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千年古城 人文南头

南头街道

南头街道位置示意图

一座古城,见证了深圳城市历史的沧海桑田

南头古城,伴随着城市发展进程一路走来,经历近1700年的风雨洗礼,巍然屹立。古城的前世今生,犹如一本无字史书,蕴含着浓浓的城市记忆,续写着历史的璀璨荣光。

这座古城,历史文化悠久深厚。 自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设置东官郡起,南头古城就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历史上的南头古城,枕山面海、因盐而兴。早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南头便是南海郡番禺县的辖地。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在南头设汉代盐官,属南海郡番禺县。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设立的东官郡属于县治建制,东官郡治和宝安县治均设在今南头,从此南头由岭南盐场中心转为行政中心。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广州左卫千户崔皓在原东官郡治、宝安县治旧址修建东莞守御千户所城;明万历元年(1573年),设置新安县,管辖今深圳及香港地区,“新安故城”别称由此而来。南头古城北高南低,易守难攻,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著名的反对殖民侵略的战争。清咸丰八年(1858年)8月3日,英军在南头登岸,入侵南头城。十日傍晚,英军又派军舰3艘、大火轮4艘、浅水火轮8艘和舢板40多只,再犯南头城,新安知县王寿仁率兵驻防南头半岛一带。翌日9时许,3000多名英军在大炮和火枪掩护下登陆攻城,一路烧杀抢掠,毁坏县衙和民房。王寿仁率领将士及乡勇奋力还击,最终英军被迫乘船退逃。这就是著名的“南头城保卫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南头古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留下了特有的岭南建筑风情。走近南头古城,南城门上方匾额上的“岭南重镇”四字韵味十足,城洞上还刻有小篆字体的“宁南”二字,意为保南方一片安宁。城内曾有县前街、显宁街等9条街,俗称“九街”,现存有中山东街、西街、南街、朝阳街、兴明街、春景街、梧桐街、文化街8条街,还有新安县衙、东莞会馆、关帝庙、信国公文氏祠等18处人文历史景观,厚重的历史韵味形成了古城的独特魅力。

这座古城,红色基因接续传承。 作为深圳市“四史” 学习教育实践基地之一,南头古城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24年下半年,受中共广东区委委派,中共党员黄学增、龙乃武和何友逖,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宝安县,开展农民运动和建党工作。1925年7月,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宝安县最早的党支部——中共宝安县支部成立,由黄学增、龙乃武和郑奭南三人组成支委会,首任书记为黄学增。1926年3月,建立中共宝安县党部,县党部就设在南头关口郑氏宗祠。随着支部的成立,党组织逐渐壮大,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条件。解放前的深圳,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1945年8月,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9日,东江纵队干部潘应宁、郑珠明、庄澎和投降的欧通译等7人,率武装民兵到南头受降。途中遇到日军反抗,双方对峙几个小时后,日军请求谈判。翌日上午11时,潘应宁等人至南头城一茶楼与日军谈判受降事宜,日军600多支枪全部缴给东江纵队,驻蛇口日军曹长伊藤率6名士兵投降。1949年8月解放战争后期,驻守宝安县的国民党军纷纷逃往沿海大铲、内伶仃诸岛,南头、西乡一带只剩下国民党宝安警察总队、保安二营和沙井地方联防队300多人。10月16日,时任县委书记、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一支队三团政治处主任黄永光等率领部队挺进南头城,尚未逃跑的国民党宝安县政府党政军警人员200多人缴械投降,中共宝安县委和宝安县人民政府在南头古城竖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这座古城,古迹旧韵焕发新生。 1953年,宝安县治迁往深圳镇,随着县治的迁移,南头古城走过了由盛到强、由弱到旺、由旧到兴的发展历程。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南头古城虽然逐渐被现代楼宇环绕,却依旧在城中村的怀抱中保持着它的宁静与神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文物保护的认知,为古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2019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南头古城踏上了改造焕新之路。近年来,古城街区面貌焕然一新,“修旧如旧”保留了“一横六纵”的棋盘式空间格局,一大批文创企业、宝藏小店、匠人名家纷纷涌入,成千上万市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如今的古城,融合文化展览、创意办公等多元业态,定期举办“同源节”“艺穗节”“时尚秀”“音乐生活节”等文化活动,以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古城对话会”等文化交流盛事,年接待游客高达1000万人次。漫步在南头古城,古色古香的岭南建筑、五彩斑斓的手工艺品、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活力四射的黑科技,一一映入眼帘,让人感受伸手可触的千古韵味,感悟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改造焕新后的南头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其开放式的格局、家庭式的布置、综合式的服务,成为游客和商户的温馨家园,各类活动层出不穷,有的市民、商家到共享直播间进行公益直播,有的居民群众到邻里休闲区“围炉煮茶”,这里每天人气满满,每月人流量达2万余人次,被亲切地称为“家里的客厅”。改造后的南头古城,白天如同一幅细腻的工笔画,光影交错,游人如织,穿梭于历史的缝隙中,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与现代的活力;夜晚更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璀璨星河,灯火通明,既静谧又浪漫,绽放出迷人的魅力。近年来,南头古城荣获深圳市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38项国内外荣誉,成为时光焕新、古韵今辉的典范。

