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外资律所之进入与发展路径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外资律所在华的地点与业务,有没有同学把去外所工作列入了未来的职业规划呢?”魔法师望向台下的同学们,只见阶梯教室里有不少同学窸窸窣窣地举起了手。

“看来外所对大家确实很有吸引力啊,那么有同学了解过具体要怎样才能在外所中谋得一席之地吗?”

同学们陷入沉默。小D小声嘟囔道:“老师,外所的官网看起来太高大上了,其他科普渠道也少,我们做律师的师兄师姐们又大部分都在内所,实在是了解无门啊……”

“我理解大家的困惑,”魔法师微笑着说,“那么今天的课程你们一定很感兴趣:外资律所在华的招聘和晋升路径。”

一、外资律所的进入路径

经过上节课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外资律所 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已近三十载。其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法律业务的同时,也逐渐摸索发展出一套适应市场环境的人才招揽和培养模式。尽管如此,鉴于各外资律所的“基因”、传统、理念和业务模式存在差异,其本土化的方式和深度也不尽相同。在当下快速变化迭代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也愈来愈多地看到外资律所各出奇招吸引和维系高质量的团队。因此,本节课仅与各位同学探讨目前比较常见和成熟的外资律所在华 招聘和晋升路径,供大家作初步了解。

一般而言,外资律所吸纳新成员的途径无非两种:一种系应届生招聘,即通过校招、公开招聘和推荐等方式从应届毕业生中筛选优秀候选人作为培养对象加入团队,并逐渐培养为中、高级律师。通常英国律所 会把培养对象称为实习律师(Trainee),而在美国律所则可能是法律助理(Legal Assistant)、法律顾问(Legal Consultant)、法律经理(Legal Manager)、律师助理(Paralegal)等;另一种系非应届生招聘,则是通过猎头、公开招聘或推荐等方式从其他律所或单位招揽已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律师或其他法律工作者,俗称“横向工作变动”(Later-al Transfer)。

两种进入路径并无绝对优劣之分,但对于候选人的要求和观察角度确有不同,这一点会在之后展开来讲。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外资律所由于传统观念或其他因素对于“出身”还是比较看重的,例如,Vault排名前十的美国律所很少从中资律所或非顶尖英国律所直接招聘律师,而更偏好于从同一等级的其他美国律所招揽人才 。又如,坊间传闻顶级律所Cravath, Swaine & Moore基本不接收从其他律所跳槽过来的律师,更倾向于精心培养自己严格挑选出来的“自产”(home-grown)律师。因此,个人建议同学们在选择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工作时,可根据自己的长期职业规划和偏好作通盘考虑。

(一)应届生招聘

1.宣讲活动

对于第一种进入路径即应届生招聘而言,不少外资律所会定期开展针对中国法学院学生或其他适格学生的各类宣讲活动,例如校园宣讲会、交流讲座、职场开放日、律所参观等活动。这些活动往往有负责招聘的合伙人律师或人事主管出席,除更直接和高效地认识和了解一家律所外,这种活动也提供了与未来面试官直接交流的机会。随着近年来外资律所对于顶级法学院优秀毕业生的“争夺”愈加激烈,为抢占先机,宣讲活动也不断由“宣传性”升级为各家律所初步筛选人才的重要方式。有的宣讲活动实质上也融入了招聘的环节,例如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Clifford Chance)的职场开放日活动和美国普衡律师事务所(Paul Hastings)的校园宣讲会活动,在介绍律所业务和分享职业发展规划经验外,亦提供现场面试实习岗位的机会。部分外资律所宣讲活动名录见表1。

表1 部分外资律所宣讲活动名录

⑥《2021年高伟绅北京上海办公室“职场开放日”回顾》,载微信公众号“高伟绅律师事务所”,https://mp.weixin.qq.com/s/QSyEppWi7h4POPk8Lm_Gtw,访问日期:2023年8月15日。

⑦活动内容可参考年利达空中宣讲会简介,参见《年利达校招空中宣讲会——今晚七点不见不散》,载微信公众号“年利达律师事务所”,https://mp.weixin.99.com/s/2-UvTfIWHC-8079BZNR-A,访问日期:2023年8月15日;年利达线上开放日简介,参见《年利达校园招聘—线上开放日》,载微信公众号“年利达律师事务所”,https://mp.weixin.99.com/s/854wkzuXVfCHorjLzH5yZA,访问日期:2023年8月15日。

