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地理科学类专业

一、专业名称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等,中国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教育部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按门类、类、专业等层次设置。①专业门类包括哲学门类、经济学门类、法学门类、教育学门类、文学门类、历史学门类、理学门类、工学门类、农学门类、医学门类、管理学门类、艺术学门类等。②理学门类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③地理科学类属于理学门类。地理科学类专业是以地理科学为第一支撑学科基础的各个专业的统称,包括4个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这4个专业的专业发展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

二、培养目标

(一)目标内容

地理科学类的每一个专业的毕业生,都应该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发展有贡献的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和阐述了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多个维度。主要为:①应该具有遵循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运用普通系统论,观察、分析和研究以及表述地理事物的自觉意识;②应该基本形成包括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分异性、地理环境尺度性、地理环境人地性、地理环境过程性等在内的地理科学意识、地理科学精神和地理科学能力;③应该系统掌握地理学(整体)、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④应该初步形成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较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包括野外综合考察和调查、人文社会经济考察和调查、统计资料系统收集和综合运用、文献检索和综合集成、数据多元处理和模型运用、地理科学问题的确立和系统表述、地理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研究报告和科学论文撰写等;⑤应该具有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即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再进一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意识和能力;⑥应该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目标分析

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地理科学工作者认识世界、研究世界、把握世界的最高、最基本的原理,一定要牢牢掌握。第二,关于普通系统论。普通系统论已具有科学方法论意义,是开展地理基础研究、地理应用研究、地理实际应用等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工具。第三,关于地理学(整体)。地理学(整体)知识、理论和方法,明显有别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后三者无法替代。这需要高水平的课程“地理科学导论”的支撑。第四,关于地理环境基本性质。地理环境具有多重性质,但基本性质有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分异性、地理环境尺度性、地理环境人地性、地理环境过程性。对地理环境这些基本性质的科学认识、科学把握非常重要。这也需要高水平的课程“地理科学导论”的支撑。第五,关于综合运用。在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别按不同系统讲授,它们的综合运用不足。因此,要高度重视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第六,关于工作意识和能力。绝大多数毕业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都会成为有关领域的专门人才、专家和科学家(如地理学家、地理信息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资源环境学家),为国家、民族和人类做出贡献。

(三)目标差别
1.专业目标差别

地理科学类专业群之下的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差别。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方面。如在地理科学专业中,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的比重远高于其他3个专业;又如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中,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的比重远大于其他3个专业;再如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方面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的比重远大于其他3个专业;还有,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中,计算机语言和软件运用方面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的比重远大于其他3个专业。

2.学校目标差别

同一专业在不同院校的培养目标也有一定差别。如北京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南京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虽同属于地理科学专业,但它们的具体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差别,各具特色或优势。这些特色或优势,主要通过课程及课程群、课程深度、授课教师水平等综合体现。

三、培养规格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和阐述了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规格,包括学制、学位、学时、学分、要求等。①关于学位。学位是标志一个人学历的头衔,即一个人通过学习取得学识及相应学习能力程度的标志,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颁发。一般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种。学士学位是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学位名称。它表示学位取得者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地理科学类4个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以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其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还可以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②关于学分和学时。地理科学类专业中的每一个专业的各类课程总学分不少于150学分,总学时不少于2700学时。③关于学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8年,累计修业时间不少于3年且不超过6年。 xa1s9nt8fY+57kcrOt7pVlfoQXS/SephZ1RjABYmf6CjoJl7qrFM1IhFWetfXmz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