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至于摹写须眉,点染景物,乃兼画苑矣。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用笔行文,又左、国、太史公也。于以警世易俗,赞圣道而辅王化,最近且切。今之乐,犹古之乐,岂不信哉?
《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盖予未仕时,山居多暇,博探遗闻,入之声律,一句一字,抉心呕成,今携游长安,借读者虽多,竟无一句一字着眼看毕之人。每抚胸浩叹,几欲付之一火,转思天下大矣,后世远矣,特识焦桐者,岂无中郎乎?予姑俟之。
康熙己卯三月云亭山人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