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学习社会发展史的目的和方法

全国各地的听众们!

今天我准备开始按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会科学讲座的计划,来给大家解释关于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的问题。我所讲的内容,大体上是依照我所写的那一本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来安排的,希望大家在听的时候,把那个提纲拿来参考一下。按照那提纲的目录,我所讲的也分为五个部分,就是:第一章:从猿到人——劳动创造人类的世界;第二章:生产、生产方式、阶级斗争;第三章: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革命;第四章:政治和国家;第五章:社会思想意识。

我打算把每一章都分作三四个小题目来解释,在开始讲第一个题目以前,还须做一个引言,讲一讲学习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的目的和方法。现在我就开始讲引言。

首先要请大家注意,我们把历史唯物论和社会发展历史作为一个题目讲,这就表示了我们学习的目的。有许多人,把历史唯物论和社会发展史看作两种可以完全分开的课程,以为学习社会发展史,只是学习一些人类历史发展的知识,而在学习历史唯物论时,又离开了历史发展的具体知识,单只学习一些抽象的理论,这是错误的。历史唯物论和社会发展史是密切联系着的,学习社会发展史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着要懂得历史唯物论的理论。

什么是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就是研究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的科学理论,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辩证唯物论推广到社会生活、人类历史的研究上的结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政策,例如目前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包含在这总路线总任务中的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对农业和手工业以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等等,都是建立在这些正确的科学的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力量,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就思想方面来说,就是由于掌握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科学理论,把这些理论作为方法,来正确地分析社会的情况,解决革命的问题。不研究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要想深刻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各方面的理论和政策,是不可能的;要想充分正确的执行这些政策,也是不可能的。有许多做革命工作的人,在自己的主观上的确是忠心耿耿要为革命工作,要坚决执行革命的政策。但因为不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懂得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因此,在实际上,他们并不能够真正了解革命的政策,或者了解得不正确、不充分、不深刻。这些人在做工作的时候,即使上级有正确的政策指示,即使他们也自己以为诚心的在执行这些指示,但在工作中仍然往往会犯错误,会发生偏差。这些人做工作,虽然由于上级的政策指示和领导的正确,有时也能把工作做对了,得到了些成绩,但对于为什么做对了,为什么会有成绩,却说不出一个道理来;有时他们又把工作做错了,使人民遭受了损失,但如果问到为什么错,为什么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也说不出一个道理来。甚至于有些人,工作明明做错了,还认为自己在道理上是对的,明明在事实上使革命遭到了损失,还以为自己在思想上得到了胜利。像以上所讲的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带有盲目性的,他们分不清楚什么叫作正确和错误,分不清楚是与非,甚至于把是非颠倒了,因此他们也就不会在工作的成功或失败中找出经验教训,不会总结经验,把好的经验集中起来,作为将来工作的指导方针,把坏的经验加以深刻的分析和认识,以便警戒将来避免重犯错误。这样的人也就不可能使自己在政治上提高,在工作上进步,这些毛病的来源,自然不止一个原因,但不懂得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不懂得把这种理论作为分析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学懂历史唯物论的科学理论,才有可能正确的了解和掌握革命政策,正确的指导革命斗争,才能把革命工作做好。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为什么说历史唯物论有这样重要的意义呢?因为历史唯物论,是研究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只有学懂了历史唯物论,我们才能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革命运动发展的规律,才能够按照这些正确的规律知识来掌握革命政策,指导革命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大家知道,辩证唯物论哲学的最根本的观点之一,就是要承认世界上任何一种现象,任何一种东西,都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各种现象、各种东西的规律,都是客观的、有它的必然性的,是不能够由人的主观意志来随便加以改变的。历史唯物论,也就是要承认,人类的生活、社会的发展、革命的斗争,都各有它的客观的必然的规律性,人类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的各种规律,也是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随便改变的。例如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它们少数统治的资本家要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一定要侵略殖民地半殖民地,一定要挑拨战争,破坏世界和平;我们只有联合苏联、欧洲亚洲各人民民主国家及各国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要求和平的人民的力量,并发动殖民地半殖民地广大人民群众起来斗争,才有可能制止它的侵略,才有可能制止战争,保卫和平。这是帝国主义时代的必然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都不能够随便改变的。如果有人想凭着人的主观意志来改变这规律,如果有人想用更便宜的方法,例如想用良心、正义之类的道理去说服帝国主义者,而不用人民群众的反抗运动去制止帝国主义者的暴行,那他一定要碰钉子,一定要失败的。又例如做革命工作的人,必须要和广大群众密切地联系,才有可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如果脱离群众,一定要走向失败。这是革命斗争的一个极重要的规律,这也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不能改变的,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来做革命工作,在做工作时不是走群众的路线,而是走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路线,那么不管他的主观的想法是如何好,在实际上仍然是要使工作遭受损失的。总之,人类的生活、社会的发展、革命的斗争,都各有它们一定的规律,因此,我们就只有努力去研究这些规律,正确认识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的知识,来指导革命斗争,来从事国家的建设事业,才有可能获得成绩,才有可能得到胜利,否则就一定要碰钉子,一定要遭到失败。革命工作的胜利,就是由于在工作的指导上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革命工作发展的规律;革命工作的失败,就是由于违背了这样的规律。这就是一切革命工作中正确和错误的最根本的标准和最根本的来源。历史唯物论,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革命工作发展的理论,学习历史唯物论,就是为着要使我们在研究社会历史问题和革命斗争问题的时候,能够把这种理论作为我们指导的方法,来分析我们的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来认识周围事变发展的规律,认识各方面的革命工作的规律,使我们有可能来正确地指导工作,正确地规定自己的生活和行动的方针,避免工作中、行动中的盲目性,使我们有可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革命的政策,使我们有可能来分析和总结工作的经验,使我们了解为什么成功和为什么失败,以便将来能够利用成功的经验和避免重复错误。

