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题
劳动群众创造历史

各位听众!今天我们讲第一章第三个题目:劳动群众创造历史。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人类劳动的发展,生产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历史事变的最后根源,由此自然就可以做出结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的主体,是劳动群众。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者的历史,劳动人民的历史。

中国从来就有一句话,叫作“英雄造时势”。这就是说,历史是英雄伟人创造的,而不是劳动群众创造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唯心论的说法,这是把英雄伟人个人的作用过分夸大了的错误的说法。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按照正确的科学的观点,应该说是人民创造时势,应该说是劳动群众的活动创造历史,而不能说是英雄造时势。在原始公社制社会里面,人人都是生产者、劳动者,因此原始公社制社会的历史,当然就是劳动群众的历史,这是用不着什么解释,谁都能够明白的。在阶级社会里面,生产者、劳动者虽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但仍然占着人口的绝大多数,仍然是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唯一创造者,仍然是创造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劳动群众的活动,仍然是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根本力量。例如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来改朝换代的历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中国农民群众的斗争活动所创造的历史。中国的旧历史书,曾经用尽一切方法来隐瞒这个历史真相,想把中国历史描写成帝王将相个人活动的历史,描写成仅仅是少数英雄豪杰伟大人物活动的历史,对于改朝换代的现象,想单单用皇帝个人的聪明才能、个人的思想活动来作为说明的根据,例如,把皇帝个人的昏庸当作一个朝代垮台的原因,把一个英明的皇帝的出现当作某一朝代兴起的原因等等。这些历史书是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指导下写成的,因此它要用唯心论的观点来夸大帝王将相个人的作用,抹煞农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这些历史书为着要服从剥削阶级的统治的需要,就把历史曲解了。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书里,也还是没有办法完全隐瞒农民群众的活动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过去每一个朝代垮台之前,几乎毫无例外的,总可以看见一些规模很大的农民暴动,这些农民暴动的事实,在旧的历史书里虽然遭受到各种各样的曲解和污蔑,但是由于它的作用十分重大,即使是反动的历史写作者,也不能完全把它抹煞掉。因此,只要我们具有正确的科学观点,那么,就是从这些旧的统治阶级所写的历史书里,也可能找出许多证据,来说明中国农民群众对于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来证明过去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广大农民群众的暴动,而不是由于皇帝个人的聪明才能。也就是说,每一个旧的朝代的垮台,是由于受到了农民暴动的致命的打击,每一个新的朝代的建立,是由于利用了农民暴动的胜利的果实。秦汉两代中间,有陈胜、吴广,西汉和东汉中间,有新市、平林、赤眉、铜马等等,东汉末年有黄巾,隋唐两代中间有李密、窦建德,唐朝有黄巢,北宋末年有宋江、方腊,元朝末年有朱元璋,明朝末年有李自成、张献忠,这些都是历史上最主要的农民暴动的领袖。他们所领导的暴动,在中国历史上作用很大,就是旧的统治阶级的历史书上也不能不记载下来,这些农民暴动就是过去中国历史上推动旧朝代灭亡和新朝代兴起的真正力量,也就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真正的推动力量。这些暴动虽然在当时条件下,还不能够根本推翻封建制度,还没有引起过社会的革命的改变,但每一次暴动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使得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多少发生了一些变化,使得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多少有了一些发展,因此,也多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