南头古城

南头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四个印记,铭刻着南头发展的岁月华章

走进南头,透过每一处风景,都能感受到深圳在改革开放中绘就的动人画卷。从南头关的繁华过往到中山公园的静谧纪念,从南山博物馆的文物诉说到南头中学的书香传承,每一处都是历史的见证。走在南头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触摸到岁月雕刻的痕迹,聆听到那些愈发鲜明的历史回响。

“南头关”书写了深圳开放的历史进程。 南头关,这座见证了中国经济特区开放历史的关口,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望者,静静地记录着深圳的辉煌与变迁。对深圳来说,“二线关” 是深圳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是深圳首批建设的关口之一。1982年6月,南头、白芒等6个进出经济特区的公路道口检查站开始动工兴建,1983年南头等4个公路道口检查站临时启用,南头关主要负责管理从广州、东莞、粤西方向过来的人流,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来深者的青春岁月。这是“二线关”人流量较大的关口之一,主要负责查验经107国道进关的人员、车辆,验证大厅有验证通道12条、车检通道12条、出口通道12条,在2002年南头关人流量已达到35万人次。“老深圳人”经常这样说,跨过了南头关才算到了经济特区,大多深圳人都从南头关走过。这是进入南山的主要通道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2015年6月,深圳市拆除南头关检查通道设施,2018年1月,运行了30多年的“二线关”完成了使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只能从“南头关旧址”铜牌上找到历史印记。曾经有市民这样感慨,“南头关就好像我的孩子一样,难以割舍,值得每一个深圳人铭记”。改造后的南头关,新建的人行天桥古色古香,广深线在此散开,深南大道、北环大道也在此分道交错,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南头关旧址”铜牌

中山公园诉说着革命先烈的英雄史诗。 中山公园始建于1925年,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市民游客。这里,是古韵悠长的纪念胜地。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时任宝安县县长、香港绅士胡钰先生为纪念孙中山而筹建中山公园。园内的孙中山石雕头像是标志性景点之一;园内的南头城北城墙遗址,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全长646米,属于深圳市政府第一批重点文物;在聚英草坪处,还有众多雕塑界名家制作的历史名人雕像群。这些古老的遗迹,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如同历史的书签,标记着深圳从古至今的跨越。这里,是红色精神的传承之地。中山公园以其红色公园的身份,铭记着中国革命的辉煌篇章。园内矗立的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是由原“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与“征粮纪念碑”两碑合建而来。原“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309团为纪念解放内伶仃岛牺牲的16名烈士,于1950年5月在南头校场建立的;原“征粮纪念碑”是由原宝安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在西乡甲岸村牺牲的6位征粮队烈士,于1950年4月在南头圩门建立的。1980年8月这两碑搬迁重建,统一命名为“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承载着对牺牲烈士的深切缅怀和永恒敬意。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中山公园不仅是一个公园,更是一个文化教育的殿堂,也是市民游客了解深圳历史和文化的窗口。人们从公园走过,经常会看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到这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各年龄段的学生在纪念碑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鲜花飘香、绿草如茵、古木参天的中山公园,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体会到革命的激情和文化的深度。

中山公园

南山博物馆讲述着古往今来的传奇故事。 在南头,伫立着一座博物馆,如同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轻轻推开,轻吟着岁月深处的温柔回响。南山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6000平方米,它不仅是深圳地区的文化巨舰,也是国内区县级博物馆中的佼佼者,更是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的璀璨明珠。在南山博物馆,不仅能读懂南山,更能读懂世界。馆内,古代南山的神秘面纱、近代南山的风云变幻、南山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都在一件件珍贵的档案文献、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中被细腻地描绘。“归来·丝路瓷典”“三国志文化展”“晋国六百年——山西文物精华展”“‘叙’写传奇——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走进它山——张仃艺术大展”等国内外文物类展览、近当代艺术展览频频“出圈”,每次展览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都能触摸世界各地闪耀着人类文明光芒的瑰宝。南山博物馆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东方与世界。每一个脚步都是一次历史的探寻,每一次凝视都是一次文明的对话,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文化的星辰熠熠生辉。打榜、获奖不断的南山博物馆,凭实力走红。2021年入围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参观量年度百强,正日益成为当红明星般的流量担当。

南山博物馆

南头中学记录了百年老校的峥嵘岁月。 在南头,坐落着20所中小学校,南头中学作为深圳市历史悠久的学校之一,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头中学前身为凤冈书院,始建于1801年。历经多次更名、扩建,1958年改名为南头中学,校名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刻有凤冈书院名字的旧石匾,现置于学校的门庭中央。两棵屹立于校园内的百年木棉树,是百年校史的生动见证,不少深圳家庭一家几代人都是南头中学的校友。“傍百年树,读万卷书”,很多老校友回到母校,都以这两棵木棉树为坐标,寻找沉淀在记忆深处的岁月。“凤冈书香今犹在,百年木棉别样红。”如今的南头中学,桃李天下、学子四海,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精神的家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懈的教育追求,培育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满街烟火,勾勒出辖区居民的幸福生活

