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1
Foreword

1953年,人工心肺机首次成功应用于临床,心内直视手术成为可能,正式拉开了心血管外科蓬勃发展的序幕。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心脏外科在我国几乎是一片空白,此时我刚从医科大学毕业,见证了胸心脏外科的艰难起步。幸运的是,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1974年我和国内数名专家一同远赴阿根廷学习瓣膜手术技术,并于1975年成功开展国内首例正中开胸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为国内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开展贡献了我们那一代人的绵薄之力。

随着国家的伟大复兴,祖国医疗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为人民群众解决心血管病威胁的同时,也需要新一代的心血管外科医师不断探寻更加先进的治疗方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需求。众所周知,新技术的开展总会面临困难,但人民的需要总是为我们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回想20世纪90年代末,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开发首款国产左心辅助装置罗叶泵,并将其成功临床植入时,我已经71岁,但我依然充满斗志,为华南地区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就是力量的源泉。我相信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好的条件与平台,可以接触到更新的理论与知识,能更近距离地向世界顶级专家学习新技术,以便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郭惠明微创团队响应时代召唤,本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医疗服务的初心,心之所向,披荆以往,在微创领域不断开拓新业务、新技术,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10余年来,他们在微创心脏外科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在全腔镜领域,不断实践,总结创新,建立了规范化的流程。2019年起,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对胸腔镜心脏手术经验进行系统的凝练而成此书。此书翔实地记录了各类全胸腔镜心脏手术的术前评估、手术步骤与操作要点,通过图文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揭示各个术式个中精要,可以更好地帮助同道了解并掌握全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

时值盛夏,得知郭惠明团队历时3年的心血之作即将定稿付梓的消息,我倍感欣慰,并欣然为序。相信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我国微创心脏外科的规范化、同质化开展做出贡献,推进我国的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向前发展。

希望一代又一代的心血管外科医师潜心笃行,不忘初心,承担时代责任,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罗征祥
中国胸心脏外科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
曾任: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中南六省胸心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
2023年5月28日 Pot3OR4MqCFDH4yE2KMKLH5dQWB6e5ybi2ecVSh2dPHX7xozqwiPRDwyIYFPsd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