⑧以2019年为例,年利达在北京、上海多所高校开展了校园招聘宣讲会,包括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参见《年利达律师事务所2019校园宣讲会》,载微信公众号“年利达律师事务所”,https://mp.weixin.qq.com/s/_pIE0WbU2kzqBcNJQWnruA,访问日期:2023年8月15日。

⑨《精彩活动 | 富而德在北京、上海举办2019职场开放日活动》,载微信公众号“富而德律师事务所”,https://mp.weixin.qq.com/s/4egaE90MlmaV8qdKS1Gqdw,访问日期:2023年8月15日。

(10)活动内容可参考2019年普衡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校园招聘宣讲会。参见《美国普衡律师事务所2020年校园宣讲会顺利举办》,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官网,http://www.law.ruc.edu.cn/lab/showarticle.asp? 55468.html,访问日期:2023年8月15日。

(11)活动内容可参考2019年众达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北大日”。参见《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北大日”活动成功举行》,载北京大学法学院官网,http://www.law.pku.edu.cn/xwzx/xwdt/101051.htm,访问日期:2023年8月15日。

2.实习项目

一般而言,外资律所针对中国背景学生都有设置相应的实习项目或实习计划,例如不少英国律所面向内地学生设置了校园招聘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提供了绝好的实习机会,而且律所一般倾向于从实习项目的表现优异者中录用初级律师。此外,丰富的外所实习经历也能从侧面证明候选人了解和适应外资律所的工作氛围及强度,亦是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部分外资律所实习项目名录见表2。

表2 部分外资律所实习项目名录

(12)Linklaters, “Our opportunities”, https://careers.linklaters.com/zh-cn/early-careers/our-opportunities,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5, 2023.

(13)Freshfields, “Legal Consultants”, https://ssl.freshfields.com/chinagraduates/legal-consult-ants.html,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5, 2023.

(14)Allen & Overy, “Students and graduate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https://www.allenovery. com/en-gb/global/careers/china/students-and-graduates-in-beijing-and-shanghai#Learn% 20more,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5, 2023.

(15)Jones Day, “ Interns and Summer Associates”, https://www.jonesday.com/en/careers/loca-tions/china? tab=opportunities,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5, 2023.

3.活动竞赛

不完全了解,外资律所每年吸收的新成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各大模拟法庭竞赛、辩论赛或其他顶尖竞赛的表现优异者。

一方面,这些比赛的选手通常英文水平和综合能力突出,早期进入外资律所的中国法学生往往来自这一群体,而当他们成长为中高级律师后自然对于拥有类似经历的候选人更有好感。另一方面,候选人在这些比赛中锻炼出来的技能(包括写作和表达)可以很快转化并应用在工作中,也是颇受律所青睐的优势。以杰赛普模拟法庭为例,国内赛个人获最佳辩手(Best Oralist)前5名的选手过往可能获得赛事赞助商美国伟凯律师事务所(White & Case)的实习机会,且不少外资律所(Clifford Chance、Freshfields等)会主动联络表现优异者参加实习面试。部分模拟法庭竞赛名录表见3。

表3 部分模拟法庭竞赛名录

(16)Jessup, https://ilsa.org/,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5, 2023.

(17)Vis Moot, https://vismoot.org/,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5, 2023.

(18)ICCMCC, http://iccmoot.com/,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5, 2023.

(19)IHL Moot, https://icrc.org/zh/what-we-do/building-respect-ihl/moot-court-competition,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5, 2023.

(20)Elsa Moot, https://wto.org/english/tratop_e/dispu_e/emc2_maps_e.htm,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5, 2023.

(21)FDI Moot, https://fdimoot.org/,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5, 2023.

(22)Price Moot, https://law.ox.ac.uk/centres-institutes/bonavero-institute-human-rights/mon-roe-e-price-media-law-moot-court-competition,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5, 2023.