在南头,居民群众的欢声笑语与社区生活的五彩斑斓共存,市井美食的香气与邻里街坊的温馨互动交织,共同编织出一幅充满烟火气和幸福感的美好生活图景。在这里,每一步都是诗、每一角都是画、每一瞬都是幸福的交响。

南头中学

文旅IP活力绽放。 繁花似锦处,南头绘梦时。在这片土地上,自然美景与文化底蕴交相辉映,“花的海洋”带动消费,“园的精致”增添绿意,“城的文脉”传承延续。荷兰花卉小镇、中山公园、南头古城如同三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自然的韵律、街区的繁华与人文的深度。作为南山区历年迎春花市的主会场之一,荷兰花卉小镇是深圳花卉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市民游客徜徉在繁花绽放的世界里,遇见惊喜、邂逅美好。2024年春节、中秋节,“一花”“一园”“一城”三地联动,热闹非凡,为市民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春节期间,“城南花开”系列文化活动首次在三地联袂举行,开幕首日人流量达18万人次。中秋期间,“花好月圆”系列文化活动隆重推出,中国花游史上摘得奥运首金的南山姐妹花王柳懿、王芊懿专程参加开幕仪式,与市民游客互动,共襄盛举。“城南花开”“花好月圆”文化品牌活动,每一场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赞颂,每一次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演绎,文旅之光照亮了南头的每个角落,奏响了居民心中的幸福乐章。

社区生活五彩斑斓。 南头的大街小巷,隐藏着市民最朴素、最简单的幸福味。众多社区党员、居民群众自发组建了各类社团、社会自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这里,人文荟萃、热力四射,在不到0.5平方千米范围内容纳了南山博物馆、南山图书馆、南山文体中心、南山文化馆等集中连片的公共文化设施,辖区还有1处省级、1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构建了南头的公共文化空间。这里,雅致惬意、多姿多彩,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堤岸拂绿的双界河,在小区各类共享空间,居民群众用舞蹈、合唱、书法、武术等多种娱乐形式,给都市的繁忙生活增添了多姿多彩的韵味。在安乐社区,每年端午节都会举办龙舟赛,弘扬龙舟精神、传承龙舟文化。在星海名城社区,居民自发创作的社区之歌《星海之歌》广为流传,处处呈现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浓厚氛围。在同乐社区,居民将荒地变废为宝,改造为“开心农场”,每年举办一次“居民丰收节”,成为社区居民轮候种植、邻里情感交流的“和谐乐园”。辖区还设有新就业群体专属的“骑手门诊”“骑手学校”,让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和服务,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归属。

荷兰花卉小镇

元宵灯会

市井气息浓厚芬芳。 袅袅烟火气,浓浓人间味。辖区内有南头美食一条街、1956文化创意美食区、南头古城岭南特色美食圈。市民游客来到南头,就能品尝到各种美食佳肴。作为深圳老字号美食聚集地,南头美食一条街是众多年轻人和家庭聚餐的理想选择。周边上班族日常的同事聚会、周末的朋友交流、家庭的亲人团聚大都选择于此。“到南头街吃烧烤”“去南头街尝尝鲜”成为许多年轻人下班后和接待外来亲友的时尚选择。这里留下了很多南山人的青春记忆,蕴藏着很多令人垂涎欲滴的南头美食,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慕名“打卡”。每当夜幕降临,街巷热闹非凡,人流如织,各式餐馆持续火爆,各种佳肴精彩“出圈”。在南头古城,现有香港“麦奀记忠记”“澳门薈真集GATHERING”“余庆池非遗传统丝袜奶茶”等60余家老字号美食店,也有“集福咖啡”“南头食间”“桃喜小馆”这样的网红店,让市民游客在享用色泽诱人的美食时,领略丰富多彩、璀璨美味的饮食文化。在“邓家传文糕点”店,一块块文糕每一丝纹理都清晰可见,松软得仿佛云朵一般,新鲜出炉时热气腾腾,带着淡淡的米香,那香气如同无形的丝线,轻轻缠绕着过往行人的心。在“九街糖水”店,一碗碗糖水摆在桌上,宛如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轻轻舀一勺送入口中,香甜瞬间在舌尖绽放,恰似小时候在妈妈怀里撒娇时尝到的甜蜜,又似在午后阳光中回忆起童年趣事般的温暖,熟悉的味道让食客们回味无穷。南头的美食,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深深的情感寄托。

南山图书馆

南山文化馆

南山文体中心

一步千年,追寻城市记忆。风华正茂,谱写时代新篇。南头,一个让历史与现代对话、传统与创新共舞的地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生态与产业比翼齐飞。在这里,你可以体验那时光绽放的瞬间,感受那岁月静好的温柔,让心灵在历史长河中徜徉,让想象在现代天空中翱翔。南头,正以其独有的风采,谱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九街糖水 4n2Nec0b4XQOyiBG8ETwfY0M89P+1XsXzuH9UXW1ZwgNnOj5fEZxqZvrlZnImfj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