以上就是我们学习历史唯物论的最主要的目的,这是一个方面。

学习历史唯物论的目的,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反对唯心论思想,就是要反对主观主义。唯心论的思想,不承认世界上一切现象都各有它们自己的必然的规律,或者虽然承认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有规律,却认为这规律来源于上帝,来源于神,来源于“世界精神”等神秘的东西,而不是物质自己本身的发展规律。唯心论的思想认为人的主观意志可以任意支配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周围事变的发展方向。

主观主义,究其实质,就是在实际工作中的唯心论思想,但这种唯心论是不自觉的。有主观主义思想方法的人认为做革命工作,并不需要根据周围事变发展的规律和工作发展的规律来规定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以为只要自己主观上认为对了,以为只要自己的想法在书本上找到一两句话作为根据,或者只要在自己以往的某些个别经验中找到根据,或者只要自以为自己的动机很好,以为只要自己的想法符合了什么道德原则或美妙的理想,那就可以简单地照着这些想法来辩事,不必考虑自己的想法是否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当前事变发展和工作发展的规律。唯心论和个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唯心论的思想既然认为人们可以不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工作,而可以依照自己的主观意志活动,因此就必然要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把历史的发展单纯看作是由某些英雄伟人的个人意志和愿望决定的,从而就忽视了劳动人民群众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这也就必然要发展成盲目崇拜个人英雄的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思想,必然要发展成轻视群众、轻视集体、轻视组织的错误思想,发展成各种各样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总之,历史唯心论是和历史唯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是对于革命工作有绝大的危害性和破坏作用的思想,是产生各种“左”的和右的机会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是个人主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以及各种坏的思想作风的根源,是引导到破坏革命的集体利益,破坏革命的组织纪律,甚至于滋长个人野心的思想根源。唯心论的思想,在旧社会里有着长期的历史根源,因此是有普遍影响的。凡是没有学过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人,或者虽然学过一些而没有认真、确切了解的人,都免不了常常要犯唯心论思想的毛病,不管他自己是否自觉得到,他的工作,他的行动,常常总免不了要多少受到唯心论思想或主观主义思想方法的危害。所以,学习历史唯物论,就要自觉批判唯心论思想,克服主观主义思想方法,就要努力做到经常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历史唯物论的原则,经常使自己的工作、行动不违背周围事变发展的规律和革命工作的规律。使工作、行动避免盲目性,避免错误和损失。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

