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幸来参加这样一个研讨会。我很多次都想参加高老师的一些研讨会,但是,我的专业不是刑法而是经济法,也没有机会。这次捞到了这样一个机会来参加这个会,收获很大。
刚才玉胜同学谈了,我们都是78级的。我们10月份入学,在迎新会上我记下了高老师的一句话:“你们是我们在战壕里面等待多时的援军,你们终于到了,我们很高兴。”关于高老师的教育思想,大家提了很多很多的观点,提了大量的论据,我也只是提一些新的个别的论据。
第一,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高老师是我的班主任,教我们思想,我们的刑法课从头到尾都是他讲的。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又提前一年留校,担任后面学生的班主任。1986年,我、韩玉胜、刘春田,他们两个人是副主任,我是副书记。高老师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做人上,都给了我们很多的关怀、照顾和提携。我举个高老师爱生如子的例子,大家还记得邱先荣,我那时候当书记,他下海以后犯了一点事,以至于没有参加博士论文答辩,高老师一次又一次让他来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第二,从法学院的发展来讲,高老师1983年到1986年对法学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我补充一点,高老师有胆量有魄力有担当,一下子裁掉了八九个讲师,那时候讲师的年纪已经50多岁了,没有评上副教授就被裁掉了,各个教研室都有,我们教研室是潘老师,他59岁。为了提新一批学者上来,当时走的人特别多,但法学院后来的发展有那么大的后劲,走在全国的前列,都是因为高老师的改革,他为此担了很大的风险,挨了很多骂,他们都是他的同辈,甚至比他的年纪还大。高老师跟他们说:“你们退我给你们副教授,或者你们到汕头大学或深圳大学去,我给你们介绍,还可以到那里去当教授、副教授。”另外,高老师当院长的时候,没有搞那么多虚的东西,都是扎扎实实把每一个学科建设好。当时经济学在法学院是新学科,高老师是非常支持的,从来没有对我们这个新学科有过偏见,更多的是关心。我们法学院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李院长、高院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法学院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三,从全国法学教育这个角度来讲,高老师的贡献大家已经讲了很多,我不想提更多的论据了,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中国人民大学高老师,这个是了不得的。
我就讲三点,高老师对我们的贡献,对我们法学院的贡献,对我们全国法学教育的贡献。谢谢校友来参加法学院的研讨会,也谢谢所有来研讨高老师教育思想的来宾,我们要以高老师的教育思想为起点,学习高老师的教育思想,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