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文化的大家庭里,岭南文化是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具有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对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潮绣、潮雕、潮塑、潮剧以及工夫茶、潮州菜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弥足珍贵,实属难得。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大省,在技工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中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有助于未来的技能人才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爱乡热忱;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岭南文化出新出彩。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李希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对三项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积极谋划,大力推进“广东技工”工程文化技工品牌建设,大力推动传统技艺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推动岭南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技能人才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位位能工巧匠用双手撑起了华夏文明的半壁山河,渲染了岭南大地的壮美画卷,展现了艺术的魅力,打造出工艺的奇迹。“广东技工”工程教材文化技工系列,作为“广东技工”工程教材体系的重要板块,主要立足于培养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高超技艺、积极思想和粹然风情,以提炼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发扬岭南工匠精益求精、兼容创新的优良传统为重点,使先人的智慧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绽放穿透历史的光彩,展现历久弥新的魅力。
为此,“广东技工”工程教材文化技工系列包含《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潮州非遗技艺——潮瓷·潮州木雕》《中国潮州非遗技艺——潮绣·潮州泥塑》《中国潮州非遗技艺——潮州菜·潮州工夫茶》《中国潮州非遗技艺——潮剧》。《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从工匠技艺、思想道德、风土人情三个维度全面阐释岭南文化源流、文化常识,落脚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生机。《中国潮州非遗技艺——潮瓷·潮州木雕》《中国潮州非遗技艺——潮绣·潮州泥塑》《中国潮州非遗技艺——潮州菜·潮州工夫茶》《中国潮州非遗技艺——潮剧》则以专册的形式分别介绍七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技艺和历史源流。
为准确反映文化内涵,契合技工院校教学实际,教材的编写团队中既有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也有地方技工院校的一线教师。内容图文结合,栏表相衬,可供有关课程教学或晨晚读之用,也可用于第二课堂或自学。教材应用场景的拓展,使传统文化精华能够更充分地浸润心智、涵养精神。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希望未来的技能人才,熏陶于文化,鉴古而知今,继承和发扬岭南工匠勤于业、勇为新的优秀品格,立志高远,守正笃实,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以汗水和智慧为广东的建设、为国家的发展、为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赢得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