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利润表研发费用列示方式改进与投资者投资判断
——一项实验研究

张继勋 李方晗 杨小娟 张广冬

摘要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利润表的格式进行了改进,其中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将研发费用从管理费用项目中分离出来单独列示。基于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本文检验了研发费用列示方式、金额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利润表单独列示研发费用的情况下,与低研发费用相比,在高研发费用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更大。研究还发现,当研发费用(金额)高时,与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列示相比,研发费用单独列示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更大;当研发费用(金额)低时,与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列示相比,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更小。此外,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的影响,为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和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所中介。

关键词 利润表 研发费用列示方式 研发费用金额 信息加工 投资者判断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esentation Format of R&D Expense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and Investors' Judgments: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JIXUN ZHANG FANGHAN LI XIAOJUAN YANG GUANGDONG ZHANG

Abstrac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hina has improved the presentation format of income statement.One of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is to separate R&D expense from administrative expense and list R&D expense separately.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 we examine whether the presentation format and the magnitude of R&D expense affect the investor's investment judgment.We find that, when R&D expense is listed separately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comparing to lower R&D expense, the invest-ment attractiveness judged by investor is higher when R&D expense is higher.In addition, we also find that, when R&D expense is higher, comparing to R&D expense incorporated into administra-tive expense, the investment attractiveness judged by investor is higher when R&D expense is presented separately; when R&D expense is lower, comparing to R&D expense incorporated into administrative expense, the investment attractiveness judged by investor is lower when R&D ex-pense is presented separately.Further, we fi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entation format of R&D expense on the investor's judgment of investment attractiveness is mediated by the clarity of R&D expense information perceived by investor and company's development potential perceived by investor.

Key words Income Statement; Presentation Format of R&D Expense; Magnitude of R&D Expen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vestor Judgments

一、引言

会计信息质量一直是学术界、实务界以及投资者等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都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一些要求,可理解性就是其中之一。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尽管会计实务界和监管部门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面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现实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些重要项目被归类为其他项目(IFRS,2018)。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项举措是在财务报表列报上引入分项原则,即在财务报告中根据不同的特征分项列示财务信息(IFRS,2018)。分项列示(disaggregation)是指对财务报告项目的一项或者多项组成部分分别列示(Bonner et al.,2014;Elliott et al.,2011;IFRS,2018)。

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我国积极改进利润表的格式。我国财政部2019年4月发布《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要求在利润表中将研发费用单独列示,不再并入管理费用项目中列示。也就是说,在改进之前的利润表中,研发费用是与管理费用一起综合列示在管理费用项目中的,而此次改进要求将研发费用与管理费用分项列示。一般认为,分项列示能够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增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IFRS,2018;CFA,2007;FASB,2008),更有利于投资者等使用信息(IFRS,2018)。心理学中的信息突出性假说认为,信息的突出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加工和使用,进而能够影响个体的判断和决策。利润表中研发费用的单独列示是否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能否实现会计准则制定者期望的效果?这是一个需要检验的重要主题。

基于此,本文运用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分析和检验利润表中研发费用的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基于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分析、检验并发现了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扩展了会计信息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影响的研究;(2)从研发费用的视角,为利润表改进的有效性提供了实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利润表的改进是有效的;(3)检验并发现了研发费用的列示方式与研发费用(金额)对投资者判断的共同影响,即研发费用(金额)对研发费用列示方式与投资者投资判断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4)检验并发现了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路径,即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为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和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所中介。

本文后续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为研究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第四部分为研究方法;第五部分是实验结果及分析;最后是研究结论。

二、文献综述

已有文献发现,不仅仅信息内容,信息列报方式也会影响非职业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Kleinmuntz and Schkade(1993)认为,信息的组织形式、列示方式、排列先后顺序均会对个体获取、加工信息产生影响。在会计领域,Maines and McDaniel(2000)基于心理学研究成果,形成一个信息列示维度影响信息分类并影响个体感知的信息重要性的框架。他们还发现,信息列报方式会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取、评估及赋权,进而影响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并最终影响投资者关于企业和管理层绩效的判断。

