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讯
麦笛(Dirk Meyer),1975年生,荷兰莱顿大学哲学博士,牛津大学皇后学院中国哲学中文院士及中国哲学副教授,牛津大学手稿及写本文化中心的创始主任,主要研究范围为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简帛文献,除该书外,还著有《早期中国论证的文学形式》《早期中国的文献与论证:〈尚书〉和书的传统》等。
在谈论早期思想时,学界通常只是将文本视为思想的存储库,而不是自具价值的研究对象。这种方法不仅会导致对早期思想史的理想化描述,还在文本传统与哲学传统之间划出了人为的界限。本书则转变分析焦点,将文本视为当时文化和社会现实中的有意义的实体,进而讨论古代世界文本的物质条件、写本文化、书写、意义建构策略、文本群体、哲学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郭店一号墓出土文本意义建构的不同策略,通过分析可以根据物质证据来加以判断的古代世界的哲学思维活动,本书区分出了“基于论述的文本”“基于语境的文本”两种文本类型,认为战国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变化:发展出了层次化地组织思想、融合性地看待现实的复杂论述形式,哲学文本不再借重外在于文本的文化大框架,不再依赖由文本、意义中介、信息接收者组成的意义传达的三方关系,而是自内生成意义,成了独立的哲学实体。这类独立的哲学文本,与战国时期写本文化的兴起同时出现,既得益于竹简被广泛用作轻便的书写材料,同时又受到写本文化发展以及相应增加的信息流的推动。它们既是新兴的写本文化的产物,又是写本文化的促进者。(郝董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