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9章初涉修真

虽然还没有具体的事件,即便还全是臆测与猜想,可毕竟是性命攸关,一步踏错,便有可能万劫不复。

所以而今敌强己弱,差距之大,犹如乘云行泥,若想自保,那便只能尽量争取每一分优势,竭力转动每一根撬杆,借以削敌强己。

不知李部在干什么,也不知他到底想要怎么干,但他却必然是在观察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就凭此时此刻,背后眺来的这道视线,自己就绝不能放松一丁点的警惕!

……

云山一路行来,都是步履轻盈,隐隐如跃,手足之间,更是散发着时有时无的孩童之稚气,而其面上,亦是萦绕着若存若亡的由衷之喜意,远远一看,就好似一位难得进城一次的村野少年,正逛着集市,游着庙会。明明心荡神驰,却想要压抑雀跃,更想要伪装成熟,不想表现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的模样,乃至于惹人鄙薄,招来蔑视。

然而实际上——

其内心深处,他却又一直是在与本心相抗,极力地避免着思及此事,生怕内忧显出外相,也生怕露出一丝不谐,以致于被其察觉,引火烧身。

只是越是想不去想,思绪却偏要往那处弯折。

可是囿于倒悬之患,他却又不得不拼命遏止。

如此反复,如此纠结,便若车马陷在了泥潭之中,也似冬泳之人半途发生了痉挛,进退维谷,步履维艰。

直到片刻之后,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并轻快地阖上了门窗,他才突然软了下来——伴着乍起的泥尘灰浪,又应着“啪”的一声闷响,就陡然瘫坐到了地上。

自从他懂事以来,便在爹娘的严格教诲之中成长,因而对于身边的一切,始终都心怀戒备,心存犹疑,慎慎然如履薄冰,兢兢然如临深渊。

大燕朝堂之上的气象,龙化虎变,黄尘清水,而蔓延扩展到外界之后,他的一言半语之错,点滴无心之失,都可能埋下厄种,为云家招来滔天大祸。所以也因此,他必须随时观察,常常分辨,己身之外的所有变化,即便它再如何细微,再如何隐匿。

人的面部表情、人的细节动作、人的言辞音调……

久而久之,他便也就被爹娘训练出了远超同龄人的心智与城府,但却也因此,早已就丢失了所谓的稚气童心,所以想要重新挖掘出这些,近乎是已丧失殆尽的特性气质,用来降低李部的警惕性,委实是不轻松,大有攀藤附葛之感。

也幸亏是预备得足够早,这些东西,都有伏笔在前,此时此境,倒也并不显得十分突兀,想来也不至于令人生疑。

李部说过,练气后期只有灵识,没有神识,所以他一旦进入了房间之中,凭借西山群院的隔念静音法阵,八成就已逃出了他的视线范围。

而在这种常识性的东西之上,他应当不至于虚言相欺。

骗人便应该九真一假才是!

只有在最致命的地方是假的,才能保证最大的欺骗性与成功率,否则极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

在地上坐了将近有一炷香的光景,云山才渐渐整理好了那些纷念与乱绪。

随后,一手攥着怀中布,一手撑着地上土,双脚一绷,他便即时立了起来,而后风声一起,眨眼功夫,他便盘坐在了床头。

背靠墙壁,便似是心生了依托,袍鼓之风拂面而息的刹那,他脸上残存的最后一丝忐忑与畏葸,便也就被吹散了去。

将怀中鼓鼓囊囊的一应物事,一一拿了出来,又依次摆在膝前,打量了半晌,他便又抚平了波动再起的心境,而后略经思量,便也有了定计。

倒出一粒辟谷丹后,观详了一眼,他便张口吞了下去,其后待得腹中生出了些许饱意,他这才又是唇角一挑,欢欣一笑地,翻开了那本,厚度足有半尺之巨的《修真初观》,津津有味地观阅了起来。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阅读的深入,他面上的神情,眨眼便就又翻覆无常了起来:

忽而心潮澎湃状,忽而恍然大悟状,忽而喜笑颜开状,又忽而瞠目结舌状,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便像是一个优伶,接连演了千百场戏,一场舞摆全了身姿千妍,一首曲也唱尽了浮生百态。

原来灵根分为一至九等,以及远在其上的「纯灵之体」,还有古今罕有的「天粹灵根」,皆按照未修行之时,灵络气府的开启程度而定。而灵根的等阶,更几乎是九成九地,决定了一位修士,终其一生所能达到的最终成就。