会计信息列报方式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会计信息的综合列示和分项列示,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预测方面,具体考察会计信息的综合列示和分项列示对盈余预测准确性、盈余锁定等的影响。Fairfield et al.(1996)的研究发现,分项列示盈余信息提高了盈余的可预测性。Hewitt(2009)的研究发现,当分项列示现金和应计盈余时,投资者提供的盈余预测更准确。Francis et al.(2002)的研究发现,当盈余报告分项列示时,市场反应更大,尤其是当公司盈余未能达到分析师盈余预测时,相对于综合列示,分项列示的公司将受到市场更大的惩罚。Elliott et al.(2011)的研究发现,与投资者初始看到综合列示的管理层预测相比,在初始看到分项列示的管理层预测的情况下,投资者更不倾向于表现出盈余锁定行为。

也有部分研究关注分项列示对提高信息可信度的影响,认为更详细的信息披露缩小了管理层操控财务报告数字的空间(Hirst et al.,2007)。比如,Er-timur et al.(2011)的研究发现,分项列示能够提升管理层声誉。该领域的文献还进一步深入探索了分项盈余预测提升投资者感知的信息可信度的途径。Clor-Proell et al.(2019)发现,分项列示通过减弱投资者感知的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提升投资者感知的盈余预测清晰度及其感知的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进而影响盈余预测报告的可信度。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会计领域关于综合列示和分项列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预测方面。虽然也有文献研究会计报表中信息列示对投资者的影响,但主要集中于会计信息列示位置的影响。比如,可供出售有价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放置在财务报表中的不同位置会影响非职业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判断和决策(Maines and McDaniel,2000),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示为其他综合收益还是利润表项目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和决策(张丽霞和张继勋,2013)。然而,尚未有研究涉及利润表项目的综合列示和分项列示对一般投资者的影响。

三、研究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研究背景

会计信息质量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实务界和监管部门永恒的主题,其中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就是我们需要改进的方面。IFRS(2018)指出,当前的财务报告存在两类问题:一是不具有相似特征的项目被分类在一起;二是一些重大项目被归类为其他项目,没有做进一步细化分解。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IFRS(2018)指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一项举措是在财务报表列报中引入综合和分项原则,即在财务报表中根据不同的特征(如性质、功能、度量基础、持续性等)对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列示和分项列示。因此,解决上述第二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分项列示,也就是针对财务报表项目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组成部分进行单独列示。

为了增强利润表信息的可理解性,我国会计监管部门积极改进利润表格式,2019年4月,财政部发布《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要求在利润表中新增“研发费用”科目,该项目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发费用”明细科目的发生额,以及“管理费用”科目下的“无形资产摊销”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这意味着,利润表中研发费用由并入管理费用项目列示转变为单独列示。根据IFRS(2018)的界定,变化前利润表中研发费用的列示方式属于综合列示,变化后利润表中研发费用的列示方式属于分项列示。上述研发费用列示形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以往会计领域和相关研究发现,综合列示会产生信息稀疏问题(Demski,1973;Hirst et al.,2007;CFA,2007)。具体而言,综合列示会造成细节信息缺失、整体信息模糊,从而影响信息的明晰度。Demski(1973)运用会计选择模型说明信息的综合列示会隐藏有用的信息,阻碍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加工和使用。Hirtst et al.(2007)的研究发现,当信息综合列示时,投资者能够获得盈余预测的总和值,但是无法获得诸如预测收入、预测费用等的详细信息,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为了解决综合列示的上述问题,分项列示信息可能是一个有效方法。

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的列示形式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由于个体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很小的形式上的变化,比如突出信息,就可以缓解个体的记忆压力和注意压力,并会导致个体增加对突出信息的加工和使用(Kleinmuntz and Schkade,1993)。该理论还认为,由于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个体往往会更注意那些明确列示的信息和观点,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决策(Slovic,1972)。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还认为,增加一条信息的显著性,会引起个体对信息的注意并促使其对信息进行额外加工(Haynes and Kachelmeier 1998;Reed,2004)。Maines and McDaniel(2000)基于心理学研究成果,形成一个个体易于进行信息加工的框架,认为单独列示和有明确标签的会计信息更容易加工。它通过使信息更加突出,既能够传递信息重要的信号,又可以降低信息加工的成本。因此,突出和明晰的信息更可能被信息使用者使用以及用于做出判断和决策。

