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召南》,《诗经·国风》之一,共14首。朱熹《诗集传》说:“召(Shào),地名,召公奭(Shì)之采邑也。”西周初期,周公姬旦与召公姬奭分陕(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而治,召公居西都镐京,统治西方诸侯,范围包括今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及今四川、重庆北部一带。《公羊传·隐公五年》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今天,在三门峡市文物陈列馆存有一柱形界石,叫作“分陕石柱”,也叫“周召分界石”。《召南》是召公从南方带回来的乐调,因在中原之南,音乐上有自己的特点,故曰“召南”。这些诗的写作年代与《周南》接近。参见《周南》。