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英是当代韩国最具代表性的科幻作家之一,曾三度荣获韩国科幻小说奖。2013年,她担任科幻电影《雪国列车》剧本顾问。2021年,她的作品被翻译为英语,并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其作品寓意深远,文字柔韧,影响了目前活跃在韩国文坛的诸多科幻小说家。
本次撷其短篇集《何其相似》中的《红头巾女士》一文亮相。作品篇幅虽短,却“强大而优雅”。
顾客刚进门,超市里便是一片阴森森的寂静。
一同推门进来的男子无意间将视线投向顾客,惊讶得跌坐在地。堆放在门口的购物篮哗啦啦倒塌了。正在往包装肉上贴条形码的店员、往纸箱里放听装啤酒的客人、从货架上取卫生纸的店员,全都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寂静之中,卫生纸啪地砸中了店员的脑袋。
那是位二十岁出头的女士。
她戴着红色格子头巾,身穿胸前缀有大蝴蝶结的红色连衣裙,脚下是红色的皮鞋,双手紧握着像菜篮子似的布袋。妆化得太浓了,脸色显得苍白。女士明显很紧张。她咽了口唾沫,迈着僵硬的脚步,躲开周围的视线走进了超市。
那个跌跤推倒购物篮的男人说着“那……那个……那个……那个人……”,同时环顾四周,寻找同样受到惊吓的人。
随后进来的人拍了拍他的后背,责怪道:“别再看了,很不礼貌。”
女士蹲下挑选蛋黄酱的时候,众人的视线纷纷追了过去。柜台后面有人举起了智能手机,旁边立刻有人用眼神示意他放下来。两个看着上了年纪的男人干咳一声,迟疑着走上前去。
“小姐,你住在哪里?”
女士只是盯着蛋黄酱的商标。她在假装仔细观察成分,却没有阅读的迹象。浓妆艳抹的脸上毫无血色,看起来很苍白。
“那个,我们不是坏人。嗯,我们在这前面开店,叫‘新鲜商会’,卖有机水果。”
站在前面的男人递去居民身份证,仿佛那是国家认证书,后面的男人也跟着尴尬地掏了出来,同时抿着嘴笑了。
“逛完超市就回家吗?要不到我们店里喝杯柚子茶吧?我可以提供服务……”
“大叔,放过人家吧。”男人身后响起了少年们异口同声的话语。三个身穿中学校服的孩子以手叉腰,说道,“她就是来买东西,买完东西就让人家回家吧。”
“人家可不是来喝柚子茶的。”
“没错。她不是来喝柚子茶的。”
学生们像是在齐声背诵学校老师教过的话。
“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新鲜商会的老板气呼呼地站了起来。
这时,店员压低帽子走了过来,“对不起。您跟这位认识吗?”
“虽然不认识,不过人与人之间交谈几句可能就认识了……”
“还是算了吧。请不要跟陌生顾客搭讪。这位顾客,请继续购物,有事可以叫我。”
“喂,你是不是把我当成猥亵犯了。我们只是好心……”
女士在收银台前排队的时候,其他客人都默不作声。只是不知为何,旁边的收银台空荡荡的,唯独女士这边排起了长队。女士从购物篮里拿出袋装豆芽,之前往上面印条形码的店员忍不住开口说道:“嗯,虽然这话不该说,不过我工作了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看见女客人。”
女士默默地拿出洋葱,快步走过收银台,把结过账的东西装进了布袋。
“不,好像见过一次。当时她坐一辆黑色面包车,买完烟就出去了,还有四个大块头的男人跟在身边。女人独自出来买东西很少见。不,她们通常不上街。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街上有女人才热闹啊。”
“快点儿扫吧。”
女士话音未落,店员灿烂地笑了,“您的声音真好听。”
“您不该说这种话。”
“请别误会。我是真心话。看来平时没听别人说过您声音好听吧。”
“店员先生。”等在后面的老爷爷批评店员说,“这位女士说得对。别说那种话了。女士买完东西就走。快让人家走吧。”
店员沉着脸把洋葱放进布袋,又补充说:“我真的是称赞,没有恶意。”
女士双手握紧布袋,走出了超市。
超市前面已经围满了人群,清一色都是男人。有人拿着智能手机拍照,有人制止,到处争执不断。
“不能拍照。”“留个纪念呗。”“学校怎么教的?太没礼貌了。”
这期间不断响起咔嚓咔嚓的声音。
矗立在眼前的高楼上是全息投影广告牌,上面站着半裸的性感女模特,露出半个屁股。旁边手机卖场的入口处,女性人体模型重复着“欢迎光临”的机械音,时而弯腰,时而直立。尽管每块招牌和广告牌上都印着女模特的照片,但逛店的和徘徊在街头的都是男人。
满载男人的公交车扬起尘土,飞驰而过。车身贴着“免费提供女性假体”的广告。公交车站里“按照天生的性别去生活”的公益广告格外引人注目。
女士低着头,迈开脚步。
一辆黄色出租车停在女士身旁,按响了喇叭。出租车司机往窗外探出头来,大声喊道:“小姐,请上车。我送你!”