我们只要用正确的科学观点,仔细研究一下中国历史,就可以知道,一个新的朝代能够建立起来,一般地说,都是由于它和农民群众的对立是比较缓和的,新的朝代的最初的皇帝,有时被称为“真龙天子”,被称为英明的真主。他们所以受到这样的歌颂,主要的原因,自然是由于统治阶级有意要这样自己吹嘘,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地主阶级在旧朝代时候受到了农民暴动的打击,不能不对农民让步,新的朝代的统治者,代表着这些被迫对农民让步了的地主阶级,因此他们就暂时不像旧朝代那样残酷地压迫农民和剥削农民,就要暂时采取一些比较缓和的政策,多少减轻了这些压迫和剥削,也就由此暂时缓和了与农民群众的对立。这样,新的朝代的统治者利用了农民暴动胜利的果实,就能够把统治的地位巩固起来。但是,一个朝代的最初的皇帝统治,虽然一般都能够对农民采取比较缓和的统治政策,以后一代一代传下去,皇帝以及和他一起的统治者的家族扩大起来,统治机构逐渐庞大起来,寄生的剥削集团逐渐加大起来,再加上一般地主阶级剥削和商业高利贷剥削的加强等等,不可避免就要使得统治阶级一代比一代更厉害地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最后就终于使农民无法忍受这种压迫和剥削,不能不起来反对这个朝代的统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封建皇帝朝代的统治,一般的最多不过传到十几代,时间不过延长到两百多年,就会和广大农民群众尖锐地对立起来,就成为势不两立的仇敌,就要展开生死的阶级斗争。这个封建皇朝的统治到了这样的时候,就走到了它的末日了。在这种时候,任何聪明而有才能的帝王将相的个人努力,都是不中用的,都不能挽回这个朝代垮台的命运。例如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就曾经做过相当大的个人努力,来企图挽救他的朝代的灭亡,但是他所代表的整个统治阶级已经成了农民群众的死敌,他个人的行动也只是和人民敌对的行动,因此,它的个人努力,如果说有什么作用的话,也仅只是更进一步地激起农民群众的愤怒,使农民群众对于他的统治更加不能容忍,广大农民群众已不容许他再坐稳皇帝位子,那么,不管他个人怎样积极努力,来避免使自己成为亡国的昏君,但最后还是从皇帝位子上跌下来了。

所以,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历史,归根结底就是中国农民群众斗争的历史,这就证明了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真理。也就是说,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广大劳动群众的活动,而不是英雄伟人个人的愿望的努力。当然,我们说的是劳动群众创造历史,不是说个别劳动者就能创造历史,个别劳动者的行动当然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向。但是,如果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都在同一目标下面行动起来,那就会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而任何人也不可能抗拒这种力量。朝鲜是个很小的国家,但它的人民群众全都起来争取自己民族的独立自由,又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实际援助和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及世界广大人民的正义支持,所以即使在庞大的美帝国主义者面前,它还是得到了胜利。

劳动群众是生产者,因此,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由他们在生产中的情况来决定的。要了解劳动群众的斗争,在某种时期只提出这样的要求,而不提出那样的要求,只产生这样的结果,而不产生那样的结果,那就要研究当时的生产情况,才能得到说明。中国两千多年来多次的农民斗争,只造成了封建统治改朝换代的历史,没有把封建社会根本推翻,用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虽然也多少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并没有引起革命的变化。这是因为中国社会过去一般的生产基础,始终没有超出农民的小生产的水平,而小生产者农民的生产力是和封建的生产关系基本上互相适合的,在分散的小农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可能建立比封建生产关系更高的社会制度。因此,过去中国农民群众的生产情况,就决定了中国过去历史的发展始终采取改朝换代的形式,每一个旧朝代的末期,农民群众起来暴动,而暴动的果实总是被那些建立新朝代的地主阶级所利用,农民暴动的本身,在它给了旧统治者致命的打击之后,自己跟着也就低落或失败了,而暴动的果实就落在新的统治者的手里,或者暴动虽然胜利了,但在胜利以后,它的领袖人物不久又变成地主阶级的代表者,变成新的封建皇朝的统治者。朱元璋建立明朝,就是这样的。但是,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历史,到了现代的中国,就结束了。因为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封建社会,已经逐渐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已经不只是农民群众对地主阶级的斗争,而且有了代表更进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的阶级走上了斗争的历史舞台,主要是有了工人阶级走上历史的舞台。人民群众斗争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打击封建统治,不仅仅是要改朝换代,而是要根本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统治,由人民来做国家的统治者,使中国社会发生一个根本的革命变化。中国人民群众斗争的这个任务,在最近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终于实现了。中国人民,主要是中国工人、农民,现在已经不再是被压迫被统治的阶级,而是成了国家的主人了。所以,现代中国人民群众斗争的历史,和过去农民群众暴动引起改朝换代的历史是根本不同的。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劳动群众始终是历史的决定力量。中国人民今天的胜利,主要是由于广大的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斗争的结果,如果没有千千万万工农群众二十多年来的流血牺牲,要想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是不是可能呢?当然是不可能的。

