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是地理科学和地理科学类4个专业的重要的学科基础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简要介绍了系统科学——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科学是从事物的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部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并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转移。人们还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从而形成了系统哲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两种趋势。一方面是学科不断分化,越分越细,新学科、新领域不断产生;另一方面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叉与融合,向综合化和整体化的方向发展。系统科学就是后一发展趋势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新兴科学技术部门。系统科学不同于已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思维科学等,但和这些科学技术部门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它能够研究解决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跨国家的系统问题,已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医疗保健、行政管理等部门,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在总结、吸收和概括已有系统研究和应用成果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系统科学和系统科学体系结构。它由3个层次、多门学科和技术构成:①处在应用技术层次上的是系统工程,这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技术。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技术,可以应用到各类系统中去。由于系统类型不同而有各类系统工程,如信息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社会系统工程等。②处在技术科学层次上,直接为系统工程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有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方法等技术科学。还有其他科学技术,如数学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提供的方法和手段。③处在基础理论层次上的是系统学。系统学是研究系统一般规律和普遍性质的基础科学。系统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联系的桥梁是系统论,又称系统观,属于哲学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