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窦炎是一种多发的五官科疾病,好发于青少年,多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分急性和慢性。
2.少儿鼻窦炎与鼻腔、鼻窦及颌面发育程度有关;成人患病原因多为青年时的鼻窦炎慢性迁延而来,或由鼻炎、鼻息肉等病症造成。
3.鼻窦急性炎症时CT表现为窦腔内低密度软组织影,窦腔内气影缩小或消失,窦腔内气体与渗出液形成气-液平面,窦壁骨质一般无异常。
4.慢性鼻窦炎CT表现多样化,轻者仅表现为黏膜均匀增厚,反复发作,窦内黏膜增厚不规则,呈息肉状,增厚的黏膜可能伴有充血水肿而使其密度欠均匀,窦腔内脓性分泌物可形成气-液平面,窦壁骨质增厚硬化。
5.可伴发黏膜下囊肿,CT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边缘光滑,附着于窦壁。见图3-7。
双侧上颌窦内软组织影填充,窦壁骨质未见异常
图3-7 双侧上颌窦炎
1.真菌性鼻窦炎:有时需与慢性鼻窦炎相鉴别,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为鼻窦内不规则息肉状软组织增生影,窦壁表现为骨质硬化或骨质破坏,增生软组织内常可见斑片状或沙粒状高密度钙化。
2.鼻息肉:好发于中鼻道,表现为团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可包饶、压迫周围结构,引起骨质吸收。常伴阻塞性的鼻窦炎。
1.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力下降,以及抗生素的滥用和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均有利于霉菌的生长,从而可能造成鼻窦霉菌病。
2.鼻窦霉菌病一般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与普通慢性鼻窦炎相似度很高,误诊率较高。
3.本病单侧单个窦腔发病多见,常见于上颌窦。CT表现除具有普通鼻窦炎的特征外,还可见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内散在条片状或斑点状高密度钙化影。窦壁增厚、窦腔缩小,若为侵袭性霉菌病可引起骨质破坏。见图3-8。
左侧上颌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内伴斑点状致密影
图3-8 左侧上颌窦霉菌病
1.上颌窦癌:窦腔内软组织团块影较弥漫,密度不均匀钙化少见,呈砂粒样钙化;肿瘤有明显占位效应,窦腔常有明显扩大。
2.普通副鼻窦炎:多见于双侧,甚至多个鼻窦,窦腔密度增高,一般无钙化灶,窦壁骨质轻度硬化或无异常。
1.本病为渗出的浆液在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内潴留所造成。
2.一般无症状,常意外发现,偶有头痛。
3.CT表现为窦内结节影,一般较小,不充满窦腔。可见基底部位于窦壁的半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呈水样,边界清楚、锐利。增强扫描无强化,表面黏膜可轻度强化。见图3-9。
鼻窦黏液囊肿:常发生于额窦及蝶窦,呈膨胀性生长,密度均匀,窦腔膨大,骨壁变薄外移或部分消失,增强无强化;合并感染可见边缘环状强化。
右侧上颌窦内低密度结节影,密度均匀呈水样,边界清楚
图3-9 右上颌窦黏膜下囊肿
1.本病为发生于鼻腔内的常见良性病变之一,常发生于中鼻道,病因倾向于变态反应和鼻黏膜的慢性炎症。
2.CT表现为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有蒂为典型表现。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中度较均匀强化。鼻息肉体积较大时,可推压周围结构引起骨质吸收或硬化。见图3-10。
1.内翻性乳头状瘤:好发于中上鼻道,常单侧发生,边缘呈波浪状,沿自然腔隙生长,受阻于鼻中隔,周围骨质多膨胀、受压,部分见骨质轻度破坏,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呈卷发状改变。
右侧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局部呈蒂状与中鼻甲相连
图3-10 右侧鼻息肉
2.鼻腔淋巴瘤:好发于鼻甲、鼻中隔,CT表现为骨质轻度吸收破坏或无破坏,鼻中隔移位,呈中线性生长,局部黏膜对称性增厚,相邻鼻背及鼻翼皮肤肿胀、增厚,皮下脂肪层消失。
1.内翻性乳头状瘤是起源于鼻腔和鼻旁窦的少见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但局部均有浸润性。
2.多起源于中鼻道或中鼻甲区,可累及鼻咽部。
3.CT表现为鼻腔、鼻旁窦软组织肿块,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早期常为单侧性、单部位发病,然后通过自然孔道及骨破坏区波及邻近鼻腔、鼻窦及窦周结构。增强扫描较明显强化。
4.骨质破坏不明显,以自然窦口扩大为主,多为上颌窦内侧壁部分或完全缺如,鼻中隔、筛骨骨隔等处骨吸收。见图3-11。
左侧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影,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图3-11 左侧内翻性乳头状瘤
1.鼻腔癌:表现为鼻腔内不规则肿块,有明显外侵征象,常有同侧或对侧鼻腔、上颌窦、筛窦、眶内、颅内受侵,骨质破坏发生较早,以溶骨性为主。
2.鼻腔淋巴瘤:很少见,主要位于鼻腔前部,骨质破坏少见,鼻甲骨质多见被环绕,相邻鼻背皮肤肿胀或皮下脂肪消失。
1.本病为鼻腔和鼻旁窦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上颌窦多见,组织学上以鳞癌占多数。
2.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常见鼻阻、颜面部包块伴局部疼痛等。
3.CT表现:窦腔内肿物为软组织密度,当癌组织充满整个窦腔时,表现为窦腔密度普遍增高,癌肿边缘凹凸不平、僵硬,窦壁和小房间隔发生不同程度溶骨性骨质破坏,窦腔不膨大。增强扫描时不同部位癌强化程度不同,如上颌窦癌呈轻度强化,筛窦、额窦癌呈明显强化。
4.肿瘤可侵入鼻腔、邻近鼻窦、眼眶、颅内等,可破坏骨质形成软组织肿块。见图3-12。
左侧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邻近窦壁骨质破坏
图3-12 左侧上颌窦癌
1.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早期易误诊为息肉,晚期可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可累及眼眶。
2.鼻骨骨肉瘤:罕见,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及肿块内特征性的多数小斑块状致密骨样组织影,可同时累及邻近鼻旁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