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铭暄教授教育思想的四个侧面:法治报国、守正创新、终身学习、乐教爱生

陈志军

非常荣幸回到母校参加高老师教育思想的研讨会,以前对高铭暄老师的刑法思想比较熟悉,现在我们是要对高铭暄老师的教育思想进行研讨,这可以说是新的问题。我们要考虑从法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角度重新对高老师的思想进行研究。

我自己也是一个法学教育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确实也非常感兴趣。但是,我们讲这个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阶段,我刚才也听了在座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发言,有以下四点感想:

第一,法治报国的爱国信念。高老师在北大上学的时候参加了开国大典,作为北大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某一个地方,亲自聆听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在高老师年轻的心中埋下了与党和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种子。高老师从1953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到今年70年了,高老师的实践也体现了这一点,体现了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始终不变。他一直参与国家的刑事立法活动,包括刑法解释的一些咨询论证,包括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的咨询,还包括参加国家对外的刑法学术交流,作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可以看出,他作为法学教育工作者,始终秉持服务国家法治建设的决心,秉持法治报国的爱国信念,这是高铭暄老师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

第二,守正创新的经师人师。高老师的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守正,强调对中国自己的法学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坚持,这和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的精神是契合的。高老师反对盲目照搬外国的法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他认为还是应当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中国传统刑法立法的坚持态度是非常鲜明的。

高老师也非常注重创新,他作为老一辈的学者,思想却一点都不保守,他主张学术的创新,包括立法的一些创新。高老师说,他不反对外国刑法的理论概念,这就是将犯罪理论换了个表述。还有中国刑法里的赦免制度,高老师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在几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比如抗战胜利7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给中央建议,最后被中央采纳,对中国特色的刑法赦免制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三,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高老师自己本身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大年纪,对新生事物,包括微信等各种新的东西,非常有热情。同时,高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也一直秉持这种理念,不仅在校期间关心学生,而且学生工作以后有疑难问题请教他,也都认真指导。

第四,乐教爱生的师者仁心。刚才我们听了很多,包括高老师的学生,还有一些不是高老师学生的同志的发言,可以看出,高老师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包括上过课的学生,以及热爱刑法学研究的青年学生、青年教师都充满了仁爱之心,不吝赐教。我1994年到199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习期间,有幸聆听了高老师的教诲。1995年前后,大二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制度,高老师和王老师要分别给本科生上一次课,王老师抽丝剥茧、娓娓道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高老师给另外一个班,经济学班上课,我也去听了,那是第一次听高老师的讲课,高老师讲课中气十足、慷慨激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后来我们走上刑法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到后来,博士生阶段,我跟高老师的接触更多了。

高老师对后辈、对学生抱着一种仁爱之心,他非常注重教育公平。有人问高老师招博士生、研究生有没有标准,他回答,说没标准也没有标准,说有标准也有标准,有标准那就是成绩。我们问高老师的博士生,考博士前跟高老师联系过没有?他说没联系过,就是考上了。可以看出,高老师在维护教育公平这方面,无愧于人民教育家的本色。

我的发言就是以上四点,祝高老师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也祝各位老师和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 1dzfBCoxBGwlWkMehv+HA16rp7ZpSpFx7WEWcY2Vn6l+IoHGdCBsHrk8QD1oS9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