此外,分项披露信息之所以具有更高的明晰度,源于相对于综合列示,分项列示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更清楚地披露了公司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Hirst et al.,2007;IFRS,2018),从而更有利于使用者掌握信息,并据此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决策。CFA(2007)指出,在套期会计中,只有当信息分项列示时,投资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对冲风险,此时投资者更能够判断所使用的对冲工具或者对冲策略的有效性。IFRS(2018)也指出,对于投资者而言,分项列示将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与不同的实体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提升了信息的明晰程度,方便使用者区分使用不同假设的会计科目,有助于使用者做出更好的预测。

在本文的研究背景下,改变前的利润表将研发费用与管理费用合并列入“管理费用”项目,是一种综合列示方式;改变后的利润表将研发费用单独列示,属于分项列示方式。基于前述的理论和文献,改变后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研发费用信息更突出、更明晰,更容易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和信息加工,进而投资者更可能使用这一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因此,与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列示相比,研发费用单独列示更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研发费用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Hirshleifer et al.,2013;周亚虹等,2012;张学勇等,2017),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研发费用金额大小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一般而言,高研发费用(金额)意味着研发投入较多,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也会比较大;反之,低研发费用(金额)则意味着研发投入较少,企业未来发展潜力也会比较小。因此,高研发费用的企业对投资者可能更有吸引力。

基于以上分析,在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情况下,研发费用信息更突出、更明晰,易于区分金额大小。因此,在高研发费用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可能会比较大;在低研发费用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可能会比较小。而在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综合列示的情况下,投资者缺乏有关研发费用的明确信息,无法区分研发费用金额大小。因此,无论研发费用高还是低,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很可能没有差别,且不太可能过大或过小,可能会介于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两种情况之间。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 在研发费用单独列示下,研发费用高比研发费用低时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可能更大。

假设1b 当研发费用高时,研发费用单独列示比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时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可能更大。

假设1c 当研发费用低时,研发费用单独列示比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时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可能更小。

基于上文的心理学文献,突出、显著和单独、有明确标签的信息更容易引起个体的注意并促使其对信息进行额外加工(Kleinmuntz and Schkade,1993;Haynes and Kachelmeier 1998;Reed,2004),而突出、显著和单独、有明确标签等形式都使得所提供的信息更加清晰,易于个体对信息的了解和判断。信息的综合列示与分项列示研究发现,综合列示会隐藏有用的信息,影响信息的明晰度,阻碍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加工和使用(Demski,1973);而分项列示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更清楚地披露公司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使投资者更清晰地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因此,分项披露信息具有更高的信息明晰度(Hirst et al.,2007;IFRS,2018)。Clor-Proell et al.(2019)也发现,分项列示提升了投资者感知的盈余预测清晰度。而信息越明晰,投资者赋予其权重就越大(Hirshleifer and Teoh,2003),投资者也就越容易据此进行投资判断。在本文的背景下,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属于综合列示,此种列示方式下的研发费用缺乏突出性和明晰性,投资者很难识别。而研发费用单独列示,属于分项列示,能突出研发费用项目,使得研发费用项目非常明晰,投资者很容易了解研发费用的使用情况。

由于研发费用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Hirshleifer et al.,2013;周亚虹等,2012;张学勇等,2017),一般认为,研发费用高意味着研发投入比较多,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比较大;研发费用低则意味着研发投入比较少,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比较小。在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情况下,由于研发费用列示清晰,投资者比较容易识别研发费用的高低,据此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做出判断,并最终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即判断的投资吸引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中介关系假设:

假设2 研发费用的列示方式和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之间的关系,依次为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和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所中介,如图1所示。

图1 中介关系

四、研究方法

(一)实验设计与被试

本文采用2×2被试间的实验设计。本文包括两个解释变量: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和研发费用金额。其中,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分为两个水平,分别是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简称“研发费用并入列示”;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简称“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研发费用金额也分为两个水平,分别是研发费用高和研发费用低。被解释变量为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

