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颅内出血

【病因及临床表现】

新生儿中,颅内最常见的疾病类型是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颅内出血与围产期缺氧、缺血、产伤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临床表现与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部位及出血速度密切相关。

根据发生位置的不同,颅内出血可分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等。

【超声表现】

1.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图2-3-1)

Papile分级法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最广泛使用的评估方法,可将其分为4级。

Ⅰ级(单侧或双侧室管膜下出血):室管膜下可见椭圆形高回声团,边界尚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

Ⅱ级(室管膜下出血穿破室管膜进入脑室腔):在Ⅰ级出血的基础上,侧脑室内部回声增强,脉络丛增宽、形态不规则,或可见孤立的小块回声;侧脑室未见明显扩张。

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扩张的侧脑室内可见数个高回声团,常见于侧脑室三角部和后角处。

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周围出血性梗死):除脑室内出血外,还伴有脑室周围白质出血性梗死灶,脑室内及脑室周围白质内均可见高回声团,伴或不伴有中线移位。

上:Ⅰ级脑出血,中:Ⅲ级脑出血,下:Ⅳ级脑出血

图2-3-1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2.硬膜下出血

当出血量较大时,经颞窗行轴向超声扫查,可见皮质表面的沟回与颅骨之间的距离增宽,大脑半球裂隙增大,颅骨回声下方可见半月形的高回声区。

3.蛛网膜下腔出血

于前囟行冠状切面扫查时,若纵裂池增宽,同时内部见点状回声增强,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

4.小脑出血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小脑呈高回声,若小脑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能有助于小脑出血的诊断(图2-3-2)。

图2-3-2 小脑出血

二、缺氧缺血性脑病

【病因及临床表现】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生期各种因素如窒息等引起的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可出现一系列脑损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HIE的患儿出生后可短时间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如意识障碍、肌张力显著增高或减低、原始反射异常等。

【超声表现】

1.脑水肿

(1)脑实质回声:脑实质弥漫性或局灶性回声不均匀性增强(图2-3-3)。

(2)脑室变化:脑室窄如缝隙状,边界模糊不清。

2.神经元广泛坏死

双侧脑半球实质回声增高持续时间较长,回声分布不均匀。

3.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常发生于早产儿,其出生后第3~4周脑实质内(尤其是侧脑室周围)可出现多发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4.脑萎缩

(1)全脑萎缩:脑容积缩小,脑纵裂及脑外间隙增宽,脑沟加深,脑回密集。

(2)中央性脑萎缩:侧脑室扩张,侧脑室形态不规则,左右侧脑室不对称。

图2-3-3 缺氧缺血性脑病

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病因及临床表现】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是早产儿严重的脑损伤形式之一,多种高危因素如缺氧缺血、宫内感染等可导致患儿发生PVL,并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期,PVL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同的脑损伤部位可引起不同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改变。弥漫性PVL可引起学习困难、行为异常、智力低下、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超声表现】

(1)回声增强期:一般在出生后1周左右,侧脑室周围脑实质回声增强,尤以侧脑室前角外上方、后角旁脑实质增强为著。

(2)相对正常期:一般在出生后7~14天,表现为侧脑室周围回声相对正常。

(3)囊腔形成期:一般在出生后2周后,在侧脑室周围白质原回声增强区可见无回声区(图2-3-4)。

图2-3-4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4)囊腔消失期:一般在出生后1~3个月,表现为侧脑室扩大、不对称,侧脑室壁不规则和脑萎缩等。3~4个月后,小软化灶在超声图像上可消失。

四、脑积水

【病因及临床表现】

脑积水(hydrocephalus)主要因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的回流障碍所引起,多伴有颅内压增高。患儿可出现前囟增大、颅缝增宽分离等。患儿可出现落日征,有斜视、眼球震颤等表现。

【超声表现】

(1)侧脑室扩张。正常新生儿侧脑室体部宽度<4 mm,4~6 mm为轻度扩张,7~10 mm为中度扩张,>10 mm为重度扩张(图2-3-5)。

(2)蛛网膜下隙深度增大,半球间裂增宽。正常新生儿额顶部蛛网膜下隙的深度<2.5 mm,新生儿半球间裂≤3 mm。

(3)脑组织不同程度变薄。

(4)彩色频谱多普勒显示脑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升高。

【鉴别诊断】

轻度脑室扩张与脑萎缩的鉴别:脑萎缩时扩张的脑室形态不饱满,半球间裂隙、大脑外侧裂增宽,脑沟回加深,头围常常不增大。

图2-3-5 脑积水

五、化脓性脑膜炎

【病因及临床表现】

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常伴有反应低下、呼吸暂停、吸吮力差、拒食、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惊厥发作、激惹、凝视、尖叫等特殊表现。

【超声表现】

由于化脓性分泌物沉积于脑沟,所以典型超声表现为脑沟和脑回的回声增粗、增强(图2-3-6)。

图2-3-6 化脓性脑膜炎

【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液化与脑血肿液化的鉴别:脑脓肿液化表现为由厚壁回声包裹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其内透声性差,可见强光点或光斑;脑血肿液化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混合回声区或无回声区,壁不清晰,内部一般无光点或光斑。 FMo2NPqz0w/MK+CABEsA1ByNSIhpzHbT9yA8ehqjQJf/AIRG6AdVpBZmjWeIV+X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