4.奖学金项目

颇受追捧的外资律所奖学金项目也是打开求职大门的一块敲门砖,获奖者不但有机会在颁奖律所实习,而且也能结识更多同等优秀的同侪,一举两得。值得指出的是,不少外所奖学金的评选标准会或多或少纳入其招聘律师的要求,因此这也要求申请人提前根据其特点做好准备、做到有的放矢。个别奖学金会不时组织获奖者的聚会活动,例如美国美迈斯律师事务所(O'Melveny &Myers)每年均会邀请历届获奖者参加当年颁奖典礼,这也是拓展社交网络的途径之一。部分外资律所奖学金项目名录见表4。

表4 部分外资律所奖学金项目名录

5.推荐/自荐

若有朋友或校友在某一家心仪的外资律所任职,视乎该律所的内部政策,也可通过内部举荐的方式争取面试机会和职位。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候选人可有多一个提供积极反馈的渠道,也便于及时跟进面试结果。若成功录取,推荐人亦可能获得奖励。当然,若无熟稔的“内部人士”,许多人也会选择联系合伙人或律师毛遂自荐以争取机会,在控制好“度”的前提下,这都是可考虑的方式。

此外,再向各位同学简要介绍一下教育背景和资质对于进入外资律所的影响。对于大部分外资律所,由于历史传统等因素,目前仍较倾向于在北京和上海的第一梯队法学院校中招收应届毕业生。其他大城市(例如广州、武汉、重庆等)的顶级法学院校在地缘和信息资源上难免吃亏,但随着部分律所的本土化策略推进,这种情况也在逐渐好转。因此,建议感兴趣的同学们积极关注外资律所的招聘活动和增加自己的曝光度。

对于有志进入顶级美国律所的法学生,则应特别注意出国攻读美国法学院的规划和时间。首先,Vault排名前十的美国律所通常有着极高的招聘要求。例如,美国盛信律师事务所(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目前在国内基本只招收拥有JD学位的律师(Associate)。其次,若选择攻读LLM而非JD学位,可能面临需要更多时间取得Associate职位的困境。例如,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Davis Polk & Wardwell)通常需要其法律助理在取得LLM学位后再工作2年(或工作时间累计达5年)后才考虑晋升为Associate。鉴于此,各位同学需要结合个人执业偏好、时间成本、资金压力、业务领域等方面尽早做好长期规划和行动方案。

(二)非应届生招聘

1.猎头

如果各位同学在工作几年之后萌生了转向外资律所的想法,那么,不同于以上介绍的应届生招聘方式,针对已有工作经验的候选人,通过猎头寻找和匹配适合的工作机会和团队应是常见和高效的方式。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专注于外资律所在华办公室的猎头团队,他们通常长期与这些外资律所保持紧密的沟通,并且非常熟悉其招聘要求和口味。通过与一家或几家活跃的猎头团队沟通可以迅速了解和把握目前最新的市场动态(例如各律所团队的业务重点、文化氛围、薪酬结构、晋升路径等),并获得定期更新的资讯。

值得指出的是,在接触猎头时,候选人亦应从效率(例如某猎头团队与特定律所的关系比较紧密)和避免冲突(例如多家猎头同时向同一家律所代为投递简历)的角度考虑,是选择单线与一家猎头合作还是同时与多家合作。此外,与应届生求职所不同的是,海投策略在大部分情况下可能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个别律所的招聘系统会自动筛除过往一段时间(例如6个月)内曾经投递简历但未予录用的候选人,因此在短时间内大量投递简历可能会成为未来更合适机会出现时再次申请的障碍。最后,考虑到外资律所职位的稀缺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团队成员离职导致的空缺或某个业务领域爆发性增长带来的人力需求),建议大家应保持对市场发展和机会的常态化、长期性的关注,而不是“临渴而掘井”。

2.推荐/自荐

近十年来,随着细分格局的逐渐成熟,在同一业务领域内,通过项目或合作认识的朋友介绍或推荐的方式从中资律所转至外资律所的情况愈来愈多。据我所知,个别外资律所的合伙人也会特别关注项目上表现出色的律师,物色合适的团队人选。因此,也特别建议同学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多关注合作或对家外资律所的情况,未雨绸缪。