参与实验的被试来自我国某重点大学商学院的有经验的MPAcc(会计专业硕士)学员,共87名被试参与本次实验,男性占比为26%,女性占比为74%,平均工作年限为2.8年,修读过的会计与财务相关课程平均数目为7门,已经投资股市和打算未来投资股市的被试占比为78%。

(二)实验任务及过程

本实验在课堂上进行。被试收到随机发放的实验材料,并在阅读实验材料后回答相关问题,之后由研究人员立刻收回。实验材料包括四个部分:任务指南、案例资料、需要回答的问题和人口统计信息。在任务指南中,被试被告知在实验情境下,假定他们是潜在的投资者,需要根据案例公司A的背景信息和公司财务信息做出投资判断。公司背景信息包括公司概况和主要财务指标,之后是A公司的利润表信息,利润表信息中包含本文两个解释变量的操控。在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组,利润表项目包括具体的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而在研发费用并入列示组,利润表项目仅包括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信息包含于管理费用当中。为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两个分组的其他利润表项目均相同。同时,我们还操控了研发费用(金额)的高低。

在阅读相关资料之后,请被试回答本文被解释变量、中介变量和操控等相关问题。与被解释变量相关的问题为“您认为,A 公司的投资吸引力有多大?”;与中介变量相关的问题分别为“您认为,A公司研发费用信息的明晰程度如何?”以及“您认为,A公司的发展潜力如何?”。问题均采用11分量表。最后,请被试填写人口统计信息。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操控检验

为了检验实验中是否成功地对两个解释变量进行了操控,在被试回答相关问题之后,我们请被试回答与操控检验相关的问题。对于研发费用列示方式的操控,我们询问被试“本案例中,A公司的利润表中是否单独列示研发费用”,请被试在“是”和“否”两个选项中进行选择。95.40%的被试回答正确,表明我们对研发费用列示方式的操控是成功的。对于研发费用金额的操控,我们询问被试“您认为,本案例中A公司的研发费用(金额)高低如何?”,请被试在11分量表上作答。高研发费用组被试回答问题的均值为6.41,显著高于低研发费用组被试回答问题的均值4.53(p<0.001),表明我们成功地操控了研发费用金额。剔除未通过操控的样本后,实验结果仍然保持不变,由此后面的数据分析包含所有的样本。

(二)假设检验

1.研发费用列示方式、研发费用金额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

假设1a预期,在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前提下,相对于研发费用低的情况,研发费用高的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更大(见图2)。

图2 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

为了进行假设检验,我们进行了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 Panel B所示,研发费用金额的主效应显著(F=9.568,p=0.003),研发费用列示方式的主效应不显著(F=0.071,p=0.790),研发费用列示方式与研发费用金额的交互效应显著(F=8.721,p=0.004)。方差分析的简单主效应分析结果如表1 Panel C所示,在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情况下,研发费用高低对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有显著影响(F=41.410,p<0.001),表明被试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在不同研发费用下存在显著差异。表1 Panel A的描述性统计显示,在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情况下,研发费用高组被试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均值为6.77,显著高于研发费用低组被试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均值4.81。这一结果支持假设1a。

假设1b预期,当研发费用高时,相对于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列示,研发费用单独列示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更大。方差分析的简单主效应分析结果如表1 Panel C所示,当研发费用高时,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有显著影响(F=5.245,p=0.025),表明被试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在研发费用并入列示组与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1 Panel A的描述性统计显示,当研发费用高时,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组被试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均值为6.77,显著高于研发费用并入列示组被试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均值5.73。这一结果支持假设1b。假设1c预期,当研发费用低时,相对于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列示,研发费用单独列示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更小。方差分析的简单主效应分析结果如表1 Panel C所示,当研发费用低时,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有显著影响(F=3.567,p=0.062),表明被试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在研发费用并入列示组与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1 Panel A的描述性统计显示,当研发费用低时,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组被试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均值为4.81,显著低于研发费用并入列示组被试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均值5.68。这一结果支持假设1c。

