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胸壁切口的选择和定位

不同的患者,其胸壁切口的位置、大小、数量不尽相同。每例胸腔镜手术的胸壁切口至少包含一个主操作孔和一个辅助孔。另根据手术种类、术野暴露情况、术者经验等因素,可适当增加辅助孔。一般来说,三孔法入路(主操作孔+两个辅助孔,图2-1-3,图2-1-4)可满足各种胸腔镜心脏手术。随着术者经验的增加,三孔法可逐步精简为双孔法(主操作孔、辅助孔各一个,图2-1-5)和单孔法(仅主操作孔,图2-1-6)。

图2-1-3 三孔法入路:胸壁切口由一个主操作孔、两个辅助孔构成

A.皮肤切口定位;B.术中情况。

图2-1-4 三孔法入路胸壁切口示意图

图2-1-5 双孔法:胸腔镜与阻断

钳、引流管置于同一辅助孔

图2-1-6 单孔法入路

A.单孔法入路术中情况;B.单孔法切口示意图。

(一)主操作孔

主操作孔(2~3.5cm):供镊子、针持、剪刀等器械伸入完成各项主要操作以及灌注管、瓣膜、瓣环的置入。

切口定位

主操作孔定于右侧胸壁锁骨中线外第四肋间,切口外端位于腋前线附近,具体位置视手术类型而定。若仅行右心手术(三尖瓣手术、房间隔手术),主切口可稍靠前,切口外端位于腋前线前0.5~1cm即可;若手术涉及左心系统(如二尖瓣手术、房颤射频消融术、室间隔切除术),则建议切口越过腋前线,切口外端位于腋前线后0.5~1cm。对于初学者,适当向前延长切口是一个安全的选择,还可辅以肋间小切口撑开器,必要时可在直视下完成高难度操作。

另外,考虑到美观需求,女性患者的皮肤切口定位于乳缘处,铺手术单后应将乳房推向内上方,使皮肤切口对准第四肋间,以外科手术贴膜固定。

(二)辅助孔

辅助孔(1~1.5cm):根据术者的经验和手术操作的难度,可做1个或2个辅助孔(分别位于第四肋间和第五肋间),用于放置胸腔镜、Chitwood阻断钳、心内引流管以及各种悬吊线。

切口定位

辅助孔的具体位置取决于主操作孔,一般位于第四肋间和第五肋间的腋中线附近。基于主操作孔的位置,第四肋间辅助孔在主操作孔外2cm,而第五肋间辅助孔相比第四肋间辅助孔的位置靠外0.5~1cm(图2-1-3)。

(三)其他穿刺孔

除了必要的主操作孔和辅助孔,还可通过穿刺的方法在胸壁设定其他小孔洞(2~3mm)。

(1)左心房拉钩用于打开左心房后暴露二尖瓣、左心耳、室间隔等左心结构,于胸骨旁第三肋间穿出,固定于体外。

(2)肥胖患者膈肌较高,可高达第四肋间,阻挡心脏。膈肌悬吊线可经腋中线第五肋间引出。

(3)若术中暴露困难,需要增加不同角度的悬吊线,可酌情从胸壁其他地方穿刺,勾出并固定悬吊线。 VcqJ8+mwvhtl/0DjSzSF+l8oMxIb+po5PTcCfa9hhTmZg7PNf7jHGlnLvGgwZC9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