……

原来修士能御使这么多的神奇宝物,以行搬山倒海之事,以展毁天灭地之威:法器,灵器,法宝,灵宝,灵符……

……

原来这就是大通言,盛行于整个长青修界。而白龙谷由于地处大燕、东轩、奚平三国之间的交界之处,故而谷中之人,还几乎全会魏语,与此域凡人基本无异。

……

困了就呼呼大睡二三时辰,饿了就吞上一粒辟谷丹,渴了就去外面饭堂寻些水喝,日夜不辍,乌飞兔走,光阴便飞快地流逝了起来。

乃至于直至十一日之后,他才终于是合上了一本厚厚的《修真初观》。

除了涉及大通言的那一部分,只粗略看了一遍以外,其他的物事,他全都仔仔细细地记了一遍。虽是全神贯注,不遗余力,不过仅仅一次,恐怕也记不得多少时日,还得常常温习才行。而那门大通言,若想尽数习会,则是非得耗上一年半载不可,此时的境况,却是容不得他如此浪费时间了。

倒也好在这白龙谷中,纸质的书文古籍,大多都是用魏语记叙而成的,故而倒是不虞见字如盲,影响修行。此时即便是暂停了,与日后再作观阅,也没多大差别。

……

收书后,短暂地思量了一番,他便也未再迟疑,立时就拿起了那本仅有二十几页的《雾啸功》,沉心静神地看了起来。

《雾啸功》与《炙烟诀》皆是最低等、最基础的道门炼气之法,前者属水,后者为火。理论而言,参悟的难度应是堪堪持平,相差无几,但若是再加上无法测度的天资悟性,以及阅历积累,那便会产生彼此迥异的修习难度。

出于此理,他还需好好地探究钻研一番,细致地相互比较一番,借彼山之石,攻其宝玉。也唯有如此,他才会做出最终的选择。毕竟一人只能择一法而修,不可不慎。

主修功法与辅修秘法不同,前者一旦修炼,体内的周天气道,便会相应生变,从此几乎只能适应这一门法诀凝练出来的气,而日后若再想更易置换,那便需要平白费去无数光阴,以水磨功夫,对其进行微调与细改。

……

……

在复又整整九个昼夜之后,云山才相继参悟完了两本功法。

几番权衡,他也终于是开始准备修炼了,而他所择之法,便是那《雾啸功》。

其实二者于他目前而言,实则无甚差别,只是考虑到,疯老头留在他身体之中的那颗金色小珠,宛如泥牛入了海一般,始终是感应不到踪迹,无论如何驱使行运真气,都不能察得丝毫的端倪,他如今,却也只有先试试法力了。

人常言上善若水,只因水道至柔,而火行则暴烈凶猛。一旦法力真的感应和触及到了那颗金珠,万一发生了意外,那么柔和的水属法力产生的损害,大概也会小上一些。

如此主意一定,他便就立马正襟危坐了起来。

弹指功夫,便就瞑起了目,入起了定,开始了调息。

而几个深呼吸之后,待得制心了一处,他便按照《雾啸功》中所说的法门,舌抵上腭,驱心使意,深沉地吐纳了起来。

不过片刻功夫,便果然是出现了一缕完全不同于真气的气感,似是湖中金鲤化了龙,却也更若那大鲲生翼而飞,此气一入体内,他便有了一种玄奇微妙的感受,既舒凉,又温润,既遒劲,又嫣柔,明明是完全矛盾的描绘之语,却又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便是天地灵气!

修士修行,便是将天地灵气吸纳入体,周天运行以精粹之,最后存留于修士玄躯之内的,便谓之为“法力”,又名“真元”!

面上惊喜一闪而逝,他便压下了心中的躁动,再复了沉凝,并缓缓驱运着这缕气,渐渐向着心脏接近了起来,半为完成周天轮回,半为寻觅体内金珠。

明明做得正顺,然而又哪料想——

便是在这间平静了许久的屋舍之中,于霎那之后,就在这缕气,进入他心脏的那一刻,却又忽有一簇火苗蹿了起来。

那是怒火!

怒发冲冠的火! b1kMCCogdIzRyXUWqNnJj1rgcv13OZUj8aGpskGRu1ChnCG/3q2MuSjWJRn6P2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