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2节,我们是通过用文字描述生成作品的关键字来让Midjourney进行绘图。
为了展示得更清楚,后续就不采用图1-20的截图形式,而是直接给出prompt后面的“提示”内容,读者自行输入即可。如果提示中要用到多个有意义的单词或句子,必须用逗号隔开。例如,输入提示“猫,游泳 --v 5.1 --ar 3∶4”,按下回车键发送指令,生成如图2-5所示的作品。--ar参数将在后文介绍。
注意,在Midjourney中若想获得更好的效果,提示必须用英文。为方便阅读,本书直接给出中文,读者在自行生成图像时,可将中文描述输入翻译软件,译成英文后复制粘贴到Midjourney的输入框。
图2-5 生成作品
在Midjourney中使用如此简单的提示内容,就能生成类似图2-5这么写实的作品,足见Midjourney功能的强大。
我们再在输入框中/imagine后输入一段“高级”的提示。
平面,矢量,剪贴画,印象派卡通,异想天开的猫家庭,Andy Kehoe和Skottie Young的风格,Keith Haring,风格化,细节化,冒险时间,分层2D艺术--s 200 --ar 9∶16 --v 5.2”
按下回车键发送指令,生成如图2-6所示的作品。
图2-6 生成作品
生成图2-6的提示就是一条复杂的“高级”提示,读者现阶段不用去深究,只需知道如果想让Midjourney创造出优质的图片作品,简单的几个单词组成的提示远远不够。经过长时间摸索,笔者发现一条高级提示最好按照如下框架来定义:
主体内容、环境背景、构图、视角、参考艺术家、图像参数。
主体内容:告诉Midjourney要画的主体内容。
环境背景:氛围、场景、光感等。
构图:规则构图、黄金分割、对角线构图等。
视角:仰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
参考艺术家:参考指定艺术家的绘画风格等。
图像参数:设置生成图像的尺寸、质量、风格化等。
以上这些内容都属于进阶操作,详见第4章和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