以下再讲我们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方法,是和学习的目的分不开的。学习历史唯物论,一方面是为着要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革命发展规律的知识,是为着要学会一种正确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周围情况、掌握革命政策和正确地指导工作;另一方面,是要反对唯心论思想或主观主义思想方法,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作风的思想根源。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学习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的时候,首先就要有虚心的态度,就是说,要深刻地认识到,为了把工作搞好,就需要学习,而且需要十分认真地学习,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学习。要认识到唯心论思想或主观主义思想方法,是经常在我们的思想里存在着,经常要影响我们的行动的。不经过认真地经常地努力,要完全克服唯心论思想和主观主义思想方法的毛病,是不可能的,要正确掌握历史唯物论的方法,是不可能的。有很多人缺少这种深刻的认识,把学习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来看待。例如有些做过几年工作的人,就说,“我以前一直没有学理论,也照样能做工作。”也有些过去随便读过几本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的人,就说,“我已经读过些书了,我已经懂得理论了!”这些自满自足的态度,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大的敌人,是极端错误的。有了几年工作经验,并不等于能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来有效地掌握政策,有效地进行工作;读过几年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并不等于真正了解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方法来分析周围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有工作经验是好的,但满足于局部的经验,而忽视理论作用,这是经验主义;读了几本书,而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到处硬搬生套去解决具体问题,这就是教条主义。就这两种思想方法的实质来说,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本来就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论或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和历史唯物论的思想根本相反的。有了自满自足的心情而没有虚心态度的人,要达到学习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学习是一种思想斗争,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思想斗争的过程,是新的思想克服旧的思想的过程,是自我教育和改造思想的过程。学习历史唯物论,就是用科学的历史观点来反对和克服唯心论和主观主义的观点,其中最主要的是用劳动创造人类世界的观点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反对各种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以及各种超阶级的、否认阶级斗争和不重视分析阶级关系的观点,就是要用集体主义的观点来反对个人主义的观点。凡是参加学习的人,都必须注意检查自己的脑子里是否有着某种程度的唯心论的、主观主义的旧观点,一定要用科学的新观点来克服自己脑子里的旧观点,一定要准备进行自我的思想斗争。为着能够有效地进行思想斗争,就必须要使用一个思想斗争的武器,这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拿出勇气,来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要勇于批评别人,也要勇于批评自己。不能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不可能建立新思想,克服旧思想,就不可能达到自我教育和改造思想的目的,就不可能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是各方面的经验证明了的事实。

学习历史唯物论的基本方法,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的方法是一致的。这就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所谓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用毛主席的通俗的解释来说,就是“有的放矢”的方法。这就是说,我们的学习必须经常针对着我们工作中、生活中和思想中存在着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实际。我们不是为学习而学习,不是要单纯地背诵书本,单纯地记住一些理论原则,而是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原则作为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和思想中提出的实际问题。把理论原则作为方法,就是掌握了“矢”,分析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就是对准了“的”。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有目的的来学习,就是“有的放矢”的学习方法。例如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劳动人民群众,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理论原理作为“矢”,来考虑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某些实际问题(也就是“的”),譬如说工业生产中的劳动竞赛问题,我们就要认识到工人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所起的重大作用,劳动竞赛不是少数的领导干部就能够解决的,而是要依靠广大的工人群众,要使得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才能使劳动竞赛成为群众运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样来考虑问题,就把理论原理和一定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就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坚决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反对只钻研理论原理,而不应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那种教条主义的方法。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学习理论和联系实际,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不开的两个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随时注意联系实际,而不是把整个过程机械地分作完全不同的两段,第一个阶段单纯地只学习理论,而不联系任何实际,一定要等到第二个阶段才开始来联系实际。如果有一个学习射箭或打枪的人,他们把自己的学习分为两段,第一阶段只学习射箭或打枪的理论,不从事任何实际射击的练习,只到了第二阶段才来对准靶子射击,我们要怎样批评他呢?我们就要批评他糊涂。因为射箭或打枪的真正的体会,是在实际进行射箭或打枪的时候,才能真正得到的,不练习射击打靶,单只空谈理论,是不能真正领会这理论的意义的。同样,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如果把学习过程机械地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也是不正确的。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不是说把联系实际这个目的摆在远远的将来的前途上,而是要把它作为学习过程中间训练自己掌握正确方法的一个不可分的要素。虽然我们在初学的时候,可以而且应该比较着重于理论的研究,以便我们首先了解理论的实质内容,但决不能因此就做出结论,说我们在初学的时候,就可以丝毫也不必联系实际。应该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任何时候也不容许离开实际的。

