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注意到咨询第四定律,是因为我小时候就有两个明确的目标。我想帮助别人,还想因此而发财。结果我这一辈子都在这两个相互抵触的目标之间不断挣扎来寻找平衡。
我最早的一份工作就是刷盘子——一件把肮脏的世界变干净的好事。我一直都挺喜欢刷盘子这活儿。虽然薪水不算高,但每当我战胜了一些黏糊糊的树莓酱的时候,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不幸的是,我试图改变世界的其他尝试就没这么好的感觉了,不管是作为咨询顾问、培训师、演说家还是作家。在这些工作中,树莓酱定律就成了我无法逃脱的诅咒。
刷盘子让我和我的工作对象之间产生了一种愉悦的亲密关系。我的双手不管做什么,都可以立即反映在干净的叉子、摔碎的碟子和闪亮的酒杯上。要是我儿子发现咖啡杯把手上粘着一块干结的花生酱,那我是难辞其咎的。要是我丈母娘在光可鉴人的锅底上顾影自怜,我可算是居功至伟。虽然曾尝败绩,但我努力进步,争取更多胜利——这就是工作满足感的本质嘛。
作为一个刷盘子 顾问 ,我就没法体会这种直接的满足感了。要是我的客户面临着花生酱干结洗不掉的问题,我可以言传乃至身教,但就算我使出浑身解数,那花生酱也可能还是粘在那里,因为我得靠客户来执行我的想法。
失去了亲密接触盘子的机会,稍能补偿的一点就是顾问可以对这世界上的污泥渣滓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在原本可用来洗一百个杯子的时间里,我可以教会两个人在我不在时怎么干活。虽然质量略有下降,可是数量增加了。
作为一个刷盘子 培训师 ,我进一步用数量换质量,因为培训无非是更廉价的咨询罢了。我不是一心一意地服务一个客户,而是开了个培训班,同时面对十几二十号人。每个听众可能收获少了点儿,但成本降下来了,这样我想传达的信息就扩大了市场。当然,有些人可能会漏了几个重要的点,搞得盘子比洗之前更脏了。但让信息传播开来不是更值得吗?
作为一个刷盘子 演讲家 ,我就可以把我的咨询建议传播给更多的人,一次可能有多达几百个热切的客户听讲。确实,有些人可能是在睁着眼睛睡觉,有几个人甚至以为我说的是怎么把花生酱涂上去而不是弄下来。但我不应该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更高利益吗?
难道就此止步了吗?有了出版社和互联网这两大奇迹,我精妙的建议可以传达给 成千上万 个客户。要是我写的关于刷盘子的书成了畅销书,我甚至可以传递给几百万人,同时挣个几百万!
好啊,那钱呢?我们这边洗碗工一般一年能挣个9000美元。相比之下,顾问可能会挣到30 000美元,培训师50 000美元,演讲家80 000美元,作家(比我强的那种)能赚150 000美元。无论如何,你的受众越广,你挣的就越多。
这种比较很能说明问题。没人能靠刷盘子发财,不管他们有多么喜欢这种直接的回报。顾问可能过得不错,但没法提前退休,而演讲家和作家可以。所以把手从洗碗水里拿出来,放到键盘上去吧!你不光能发财,还能为国家的健康和清洁做出巨大的贡献!
要是没有那条该死的树莓酱定律,也许看起来还真是这样!堵在我和快乐的富人之间的这条铁律到底是什么呢?拿出一小瓶树莓酱和几片面包吧。用不了几次实验,你很快就会发现:
铺得越广,摊得越薄。
我们这些本要改变世界同时也想发财的人,算了吧。树莓酱定律是大自然的真理,就像热力学第一定律一样稳固。你要是能把酱抹得又多又厚,也就能轻易造出永动机了。这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是:
要名还是要利,自己挑吧。
每个立志帮助别人的人都必须在树莓酱定律面前低头。不管是冲扩音器高喊还是向麦克风低语,不管是培养一个徒弟还是创办一所学堂,不管是教一门课还是建立一所大学,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信息本身增加一丝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