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政治学,或称政治发展研究,关注的是二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的各种政治问题。作为比较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展政治学的早期研究由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所主导。他们与时俱进,一改过去只关注欧美国家政治的做法,开始将目光瞄准了西方以外国家的政治发展,政治学的理论框架和经验知识由此大大扩展。20世纪60年代是发展政治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行为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和现代化理论范式的影响下,学者们为第三世界国家描绘了一条具有高度目的性和普适性的发展道路。现代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价值观的转变、官僚机构和政党的建设、大众传媒的兴起、经济结构的转型等都得到了密切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化理论所预测的政治发展路径在现实中遇到了重大挫折,民主政治建设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中途夭折,国家陷入政治动乱,甚至损害了经济发展,现代化理论也因此遭到了批评。此后的研究者重新确立起政治制度和国家能力对政治发展的中心地位,并考察为何国家能力在不同社会存在着巨大差异。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也为政治发展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化理论以一种新的形态活跃在学术界的讨论之中。“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和文化变迁,进而改变公民的政治行为,并最终促成民主政府”这一观点又成为学术争论的焦点。
总体而言,政治发展并没有铁的规律。有大量的证据显示,各国的政治发展的道路有着巨大的差异;发展的轨迹不是线性的,而是曲折迂回的;某一阶段内国内政治的发展趋势受到国际格局变化的极大影响。政治发展如果要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学科继续存在,就必须谨慎对待目的论的视角,不应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国家必然适合于某种政治制度。政治发展应包含多个组成部分,包括政体的稳定、政治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族群冲突对国家统一构成的威胁、政体转型等。未来发展政治学会更多关注这些组成部分的动态,以微观和中观理论的突破为主,而宏大叙事的目的论将不会有太大的市场。不同的理论范式,如政治经济学、历史制度主义和政体分析都可以被用于分析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