后面的轿车放慢速度,贴在出租车旁边。轿车司机放下车窗,把电话放在耳朵边,冲女士做手势让她离开。他的眼神在说,如果察觉到异常,他会报警。
“我是好人!这里还有身份证。你也可以打电话到公司确认!看见行车记录仪了吧?我做什么都会保存进行车记录仪!别担心,上车吧!不会让你付钱!你不能自己乱跑!”
司机还没说完,后面的车就按起了喇叭。车主探出头来,大声喊道:“喂,赶快让姑娘走!别耍花招!”
“我真的只是觉得她这样很危险,才这么说的!快上车!”
女士停下了脚步,东张西望。地铁入口处摆放着鲜花和蜡烛,贴满了便利贴。每张便利贴上都写满了控诉。
“现在女人真宝贵啊。”“女人本来就少,竟然还杀。”
无论是在餐厅吃饭的,还是在咖啡馆喝咖啡的,全都贴在窗前或者走出门外。也有人躲进胡同,尾随在后。
女士下定决心,跳上了车。
“多危险啊。你穿成这样到处乱跑,到底是怎么想的?”
司机调整后视镜,确认乘客是否坐好,然后长长地吁了口气。女士的双手因为紧握布袋而变得苍白,身体紧贴着车门。
“看见身份证了吧?可以给公司打电话确认。给。”
司机拍了拍贴在旁边的司机资格证,递过电话,不过女士没接。
“我送你回家。告诉我地址……不用,告诉我附近小区的名字就行。你可以从那里步行回家。我不是打听你的住址。”
刚才在后面鸣笛的轿车紧贴在旁边,车里传来喊声。
司机放下车窗,也大声喊道:“这是乘客,她是乘客!我要送她回家!走你自己的路,不要再追了!”
司机开着车窗,嘻嘻地笑了,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你真的是女人吗?不会是男扮女装吧……没什么,我就是……”司机挠了挠脸颊,说道,“现在没有人想成为女人。”
“没错,是女人。”
“等等,你是真的女人,而不是套上了女人的身体?你生来就是女人吗?”
“是的。”
“看来我这辈子的好运今天都用完了。”
司机好像很高兴,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打开了收音机。收音机里在播放新闻。某大学女生抗议,请求不要撤销校园内的女卫生间。
校园里本来就只有一个卫生间,我整天不敢喝水,一直忍到回家。生理期都不能上学。这是人权问题。
那就当男人嘛。有人反驳道, 我原来也是女人。你以为我愿意当男人吗?你为什么只想着自己?凭什么学校要为一个人牺牲?