3.其他

除以上两种常见路径外,也存在很多其他方式从法律或非法律岗位进入外资律所,例如从客户对口法律岗位转至外资律所、从政府机关进入外资律所特定业务团队等。但由于这些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本节课不再赘述。

最后,再和各位同学简单谈谈转至外资律所的时间点问题,这里我们主要关注从中国律所转至美国律所、从中国律所转至英国律所以及从英国律所转至美国律所三种较普遍的情况。

针对从中国律所转至美国律所的情况,一般而言,执业1~5年的初中级律师会比较合适。一方面,美国律所在对中国律师进行横向招聘时普遍会折减执业经验(常见的是减1~2年),这对收入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资深律师在团队中担当中坚力量,需要对业务和工作方式都比较熟悉,因此律所也倾向于在自己培养的或同级别其他美国律所的律师中选择。此外,若同学们希望取得律师的职称,个人建议尽早取得美国执业执照(对于国际学生,通常是纽约州或加州),目前中国市场上的顶级美国律所大多会参考准许执业(Bar Admission)的时间确认执业年限。

与此相反,从中国律所转至英国律所则没有太多时间点上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看重的是业务和能力的契合度。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律所的“国际化” 通常较为成熟,不少英国律所允许律师以本地律师执业执照取得Associ-ate或其他更高级别的职称,且在年资认定上较为灵活。

从英国律所转至美国律所则同样存在时间点的问题。不过,高年级律师在业务契合度高的情况下转所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只是需要在级别认定和职称的谈判上下些功夫。

二、外资律所的执业方向

若同学们将来进入外资律所,面临的第一个选择往往是执业方向。在中国内地市场上,外资律所通常都会设有公司与并购、资本市场、融资业务。其中,英国律所提供的业务覆盖面一般较美国律所全面,通常也会设有反垄断、争议解决、监管合规、投资基金等业务部门 。根据其客户需求和发展战略的不同,美国顶尖律所则仅倾向于发展盈利能力最高的业务,而个别美国律所选择在特定业务领域精耕,例如英国霍金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Hogan Lovells) 的知识产权业务和美国瑞格律师事务所(Ropes & Gray)的生命科学业务。尽管如此,大部分外资律所在华办公室均有一个以上的业务团队,且均会在日常业务中“共用”初级律师。因此,随着执业年份的增长,总会遇到“专精”技能点选择的问题。

针对英国律所,值得一提的是其实习律师(Trainee)制度 。“ Trainee”来源于英国律师学徒制的文化传统,法律新人需以实习律师(Trainee Solicitor)身份就业两年,并获得律师公会(Law Society)认可,成为一名合格的事务律师(So-licitor)。该制度舶来中国后,即演变为应届生或工作经验有限的求职者将先签署一份两年的实习合同(Trainee Contract) ,并在两年内在不同的业务部门轮岗工作,最后找到一个最为合适的领域定岗为律师。例如,在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Clifford Chance)的中国办公室,Trainee最多可选择在四个不同业务部门轮岗,每次轮岗时长为6个月,从而得以充分了解和接触该领域的工作(当然也有很多Trainee会选择在喜欢的业务部门轮岗多次)。因此,法律新人得以有一个两年的探索期。但在定岗某一业务部门后,律师通常就会专精这个领域的业务,有着比较明确的分工。

在美国律所里,比较常见的则是律师池(Pooling)的安排。法律新人入职后通常没有明确的分组,而是根据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参与不同的工作,即使晋升为Associate后,也会不时存在跨业务领域工作的情况(例如同时参与IPO和M&A的项目)。在一些美国律所,也会存在按照行业划分业务组别的情况,而律师工作则会覆盖该行业相关的交易类型(例如基础设施和能源的业务组会覆盖包括融资、并购、合规和业务等方面的事宜)。尽管如此,随着工作资历的增长,大部分美国律所的律师都会逐渐专攻于一个或几个业务领域,但律师的“探索期”可能更长(通常为3~5年)。相比于英国律所的情况,美国律所更加以“实用性”为导向,也更适合培养“多面手”的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执业方向的专精亦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上升期,律所业务普遍繁忙且营收高速增长,这个时候尽快选择一个专攻的领域既有助于短时间内提升专业技能,又有助于快速积攒该领域的经验和客源。但在经济危机或下行期,某一领域业务可能会遭受断崖式损失,而律师往往需要拓展其业务面以维持一定的营收,这个时候则凸显出“全能选手”的重要性。从长远角度来看,市场环境和业务热度总是在不断变幻交替的,外资律所律师也需要保持一定业务宽度,这也是为什么执业多年的合伙人律师往往有着丰富的业务履历(特别是在中国对外开放后即进入中国市场的外所律师,其业务演变基本反映了外资在华投资活动的轨迹)。