各位听众!我们在上面讲了很多,已经把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道理说清楚了。但是,现在就可能有人要提出下面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说历史是劳动群众创造的,那么,英雄豪杰、领袖人物,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不是还有一点作用呢?是不是就要否认伟大人物的任何作用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答复是:我们丝毫也不否认伟大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我们指出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真理,并不就等于要否认伟大人物在历史发展上的一定的作用,问题是在于怎样来了解伟大人物的作用。如果用“英雄造时势”的观点来了解伟大人物的作用,把英雄豪杰的个人活动看作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那我们当然要说,这种了解是错误的,是和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真理矛盾的。这种作用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伟大的英雄人物也不能凭着个人的聪明才能任意地创造时势;只有广大的劳动群众才是创造时势的决定力量。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情况,以及由于他们这种地位、情况,所规定的群众的行动和要求,就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趋向,就成为创造时势的最后决定的因素。英雄豪杰、伟大人物的个人活动,决不能任意改变这种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向,因此,“英雄造时势”是唯心论的观点,是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的。那么,究竟伟大人物在人类历史中能起什么作用呢?伟大人物在历史上所能起的作用是这样的:他们能够比较敏锐地看出一定历史时期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所规定的行动要求和任务,能够比较正确比较迅速地估计到当前历史事变的根本趋向,能够理解到如何使历史事变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因此他们就能够在历史上发生积极的作用,能够组织群众进行斗争,促进历史事变的发展。这就是说,伟大人物能够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客观条件所规定的范围内,通过群众的力量去推动时势的发展,但不能凭个人的聪明才力任意地改变时势,他们必须要首先按照历史本身的发展方向去行动,必须首先按照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所规定了的方向去行动,然后才能够反过来对历史的发展起一定的推进作用。这种情形,在历史上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如刘邦、朱元璋、彼得大帝等。但是一个人的行动如果违背着历史发展的方向,违背着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所规定的方向,如果是站在违反历史发展方向的反动派的地位上,不但脱离人民群众,并且成了人民群众的敌人,那么,不管他个人有多大的聪明才能,不管他们暂时在社会上有着多大的权威和地位,不管他个人怎样努力,他不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相反的,历史的前进潮流一定要把他们冲倒,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定会把他打得一败涂地,结果也就证明他绝不是什么英雄豪杰,而只是一个可耻的小丑。这种情形,在历史上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只要举出过去中国历史上被农民群众打倒的皇帝,如明末的崇祯之流,只要举出最近十年来被世界人民打倒的法西斯统治者,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之流,就很够了。

革命的劳动群众,要使自己的斗争活动能够得到胜利,是需要有自己的领袖的。劳动群众所需要的领袖,首先是强有力的集体的领袖,这个集体的领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着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伍,即共产党。过去历史上劳动群众始终不曾有过这样的集体领袖,所以始终没有得到过巩固的胜利。在劳动群众的这样强有力的集体领袖中,包含着许多杰出的领袖人物。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劳动群众之所以需要有自己的领袖,是因为群众自己的领袖,能够指导劳动人民正确地看出自己斗争的方向,能够使他们在斗争中,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在困难危急的情形下,也不致于发生迷惑、混乱,能够掌握正确的斗争的战略和策略,能够跟着客观情况的变化,灵活的进攻或灵活的退守,能够比较顺利的克服困难,能够恰当的掌握一切有利的时机来取得胜利;在劳动人民的斗争行动中,杰出的领袖人物的存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我们可以说,在一定的时候,在一定的情形下面,领袖人物的指导,对于斗争的胜败(不是对于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向)能起决定的作用。例如:中国人民有了毛主席以及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一件事实,对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就有着决定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使中国人民掌握了明确的革命斗争方向和正确的策略,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可能推迟许多年。但是,能够在群众的革命斗争中起着这样重大作用的领袖人物,他们本身也是从群众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他们经常和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长期的和群众在一起进行战斗,在这样的战斗中锻炼出自己的领导能力,并且考验了自己的领导能力,他们的领导是依靠了群众中的骨干人物的集体力量去进行的,通过这样的集体,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情况,才能集中群众的意见,才能正确制定指导群众斗争的政策、方针、办法等等。他们的领导,是集体的领导的集中表现,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正因为这样,他们的领导才是正确的,才能够得到群众的热诚拥护,才能成为群众自己的真正的领导者。这就是说,群众的领袖,也是群众在自己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在群众之外能够强加到群众头上去的。脱离群众的人,无论个人有多大的聪明才能,无论他怎样狂妄地想以群众的领袖自居,在实际上终归不能成为真正革命群众的领袖,个人主义的野心家利用投机取巧的手腕有时也会暂时窃取到领袖的地位,但迟早终归是要垮台的。