表1 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的结果分析

(续表)

2.中介效应检验

假设2预期,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和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之间的关系,为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和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所中介。对于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影响投资者投资判断的中介效应,我们首先检验了高研发费用的情况。我们利用Baron and Kenny(1986)的三步回归法检验上述中介效应。

我们检验了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对研发费用列示方式与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2和图3所示,解释变量(研发费用列示方式)与被解释变量(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 1 =0.864,p=0.020);解释变量(研发费用列示方式)与中介变量(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 1 =2.182,p=0.002);把投资者感知的发展潜力作为被解释变量,把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和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同时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发现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与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 1 =0.269,p<0.001),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的影响不再显著(c 2 =0.276,p=0.433)。以上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和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之间的关系,被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完全中介。

表2 高研发费用情况下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的中介作用

(续表)

注: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组取值为1,研发费用并入列示组取值为0。 ** *** 分别表示在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小括号内为p值。

图3 高研发费用情况下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注: ** *** 分别表示在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为检验假设2,我们进一步考察了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对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与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3和图4所示,解释变量(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与被解释变量(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 1 =0.305,p=0.002);解释变量(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与中介变量(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 1 =0.295,p<0.001);把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作为被解释变量,把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和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同时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发现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与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 1 =0.746,p<0.001),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对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的影响不再显著(c 2 =0.085,p=0.406)。以上结果表明,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和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之间的关系,被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完全中介。基于上述两部分中介检验结果,假设2得到支持。

表3 高研发费用情况下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的中介作用

注: *** 表示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小括号内为p值。

图4 高研发费用情况下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注: *** 表示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以上我们使用Baron and Kenny(1986)的三步回归法来验证中介效应,为了增强方法的稳健性,我们进一步采用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和三步回归法一样,Bootstrap法同样适用于行为研究的中介效应验证。

在Bootstrap检验中,本文选取的置信区间水平为95%,样本有放回抽取5 000次,利用Hayes的PROCESS模型完成。Bootstrap检验结果(见表4)表明,当研发费用高时,在研发费用列示方式、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和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的间接效应为0.587,其中95%偏差校正的置信区间为[0.187,1.225],该置信区间不包含0值,间接效应显著,表明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的中介效应存在;Bootstrap检验结果(见表5)表明,在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和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的间接效应为0.220,其中95%偏差校正的置信区间为[0.079,0.416],该置信区间同样不包含0值,间接效应显著,表明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的中介效应存在。基于此,Bootstrap的检验结果表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稳健。

表4 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中介作用的Bootstrap检验

表5 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中介作用的Bootstrap检验

此外,我们也对利润表改进后研发费用单独列示方式下研发费用较低的情况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上述中介效应依然存在。

六、结论

会计信息的列示和披露方式对投资者的影响是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改进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我国财政部于2018年7月和2019年4月颁布了关于利润表格式改变的通知,其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把之前利润表中并入管理费用项目列示的研发费用改为单独列示。为了检验这一改变的有效性,我们运用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分析和检验了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和研发费用金额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利润表单独列示研发费用的情况下,与研发费用低相比,当研发费用高时,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更大。研究还发现,当研发费用高时,与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列示相比,在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更大;当研发费用低时,与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列示相比,在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更小。上述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利润表能够使得投资者注意、识别和使用研发费用信息,这一信息在增强会计信息的明晰性的同时,也影响了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

研究还发现了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影响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的具体路径,即研发费用列示方式首先影响了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进而影响了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最终影响了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换言之,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的影响,为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和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所中介。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其一,本文检验并发现了利润表列示方式改变下研发费用单独列示对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的影响,扩展和丰富了会计信息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的文献,而以往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预测方面;其二,从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角度检验了利润表改变的影响,并发现了研发费用列示方式的改变改进了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为利润表改变的有效性提供了实验证据,即改进后的利润表更有利于投资者做出判断。

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检验研发费用列示方式与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的关系中,仅验证了研发费用高低的调节作用,现实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有待于新的探索。本文只研究了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后续研究可以探讨研发费用的列示方式是否会对除投资者之外的其他信息使用者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9.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http://www.mof.gov.cn/gkml/caizhengwengao/wg201901/wg201905/201909/t20190912_3385305.htm.