如今,除了传统的律师外,由于外所内部分工的细化,造就了一些新兴的“非典型”律师,如律所风控合规分析师、知识管理律师等。这类新兴路径上的律师通常由传统路径上的律师转型,从律所的前台转向中后台,以谋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律所风控合规分析师就像是“律师的律师”,在律所内部相对独立,帮律师进行风险控制,工作强度和前台业务量成正比。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针对新客户和新案件的反洗钱和利益冲突合规审查及风险控制;(2)根据相关立法变化更新律所内部相应政策;(3)实行律师从业合规及风险控制;(4)对律所雇员证券交易行为以及所外任职等行为进行审批;(5)对律所内部雇员的定期合规培训。目前律所风控合规整体在亚太地区属于新兴的行业,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发展机会比较大,转型也相对容易,可以转到前台做律师,或者转到金融机构或公司做风控合规相关工作。求职时,有律师执照、ACAMS反洗钱分析师认证证书、ICA合规资格认证的候选人具有优势。

知识管理律师则有点像产品经理,需要把知识管理尽量做成一个产品,让律师能够快速了解新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行业动态和进展,能快速找到相关业务文本和模板等,工作量比较稳定。对读书和学习很感兴趣的、很喜欢考虑理论性法律问题,同时又不想有和客户打交道压力的律师,会比较适合知识管理律师这一岗位,且该岗位通常不要求律师执照。但由于知识管理律师不是一个专门创收的职位,岗位名额有限,在设有该岗位的律所(例如英国魔圈律所),一般每个业务领域可能会有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律师。

三、外资律所的晋升路径

(一)英国律所

英国律所的职位和晋升途径比较清晰,按照顺序,一般可以分为实习律师(Trainee)、律师(Associate)、资深律师(Senior Associate)、顾问律师(Counsel)、合伙人律师(Partner)。其中,有些英国律所也会设置其他名称的职位,例如英国年利达律师事务所(Linklaters)的管理律师(Managing Associate)和英国安理国际律师事务所(Allen & Overy)的中国律师(China Associate)。此外,香港办公室一般会设有注册外地律师。部分英国律所在内地或香港也设有法律助理(Legal Assistant)或律师助理(Paralegal)职位。

以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Clifford Chance)为例,基本的晋升路径和时间如图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年资并非晋升的唯一考量因素,大部分律所会更多考虑个人能力、客户资源、团队结构等要素。此外,虽然各级别律师之间的职责和工作有一定区分,但现实中往往系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而分配角色,在一些较为简单或常规化的项目中,初级律师往往承担更积极的角色。

图1 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的基本晋升路径

除上述外,不少英国律所在华办公室也设置有类似于专业支持律师(Pro-fessional Support Lawyer)的职位,专门辅助律师工作。例如Clifford Chance在中国办公室设有交易支持官(Transaction Support Officer),为项目和律师团队提供一些专业支持,但此职位暂不提供晋升为Associate的途径。

(二)美国律所

美国律所的职位设置与英国律所类似,但很多情况下没有资深律师(Senior Associate)和顾问(Counsel或Of Counsel)这两个职位。部分美国律所设置有顾问职位,是专为技术能力突出但不希望承担客源压力的律师设立的高级职位。 除此之外,各律所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一些别的职位,例如国际法律顾问(International Legal Consultant)或中国律师(China Associate)是为已取得美国律师执照但是未晋升为律师(Associate)的律师设置的。 若未取得美国律师执照,则多担任法律助理(Legal Assistant)、法律经理(Legal Manager)或律师助理(Paralegal)。大部分的美国律所律师的头衔都是Associate,即使其已非常资深或已在晋升合伙人的最后阶段,因此我们往往须结合执业年限以判断其资深程度。