不论是讲一般的英雄伟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也好,或者是讲革命的领袖人物在革命群众斗争中的作用也好,归根结底,总是不能违背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真理,也就是说,夸大个人英雄作用、盲目崇拜英雄人物的“英雄造时势”的唯心论观点是错误的。这一个原理,不仅对于英雄伟人、领袖人物可以适用,就是对于任何革命工作者、任何工作干部、任何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也是同样适用的。任何一个革命工作者或工作干部,总是在群众的革命斗争中担负着一些责任,他和他周围的人们中间总有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例如军队里做一个班长,学校里做一个学习小组长,机关里做一个科长、股长,对于班里的士兵,小组里的组员,科里、股里的工作人员,就有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又例如农村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工作人员和农民群众中间,农村党员和非党农民中间,工厂中的党员、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和非党的一般的工人中间,也发生着一定的关系,在这样的一些关系中间,如果要想把关系处理得好,就用得着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论观点,就要反对“英雄造时势”的唯心观点。这就是说,我们的工作干部,以及任何一个革命工作者和先进分子,要想真正在群众中起领导作用,首先就要认识到,要把工作做好,必须依靠集体组织的力量,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脱离了集体,脱离了群众,就会一事无成,不管自己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因此就必须注意不要使自己骄傲起来,把自己当作唯一的创造时势的英雄,不要把工作的成绩,看作是单凭自己个人的聪明才能完成的,看作是个人的功劳,而忘记了这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要认为凡事都可以任凭自己的意思,想怎样办就怎样办,而不把集体组织放在眼里,不把周围群众放在自己的眼睛里,不去注意集体领导的原则,不去考虑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和群众的意见与批评。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如果在处理自己与周围群众的关系和处理工作的时候,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独断独行,想怎样办就怎样办,不注意收集周围群众的意见,有了错误缺点也不接受人们的批评。那么,你就是在实际行动中坚持了“英雄造时势”的唯心论观点,你就是在工作作风上犯了顶坏顶坏的毛病,你就要脱离群众,就要在群众中丧失任何领导的作用和先进的作用,就不可能把工作作好。许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犯的种种毛病,如主观主义,个人主义,违反组织纪律原则以及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毛病等等,其思想根源之一,就是缺乏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论观点,就是在思想上忽视了集体,忽视了群众的力量和作用,而把干部、先进分子个人的力量和个人的想法看作决定一切的东西,就是在实际行动中表现了夸大个人作用的“英雄造时势”的唯心论观点。我们反对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就要在思想上反对这种错误的认识,就要把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观点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这就是说,在工作中一定要坚决遵守集体组织的原则,而不要个人自以为是地独断独行,一定要紧密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为着这个目的,在执行工作任务的时候,一定要首先考虑周围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要在决定工作计划和步骤的时候,使它适合群众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它容易为群众所接受,并容易发动群众的积极性来共同努力完成这个任务。为着这个目的,就要善于和群众商量,要尽量听取群众的各种意见,要听取群众对于各种工作的批评。群众的意见,自然有时也会是错误的,但在群众中间可以听到个人所不知道的种种的实际情况和材料,可以听到各方面不同的意见,并且常常可以听到比个人所能想到的更正确的意见,可以听见真正能揭发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的批评。只有虚心听取群众的各种意见和批评,然后才有可能把这些意见和批评加以比较、分析,集中正确的意见和批评,来帮助改进工作。而为着要能够全面地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批评,正确地分析这些意见和批评,并根据这些分析正确地决定工作方针、计划、办法等等,就必须依靠领导机关的集体的力量,这个领导的集体的成员是和各方面的群众有广泛的密切联系的,通过这样的集体的讨论研究,通过集体领导的方法才能达到正确集中和分析群众的意见和批评的目的。这就是说,首先要善于向群众学习,然后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工作方针和办法,并用它来教育群众,说服群众,提高群众斗争的自觉性,才能使群众在正确思想指导下面进行斗争。有了群众的自觉的斗争,就有了无比强大的力量,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如果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来做工作,那就叫作符合了群众路线,就叫作有了群众观点和群众作风。这是正确的工作路线和正确的工作作风。学习历史唯物论,学习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的一个主要任务,也就是要学会把这种观点变成我们的正确的工作路线和工作作风,就是要克服主观主义、个人主义、英雄崇拜、骄傲自满,把工作的成绩单纯看作个人的功劳等等的错误思想,以及与这些思想联系着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轻视集体、轻视群众、脱离群众等等的坏作风。

关于从猿到人——劳动创造人类的世界这一章,到这里就讲完了。 Kgdj8ECix/zaHGneD29/dcPjJaEdOfMbe+zqTgHh0TW/71KWmRaLWzExvYteFiF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