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们在这儿举行高老师教育思想的研讨会。我1996年到1999年在人大法学院上学,一直得到高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教育,我的体会是高老师是名副其实的新中国刑法学的奠基人,是法学界的一面旗帜,师德高尚,令人敬仰。今天举行这样的活动,学习高老师的教育思想,意义重大。
结合我自己在人大求学的经历,以及我到清华法学院工作以后,高老师给予清华法学院刑法学科以及整个法学院工作的一些支持、关心和帮助,跟大家分享、汇报一下我学习高老师教育思想的体会。
高老师教育思想里面有三点特别重要:
第一点,对中国社会现实和国情的关注,展示了高老师的拳拳爱国心。1997年《刑法》通过以后,高老师给我们上课,那时候他结合他参与刑法立法的一些具体体会和经验,跟我们分享了他在参与立法过程中,在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减少死刑以及法人犯罪立法合法化这些方面所做的努力、探索,另外也分享了在高老师带领下刑法学界通力合作为国家的立法科学化所做的努力。高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我们影响很大,对我们后来进一步学习刑法,加深对中国刑法的理解、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的理解意义重大。结合国情,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这是高老师教育思想中非常核心的内容。
第二点,高老师刚才自己发言的时候也提到,关心学生,对后学进行提携,平等交流,亦师亦友,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1997年,我们上学的时候,高老师给我们作讲座,讲座到中午12点以后,高老师自己掏钱请我们吃饭,我们五六个博士同学当时凑钱说请高老师吃饭,或者我们AA制,高老师不用掏钱,高老师坚决不同意。他把自己的稿费摸出来,一张中国邮政的单子,上面是80块钱还是多少,1997年的时候,80块钱已经不少了,高老师对学生很好,那顿饭是高老师请我们的,我们要自己掏钱高老师完全不答应。通过这些言传身教,对学生润物无声的培养,他始终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指导无时无刻不存在。姜伟副会长刚讲到的高老师指导学生有一个特别的方法,要求学生写综述,即要求学生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类文献并写出综述,在这个基础上做研究,这些都是高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总结出的独特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点,我要讲一下,高老师对中国法学学科自主发展作出的贡献。黄文艺院长刚才的发言中提到了这个,高老师对推动中国法学学科自主发展这方面有特殊的贡献,不仅是推动刑法学科的自主发展,更是推动整个法学学科的发展,这方面我深有体会。根据我的观察,马教授在武大主持刑法学科,长期和高老师保持着非常好的友谊,高老师和马老师通力合作,支持武大刑法学科的发展,所以武大刑法学科在中国一直处于一流地位。高老师对清华刑法学科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高老师和我们法学院的张明楷教授还有我本人都保持着非常好的友谊,在各种场合见到我都给我不断的勉励和鼓励,当然中间也有一些关切和批评,希望我们晚辈一定要努力,高老师的关心、鞭策,我是始终记在心里的。
此外,高老师对清华法学院还有很多支持,我们多次邀请他作讲座,在2006年法学一级学科评审过程中,高老师亲自关心过问支持,高老师对整个法学院提供的帮助,我们都是铭记在心的。我建议人大法学院在总结高老师的法学教育思想的时候,要把高老师的眼光、胸怀以及对推动整个中国法学教育所作的贡献,这些相关的素材收集起来,做充分地展示,清华法学院愿意提供支持。清华法学院也非常感恩和感激高老师。
最后,学术薪火相传,我们需要认真地体会高老师的法学教育思想,慢慢地总结,向高老师学习,持续推动、发展中国法学教育,无愧于高老师对我们悉心的指导,无愧于高老师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关怀。
发言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