此处也谈谈美国顶级律所(Big Law)普遍采用的Cravath 薪资标准(Cravath Scale)。与英国律所不同 的是,这些顶级美国律所为了保持竞争力和吸引力,往往严格比照薪酬领域的领导者Cravath, Swaine, & Moore每年宣布的薪酬方案颁发工资和奖金。Cravath Scale 是一种固定的、仅根据执业年限(Class Year)区分的薪酬方案,并不严格基于律师的工作表现,俗称“锁步”(Lock-Step)。 因此,对于美国律所的律师而言,其在选择都是采用Cravath Scale的律所时更加关注业务和团队,而不必担心薪酬的变化。此外,针对海外办公室,顶级美国律所也会为其律师提供海外生活成本(Cost of Living Abroad,简称COLA)补助, 鼓励其在海外市场“开疆扩土”,但目前针对内地办公室发放的愈来愈少。

四、外资律所的未来出路

最后,简单聊聊外资律所的律师不同的职业发展出路。除了在律所冲刺合伙人外,在各具体的执业领域中,其实存在丰富多彩的选择和方向。例如,对于从事公司和并购业务的律师,大部分可考虑转行至公司或者投资机构担任法务(In-House Lawyer);一般认为,执业5~8年的律师是转为法务的最佳时间段,太早可能无法担任较为资深的法务职位,太晚则存在成本和经济上的考虑。对于从事融资业务的律师,则较多选择金融机构的法务职位。此外,部分投融资律师也会考虑转行从事前台业务,例如在投资机构或者基金中任职,但这种机会一般较为稀缺且具有一定资质要求。具备一定相关经验和人脉资源的律师也有不少选择创业或参加创业公司的。总而言之,根据每个人的偏好和发展规划不同,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和机遇都不会缺席。不过转行也相当于一个新的开始,同学们要慎重抉择。

小D速记

进入外资律所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应届生招聘,主要包括宣讲活动、实习项目、活动竞赛、奖学金项目、推荐或自荐等方式;另一种为非应届生招聘,包括猎头、推荐或自荐、从客户对口法律岗位转至外资律所、从政府机关进入外资律所特定业务团队等方式。

由于历史传统等因素,大部分外资律所目前仍较倾向于在北京和上海的第一梯队法学院校中招收应届毕业生。但随着部分律所的本土化策略推进,这种情况也在逐渐好转。

美国律所在对中国律师进行横向招聘时普遍会折减执业经验(常见的是减1~2年),因此,针对从中国律所转至美国律所的情况,一般而言,执业1~5年的中低年级律师会比较合适。

若希望取得律师(Associate)的职称,应尽早取得美国执业执照,目前中国市场上的顶级美国律所大多会参考准许执业的时间确认执业年限。

由于英国律所的“国际化”通常较为成熟,从中国律所转至英国律所没有太多时间点上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看重的是业务和能力的契合度。

在执业方向上,英国律所提供的业务覆盖面一般较美国律所全面,而美国顶尖律所则仅倾向于发展盈利能力最高的业务,也有个别美国律所选择在特定业务领域精耕。

在英国律所的实习律师(Trainee)制度下,应届生或工作经验有限的求职者将先签署一份两年的实习合同(Trainee Contract),并在两年内在不同的业务部门轮岗工作,最后找到一个最为合适的领域定岗为Associate。

在美国律所,律师池(Pooling)的安排较为常见,法律新人入职后通常没有明确的分组,而是根据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参与不同的工作。

英国律所的职位和晋升途径比较清晰,按照顺序,一般可以分为实习律师(Trai-nee)、律师(Associate)、资深律师(Senior Associate)、顾问律师(Counsel)、合伙人律师(Partner)。

美国顶级律所为了保持其竞争力与吸引力,普遍采用Cravath 薪资标准,这是一种固定的、仅根据执业年限区分的薪酬方案,并不严格基于律师的工作表现。 0sGvQt+A2mFxXJ2RkZX2PEK0ys1epOaCCeB716l/P7WVDtEM4XkhXe9s6wa1CZm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