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文字出现前,人类用图形符号来表达认知,与天地、宇宙对话。这些神秘的图形符号有些逐渐发展成为用来装饰的纹样而被记录在陶器、青铜器、瓷器、织锦、壁画等载体上,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传统纹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审美体现,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这些古朴神秘、和谐完美的装饰纹样让人惊叹不已。当我们凝望纹样时,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扑面而来,让我们的心灵也为之一振。

中国纹样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是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有其独特的寓意与装饰功能。装饰艺术既反映这一时代的生产力、生活水平,亦反映这一时代的社会思想、文化。任何时期的装饰艺术,必然强烈地表现出其所在的时代的特征。纹样呈现在青铜器、漆器、铜镜、陶器等不同材质上,会受工艺水平的影响,形成各自的特征。这些伟大的装饰纹样,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无数无名的艺术家集体创造出的精美纹样,是留给我们的无尽财富。

新石器时代是史前文化璀璨的时代,也是人类手工艺设计萌发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开始按血缘关系形成氏族部落,各个部落产生了图腾崇拜,从而创造出了不同的图腾纹样。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鱼纹、蛙纹、简单的几何纹大量涌现,这些古朴的图案,表达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先民们对鱼纹、蛙纹的崇拜体现的是他们对繁殖力的崇拜,表达了他们希望种族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随着人类文明日渐进步、生产力逐日提高,人的想象力愈加丰富。商人对神明及祖先的崇拜,反映在青铜器的纹样上,饕餮纹、夔龙纹等纹样大量出现。周人尊礼尚施,商代流行的饕餮纹等逐渐在器物上消失,凤鸟纹、蝉纹等继续流行。蝉的生命过程经历了蜕皮、羽化的过程,当生命走到尽头,周人希望自己像蝉一样羽化登仙、关照后人。春秋战国时期,诸国争相称雄称霸,礼教元素逐渐弱化,这个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纹样风格,水陆攻战纹、狩猎纹等陆续成为主流。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路上少不了一匹匹战马,因此马纹成为当时的流行纹样。到了汉代,祈求长生的思想大行其道,绘有云气纹的器物大量涌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起,宗教题材的装饰纹样发展壮大,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下,这一时期的纹样题材丰富,以忍冬纹、莲花纹、飞天纹等为主的纹样开始广泛流行。唐代强盛的政治、经济映射在文化艺术上,形成了朝气蓬勃、浓艳华丽、开放飘逸的审美取向,富丽堂皇的牡丹纹、宝相花纹成为盛唐流行的纹样。从“肥唐”到“瘦宋”,这种时代气韵也深深地体现在当时的纹样里。宋代推崇简约、雅致,较少使用繁复艳丽的装饰纹样,这一时期的纹样风格内敛、简约,几何纹样颇受宋人喜爱。明代手工业繁荣,加上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装饰纹样中西融合、精美别致,掐丝珐琅工艺在此时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清代装饰纹样基本是对明代纹样的延续与发展,以华丽精致、奢华富贵为美。清代皇室的审美趣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当时的工艺美术创作取向。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在生存艰难的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对器物进行装饰。纹样就像一本鲜活的史书,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和热爱。纵观历代的装饰纹样,无不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审美、创新精神。在不断演绎、发展、融合、进化的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很多美丽而有生命力的图案。这些图案承载着中华民族极其丰富而独特的象征意蕴与文化内涵,时至今日仍经久不衰、神采奕奕。本书通过探寻纹样的发展脉络,基于历史文物,对传统纹样进行复原提取、总结、再创造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去使用它,让古人与今人的智慧、审美进行碰撞,再将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代在变,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不曾改变,让我们共赴一次探索纹样发展之旅吧! 4PW2pL8R/SuQIhMNGvt7ijcKP0WIvDeYB4TTyo0emecRDovWo2rUvWClaJJBEz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