什么叫作实际?有些人对于实际和自己的思想问题,有一种狭隘的、错误的了解,以为只有在自己的某一具体工作范围内的日常事务,才算是实际,只有联系到这一个狭隘范围内的日常事务和自己的思想问题,才算是联系实际,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似乎就不能算是实际,超出了这个狭隘范围去应用理论,似乎就是脱离了实际。这种看法是经验主义的错误看法。一个人的具体工作岗位中的日常事务和自己的思想,这自然是一种实际,或实际的一个方面,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但这也仅是实际的一个方面,不能包括全部我们可以联系的实际。实际这个概念,是应该从更广泛一些的范围来看的。凡是对于我们的实际工作以及研究工作有关系的周围事变的情况,以及周围环境中所提出的问题,都可以看作是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是仅仅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个人具体工作范围以内的日常事务和自己的思想,而是要分析有关我们工作的各方面情况,也要解决各方面更多的更重大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需要了解国内国外当前的形势,需要了解我国革命运动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发展情况,首先需要了解目前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以及各项具体政策,需要正确地懂得过去和现在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工作的经验,生产发展和科学研究的经验,需要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和经验,我们也需要了解群众的思想意识的发展情况以及个人的思想情况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接触到的实际,这里面包含着许多我们所关切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分析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问题。我们说到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从理论学习中找到方法,来分析研究这些周围的情况,来解决我们所需要解决的各方面的问题。如果不是这样做,如果不把自己的眼界放宽一些,而把自己的思想完全限制在日常事务的狭小范围以内,甚至于纠缠在个人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面,以为这就算是联系了实际,以为这就够了,那就是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庸俗化了,那就是仍然跳不出经验主义的狭隘圈子,是不对的。虽然我们并不是说,日常事务以及个人生活问题一点也值不得注意,不是说完全不应该注意和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

我们说实际这个概念所包括的范围相当广大,这自然并不是说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一下子就把一切问题从天下大事到身边琐事,统通都拿来解决,这当然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说,不能把所要联系的对象仅仅限制在一个小的圈子里面,这决不等于说,在学习的时候不需要有中心,不需要按照时间、环境以及参加学习的人们所处的具体条件,选择某些问题作为重点,用主要的力量来加以解决。相反的,只有善于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应该联系的重要问题,我们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一定的效果。例如,当我们学习劳动创造人类社会和劳动群众创造历史这些章节的时候,对于有些工作岗位上的人来说,就可以着重联系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坏作风和在工作中建立群众路线作风的问题;对于另外的一些人来说,就可以着重联系反对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坏思想,和树立劳动观点、群众观点的问题,以及反对英雄造时势的思想,反对个人英雄崇拜的思想和树立集体主义思想的问题;对于许多关心世界大事的人来说,就可以着重联系世界劳动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保卫世界和平运动中的决定作用的问题。如果不是这样分别地选择适当的重点问题,例如如果对于某些知识分子,不着重提出反对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反对英雄造时势的思想来分析批判,那就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他们中间存在着的主要的实际问题。我们所要选择来加以联系的实际问题,必须是参加学习的人们中间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乱拉一些不相干的问题来研究,这就等于学射击的人乱放空枪,浪费子弹一样。这就会浪费学习的精力,这不能算是真正“有的放矢”的学习方法;这样来学习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学习中间,必须要善于正确地按具体情况提出问题,特别要善于提出当前学习情况下有重要关键性的问题,这是任何一个地方负责组织和领导学习的人必须要注意的。

关于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就讲到这里。 leYOUHCQamg9Vd9jMtydZlDOOleYpmIY5gb/Uqk5E0Gf/uvztNbDuuX0sMqUifC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