张丽霞,张继勋,2013.IASB新提议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形式能够消除反直觉效应及投资判断偏误吗?基于个体投资者的实验证据[J].会计研究(12):3-10.

张学勇,柳依依,罗丹,等,2017.创新能力对上市公司并购业绩的影响[J].金融研究(3):159-175.

周亚虹,贺小丹,沈瑶,2012.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和产出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5):107-119.

BARON R M, KENNY D A, 1986.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BONNER S E, CLOR-PROELL S M, KOONCE L, 2014.Mental accounting and disaggregation based on the sign and relative magnitude of income statement items[J].The accounting review, 89(6): 2087-2114.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s(CFA)Institute, 2007.A comprehensive business reporting model: financial re-porting for investors[R].Available at: https://www.cfainstitute.org/-/media/documents/article/position-paper/comprehensive-business-reporting-model.ashx.

CLOR-PROELL S, HIRST D E, KOONCE L, 2019.How disaggregated forecasts influence investor response to subsequent earnings announcements[J].Journal of financial reporting, 4(1): 157-171.

DEMSKI J, 1973.The general impossibility of normative accounting standards[J].The accounting review, 48(4): 718-723.

ELLIOTT W B, HOBSON J L, JACKSON K E, 2011.Disaggregating management forecasts to reduce investors'susceptibility to earnings fixation[J].The accounting review, 86(1): 185-208.

ERTIMUR Y, MAYEW W J, STUBBEN S R, 2011.Analyst reputation and the issuance of disaggregated earn-ings forecasts to i/b/e/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6(1): 29-58.

FAIRFIELD P, SWEENEY R, YOHN T, 1996.Accounting classification and the predicative content of earn-ings[J].The accounting review, 71(3): 337-355.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 2008.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chapter 1, the objective of general purpose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chapter 3,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useful financial information[R].Available at: https://www.fasb.org/jsp/FASB/Document_C/DocumentPage? cid=1176171111398&acceptedDisclaimer=true.

FRANCIS J, SCHIPPER K, VINCENT L, 2002.Expanded disclosures and the increased usefulness of earnings announcements[J].The accounting review, 77(3): 515-546.

HAYES A F, 2013.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M],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HAYNES C M, KACHELMEIER S J, 1998.The effects of accounting context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 a syn-thesis of cognitive and economic perspectives in accounting experiment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liter-ature, 17(1): 97-136.

HEWITT M, 2009.Improving investors' forecast accuracy when operating cash flows and accruals are differenti-ally persist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 84(6): 1913-1931.

HIRSHLEIFER D, HSU P, LI D, 2013.Innovative efficiency and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07(3): 632-654.

HIRSHLEIFER D, TEOH S H, 2003.Limited attention,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6(1-3): 337-386.

HIRST D, KOONCE L, VENKATARAMAN S, 2007.How disaggregation enhances the credibility of manage-ment earnings forecas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5(4): 811-837.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IFRS), 2018.Primary financial statements-improving the useful-ness of disaggregation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R].Available at: https://www.ifrs.org/-/media/fea-ture/meetings/2018/june/cmac-and-gpf/ap4-primary-financial-statements-improving-the-usefulness-of-dis-aggregation-in-finance.pdf.

KLEINMUNTZ D N, SCHKADE D A, 1993.Information displays and decision processes[J].Psychological science, 4(4): 221-227.

MAINES L A, MCDANIEL L S, 2000.Effects of comprehensive-income characteristics on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judgments: the role of financial-statement presentation format[J].The accounting review, 75(2): 179-207.

REED A, 2004.Activating the self-importance of consumer selves: exploring identity salience effects on judg-ments[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1(2): 286-295.

SLOVIC P, 1972.Analyzing the use of information in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J].Journal of business, 45(2): 283-301. FZyq/4gLisndTftWx1/rC2zlIZM1Jgro5Jf+5TPery9avWDPGdZR+PgIeFc6F3j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