“三星制造合成身体出售的时候,恐怕也想不到会这样吧。”司机转过身去说道,“公司认为女性身体会畅销,还做了很多丰满女体的广告。不料大家却只买男性身体。高档产品也好,便宜货也好,只要是男人,很快就能卖光。等到觉得哪儿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女士的视线投向马路,眼前闪过写着“各位女性,按照天生的性别去生活”的横幅。“国家需要女性”的横幅也不断涌现。一个男人脖子上挂着木牌,举着十字架走来走去。木牌上乱七八糟地写着“将数据储存于服务器违反神的伦理”。
一群戴着白口罩的男人走在人行道上。每个牌子上都写着“禁止出售合成身体”“我们需要女人”等字句。
“也是啊,经济本来就不景气嘛。准备就业的女性纷纷换上了男性的身体。真是的,做男人也不容易的。在这之前,上面早就应该采取措施了,但是我敢打赌,高层当中根本没人知道合成身体是什么,更不知道什么是将人格数据储存于服务器,再转移到新的身体。等到他们敷衍了事去阻止的时候,性别比例早就彻底崩溃了。”
需要多些妇产科,还有产后调理院。幼儿园还是远远不够。一家妇产科都没有的地区越来越多。本来女人就少,还有因为生孩子而死的。
收音机里的声讨还在继续。
但是,没有女人的地区同样很多。妇产科和医生都吃不上饭。
“结婚了吗?想结吗?”
“不知道。”
“要是不结婚的话,为什么当女人呢?”司机不解地问道。
良久之后,女士终于回答说:“因为我是女人。”
“你确定吗?身体这东西,只要换穿就行了。说不定我也是女人呢。也许是爸爸考虑到好就业,在小时候给换了。谁知道呢?”
服装店里展示的都是男装。鞋子和内衣也是男人的。想买卫生巾,必须去大城市。女性用品公司都销声匿迹了。女孩子的玩偶和玩具也不再有了。综艺节目和脱口秀上也没有了女性的身影。偶尔会有玩偶似的漂亮女人面带微笑坐在角落。银幕上只有男人。导演和编剧,作曲家、画家和作家早就改成男人的名字,换上男人的身体。
“很多人都说需要更多针对女性的设施和政策。学校也应该有育儿室、母乳室和卫生巾自动售货机。这可能吗?搞政治的都是男人,绝大多数拥有投票权的也是男人。是啊,女人多了,男人也高兴,可是人嘛,本来就是目光短浅。好不容易换上了男人的身体,谁又喜欢在女人身上花钱呢。很多人都说,再过几年这个国家就要消失了。”
学校里也没有女人。教授也好,学生也好,都是男人。考生在升学考试季都变身成为男人,想当教授的人也变身成为男人。公司里也没有女人。每到协商年薪或整顿解雇的季节,原来苦苦坚持的职员们都会纷纷变成男人。穷人为了打零工,借钱也要当男人;富家子弟要继承土地或公司,也要变身为男人。
“说真的,做女人挺好的吧?很受欢迎,又引人注目。这条街上的男人们都只看你。”
“我要下车了。”女士板着脸说道。
司机有些慌张,连忙在路边停下了车。“喂,小姐。我的话可能让你有点儿不愉快,不过我送你真的是出于好心。”
女士什么也没说。
“那个,你不是独身主义吧?你会结婚的,对吧?还应该生孩子,为了国家。不对,跟国家没关系。反正是要生孩子。你是这样想的吧?”
女士匆匆下车。
“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你在说我。”
听了女士的话,司机闭上了嘴。
“如果你想唠叨,那就干脆说你自己。如果你想谈论我,那就提问题,然后听我说话。”
“不可以和人说话吗?我又不是要害你。那你为什么要上街?为什么要穿那样的衣服?”
女士压低头巾,走进了胡同。
走进阒寂无声的胡同,终于恢复了平静。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不安。女士掖好头巾,抱着晚饭用的食材。天气更冷了,她不停地往手上哈气。
女士不希望自己引人注目。她也不希望被人无视或抹掉。她想要的是自然而然。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做什么,都能自然而然。她希望自己不论掺入什么风景,都不显得特殊。她希望自己像那些漫不经心地走在街上的人们,自然而然。
这有可能吗?会有那样的日子吗?
女士在示威。度过平凡一天的示威。
走路,购物,逛街,乘车,买菜。过日常生活的示威。
看见一个人这样走在街头,也许会多一个人鼓起勇气。也许明天会有两个人。也许后天会有十个人。躲在家里的女人们一个个走出来,彼此看见,或许就能得到安慰。如果街上到处都是女人,我就会变得自然了。那时我走在街上,不会有人跟我搭讪,不会有人问东问西,也不会有人让我做什么。
女士打算明天继续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