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能源资源等;人文社会经济资源指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自然资源外的所有其他资源。这里的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资源科学主要指自然资源科学。
自然资源科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自然资源知识积累时期、自然资源科学孕育时期、自然资源科学建立时期。自然资源科学主要研究:①阐明自然资源系统的发生、演化及其时空演变规律,这是基础性工作,强调自然资源的整体性;②探索自然资源系统各要素之间、各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与协调平衡原理;③揭示自然资源特征及其与人类社会、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其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④探索和阐述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⑤研究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研究要高度重视时空尺度;⑥探讨新技术、新方法在自然资源科学研究中的运用。资源科学已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经济学、资源信息学、气候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生物资源学、矿产资源学、能源资源学、旅游资源学、海洋资源学、人文社会经济资源学等。
自然资源科学主要分支学科包括资源地理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等。①资源地理学是主要研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分布规律及其评价、利用和保护的学科。它是涉及自然基础、社会需求、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综合性学科,而且不断拓展研究的范畴,如把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纳进来。气候资源学主要研究气候资源的特征、形成、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它以气候资源要素及其组合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成、数量、质量、时空分布和演变规律;从气候资源的物质基础、能量和存在状态出发,研究气候资源转化为物质产品的理论、方法和途径;进行气候资源评价,探讨气候灾害的发生机理及防御对策等。②水资源学主要研究水资源的形成条件、分布、循环和运动规律及其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主要包括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环境容量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等。③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的组合特征及其与人类开发利用之间关系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包括土地资源组成要素及其不同组合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及其分类系统、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生产力及人地关系分析、区域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整体性、全球性、复杂性等特征,决定了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区域性,自然资源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综合性,自然资源系统的全球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国际性,自然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现代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态势和趋势。主要包括:①全球化——从个体、局部走向一般、整体,日益注重国际合作和全球性问题研究;②战略化——从静态走向动态,区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研究日益活跃;③管理化——从自然评价转向注重社会经济分析,资源管理研究逐步成为热点;④定量化——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半定量研究,日益模式化和数量化;⑤现代化——从常规手段转向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方法和手段日益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