] 1cmH 2 O=98Pa。 JN8mKQXzlGQP5tmCqNF5rr4Rm6uvhhGXeEMwAphh/+kLdsFNfSfKTKwyobyCYMU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